APP下载

探究大学武术教学与心理拓展训练的整合

2018-03-04黄佑琴赣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江西赣州341000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8年22期
关键词:训练项目心理素质武术

□ 黄佑琴(赣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江西 赣州 341000)

引言

教师此时不应只注重学生外在的体魄和学习,更应该注重学生的心理素质,增强其对生活的耐压力,建立起学生过硬的心理素质,使得学生在面对困难时能够游刃有余,战胜并克服困难。同时,开展大学武术与心理拓展训练相结合的全新教育模式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建设世纪人才的必须。教师应该探索这种全新的教育模式,将心理拓展训练与大学教育进行有机地结合,积极探索新的教育方法,使得学生在学到技术的同时又能拥有过硬的心理素质,最终形成一种大学武术锻炼外在身体,心理拓展训练提高心理素质的模式。

1、大学生进行心理拓展训练的必要性

心理拓展训练,起源于德国二战时期的军队训练模式,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团队通过探索和发现,并在其中加强实践技能和心理素质的训练,提高自身心理素质,提升面对高压环境的心理素质,懂得团队协作的重要性,最终很好地解决问题。随着心理拓展训练的深入研究,这种心理训练模式可以与大学武术进行结合,放在大学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它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团队协作能力,有助于学生适应大学忙碌的生活,帮助学生解决出现大学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不断完善学生的心理素质。它是21世纪人才教育的新途径和新方法,能够有效地完善学生的人格训练,帮助学生解决自身心理上的问题。

大学生作为即将踏上社会的人群,为祖国的现代化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而在这种大背景下,就业、住房的各种压力也会越来越大,如何帮助学生解决这些实际问题,关键是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在现代社会,一名合格的大学生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过硬的体魄,更需要能够承受住社会一切打击的心理素质。没有坚强的心理素质,再优秀的大学生也会在社会中逐渐被淘汰。同时,中华武术本来就是一门内外兼修的课程,大学体育教育不能只关注一方面对发展,要顺应和继承先辈们的武术思想,外练筋骨,内修品性。只有这样才能传承中华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将中华武术发扬光大。而且,武术的训练只有配合心理素质的训练才能练就,培养学生过硬的心理素质对于帮助学生解决现实问题,促进自身发展都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武术与心理教学结合的教育模式是一种崭新的理论,它对于更好的武术教学,促进中华武术的传播,增强学生素质,完善学生品格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2、开展武术训练与心理拓展训练相结合的模式的优势

2.1、适应现代化教育事业的重要体现

传统体育教育模式在培养学生身体素质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它可以帮助学生锻炼出强大的体魄,能够对学生以后的身体健康做好基础。但是传统教学模式有一定的局限性,它只关注学生的身体而忽视学生的心理素质,它不是一种全面均衡的教育模式。而武术与心理相结合的训练方法让学生在提升身体素质的同时对心理素质也有很大地提升,它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全面的身心素质,使得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脱颖而出。而现代化教育所培养的人才正是身体和心理并进的全方位的发展人才,可以说武术训练与心理拓展训练结合的教学模式适应了现代化发展的需要,能够促进中国现代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真正地为国家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2.2、有效地推动武术教学的教学进度

传统的体育武术体育教学缺乏活力、内容呆板、枯燥,学生不感兴趣,积极性不高,对武术的训练缺乏激情,因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心不在焉,缺乏动力,对学过的招式总是一知半解,体育教学进度被极大地减慢。而心理拓展训练是通过一些的趣味的游戏去吸引学生的兴趣,在锻炼身体的同时,又学到一些人生的哲理,对于学生的益处不言而喻。它能够将武术教学融入到心理素质游戏中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在这种教育模式的推动下,学生能够很好地掌握体育教学内容,同时,学生也能极大地补充自己的知识储备,学到很多知识,不断增强自己的人生体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念。

2.3、增强学生的抗压能力

大学武术在于心理素质训练形结合的模式中,通过武术教学的肢体伸展过程,配合合理的心理素质教学手段。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又提高了自身的抗压能力,学生将武术训练中的困难和疼痛转换为提升自我身心素质的一种手段和方法,并且逐渐适应这个训练过程。慢慢地,学生会将这种心理素质进行发散,运用到生活中的各个过程,全面提升学生在面对困难时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学生不惧生活困难,敢于挑战,勇往直前的信念,对于学生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2.4、帮助学生建立一种互帮互助的合作机制和集体观念

