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国公司的语言全球化和本土化管理分析

2018-03-03纪思羽

市场观察 2018年11期
关键词:跨国公司

纪思羽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跨国公司的数量也呈现出了一种快速增长的趋势。我国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之后,就坚定地实施了“引进来、走出去”的国家贸易发展战略,这不仅造就了一大批中国的跨国公司,也吸引了一大批的跨国公司来我国进行投资,极大地丰富了我国的市场经济结构。然而,随着跨国公司的数量增加,以及跨国贸易的日益频繁,关于跨国公司语言全球化和本土化的管理就成为了当前跨国公司普遍面临的一个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对于跨国公司的发展以及跨国贸易的顺利进行,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跨国公司;语言全球化;本土管理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随着跨国公司的大量出现,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地增加,尤其是对于语言类人才的需求更为紧迫。语言所造就的不仅是文化,它的广泛使用也间接地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对于跨国企业而言,语言也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它的经济价值可以根据使用环境的不同而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也就形成了语言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区别。基于语言的全球化与本土化之间的差异,二者所使用的管理方式也具有一定的区别。

一、英语全球化地位的形成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的语言当属英语了,这一点我们能够通过各种类型的重要会议看出。在刚刚举办的“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中,所有国家领导人的讲话都被翻译成为了英语,从而进行全球直播。由此可见,英语全球化语言的地位是无法撼动的,即便当前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了全球第二的位置,结果也是一样。

英语之所以能够成为全球化的商務语言,其原因就在于英国早期对世界的广泛殖民,并在殖民的过程中进行了语言文化的渗透,使得英语在亚洲、非洲等地区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大部分地区由于经济发展较为落后,所以曾受到过英国的殖民统治,发达国家为实现对相关地区的资源开发和贸易往来等活动,语言的沟通障碍只能够通过英语这一通用语言来解决。由此,英语的全球化地位也就形成了。

除此之外,英语的全球化地位还体现在另外一个领域当中。那就是目前已经在社会各领域实现了全面渗透的互联网技术。互联网在人们工作、生活和学习中都得到了普及,在与传统产业的融合过程中表现出了巨大的社会生产力。所以,互联网技术成为了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之一。然而,互联网技术开发所使用的语言就是英语,这从技术层面就已经明确了英语的全球化地位。在互联网领域,英语对其它语言形式的排挤是极为明显和强烈的。

二、跨国公司语言全球化的管理

在公司的发展战略方面,跨国公司的目标并不仅仅局限于国内市场。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所面对的市场都是相同的,虽然在社会资源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对等性,但是,从多个方面来说,这并不影响跨国公司之间的公平竞争。

目前,几乎所有的跨国公司都已经将英语作为了日常工作中的第一语言,即便是中国的跨国公司也是如此,否则,将会无法参与到全球市场的活动当中。由此可以看出,英语的全球化也有着跨国公司的一份功劳,归咎起来就是经济的作用。对英语的管理,也是跨国公司经营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跨国公司普遍使用的全球化语言,英语能够为跨国公司的成本带来影响,这种影响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

以跨国公司的商务谈判为例,不同的国家在英语的学习方面具有着自身的习惯,这种习惯上的差异可能会导致跨国公司在商务谈判中的理解出现问题。非洲国家对英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本土化特点,并没有完全地遵守传统英语的各种语法要求,因此,在与非洲国家进行贸易往来时,则需要特别地注意。尤其是非洲国家在英文格式的合同金额书写中并不习惯于传统的格式,为体现合同内容的规范性,则需要对其进行提醒与纠正,否则就容易出现误解,以及本来可以避免的贸易纠纷。

我国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为满足对外贸易发展过程中的人才需求,将英语作为一门传统学科,培养了一大批英语专业的人才,从而为早期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奠定了一定的语言基础。语言作为一种工具,在国际贸易中能够为公司带来巨大的利润,这也是跨国公司在语言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不断增加投入的根本原因。并且,为了促进英语作为全球化语言的经济效益体现,跨国公司采用了多元化的管理方法。首先,高薪聘请了具有一定语言专业技能水平的人才,尤其是一些复合型人才,充实了企业语言人才的队伍;其次,加强对现有语言人才队伍的培训,并根据跨国公司发展战略的要求,进行具有针对性的英语能力训练,以提高英语作为全球化语言的广泛适用性。

由此可以看出,语言全球化是当前跨国公司的发展过程中所必须面对的问题,也是跨国公司经营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科学的管理制度体系,能够促使语言这一资源发挥其在经济领域的优势,进而提高跨国公司的全球竞争力。

三、跨国公司语言的本土化管理

作为跨国公司成本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英语作为其跨国贸易开展的全球化语言,所提供的回报也是极为可观的,因此,跨国公司并不会在语言的成本方面锱铢必较。相反,为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优势,跨国公司还会尽可能地增加在语言全球化方面的投入,尤其是在某一国家内形成稳定的市场之后,这种在语言上的投入将会大大地增加,而这一过程就是所谓的语言本土化。

语言本土化的实现同样是跨国公司业务不断开展的结果,对于跨国贸易关系较为稳定的国家来说,跨国公司为减少相关成本的支出,会在贸易国家开设分公司,分公司全权负责与贸易国的贸易往来事宜。此时,英语作为全球化语言的优势依然存在,但是,为了更好地开展相关的业务,则需要对以往所采用