由于大部分家庭是独生子女的现状,家长的宠溺极大地扩展了学生的自私心理,学生只为自己的利益出发,没有半点集体观念,缺乏合作。学生在生活中形成一种自私封闭的心理,处处玩小心机,没有半点社会责任感。而武术教学与心理拓展相结合的教育模式能够让学生走出误区,培养他们的集体意识和合作,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念。

3、心理素质训练与大学武术结合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心理素质教学在大学武术教育中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和可执行性,首先心理素质训练的运动设施有限,都是一些基本的工具,例如:跳绳、毽子、呼啦圈,同时,心理素质场所不需要武术训练那么大的场所,只需要一块很小的地方便可以办到。同时,针对心理素质训练中的一些高危活动可以采取同样的方法尽心替代,这极大地降低了危险性,并且可以帮助学生认真锻炼。例如,在铁网下的地面进行匍匐训练,传统的训练模式会使学生手臂出现不同程度的划伤,而我们采取用垫子代替地面,这就可以有效地避免此类事情的发生大部分心理训练只是一些简单的小游戏,目的是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学生可以心理训练的过程中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学到一些新的知识,同时进行实践,对于学生今后正确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能够发挥学生的探索精神,提升他们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最重要的是,心理模式的训练的教学课程简单,武术教师不必花太多的功夫在备课上,大部分的心理训练小游戏可以临场发挥。教师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对心理素质训练有比较充分的理解和认识,有助于老师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关系,提升互相的水平。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储备,去更好地投入到教学过程和实践中。

因此,大学武术训练中添加心理拓展训练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它不论是在教学方法还是教学理论,还是在高校体育设施的配备和师资力量,都具有了一定的成熟性和可操作性。它能够帮助学生提升身体素质的同时提升心理素质,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我国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

4、构建合理的大学武术与心理素质训练的教学模式

大学心理拓展训练是一个全新的教育理念,它在于大学武术结合的过程中势必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教师应该在教学模式中进行探索,寻求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促进两者的完美融合。教师应该在一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4.1、明确大学武术与心理素质训练的目的

将心理拓展训练引入大学武术教学中,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增强学生之间的团队协作意识和整体素质,让学生能够建立起良好的意识观念和方法。因此,教师应该以目的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寻找各种有益的方法和途径去提高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到更多的知识。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用绳子缠着双脚,蹦跳走路,然后进行比赛,这样学生会对这种教学模式产生很大的兴趣,在玩耍的过程中提升了团队协作能力。

4.2、开展学生提倡的心理训练项目

心理素质训练的主体是学生,因此一切训练项目设定也必须以学生为导向,要建立学生喜欢心理训练项目,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判断力。教师可以让学生写下自己想要的心理训练项目,并且要考虑一定的现实性和可操作性,这样学生自我主动力便会有很大的提升,学生在玩自己设定的心理项目的同时也会更加用心,学习热情会更加高涨,学习效率也会有很大的提高。教师可以开展多种有益的竞赛活动,去促进学生提出自己想要的训练项目,然后进行进一步的修改,实施。例如,教师可以对提出训练项目的同学给予物质奖励,表扬其在体育课上的行为,从而在全班形成良好的氛围,共同促进大学武术与心理素质训练的结合。

4.3、注意实施过程中的安全性

教师在进行心理训练项目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过程中的安全性,如果安全性做不好,学生会对心理训练项目产生抵触心理,这样会产生不好的效果,不利于大学武术与心理素质训练的结合。教师在设定心理训练项目时一定要将学生的安全放在至关重要的地位,学生的安全是始终放在体育教学的关键一部分,没有安全性,这违背了体育教学的初衷。

5、总结

综上,大学武术与心理拓展训练无论是在实施的条件,可操作性,还是教学方法方面都具有很强的优势。心理素质的拓展训练与大学武术的向结合必定会使的我国的体育教育事业得到发展,对学生建立全面过硬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都有很强的促进作用。它能够有效地解决大学武术在传授过程中的枯燥、无味,极大地提升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学到人生哲理,不断提升学生在面对现实生活中的抗压能力和抗击打能力,对于学生建立正确身心素质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猜你喜欢

训练项目心理素质武术
中华武术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更 正1
更 正2
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的实施与探索
新型涵道武术擂台机器人
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心理素质
美国与缅甸的国际军事教育和训练项目:1980-1988年项目回顾兼未来展望
论新闻记者的心理素质与写作思维
开展“解烦恼”活动提高青少年心理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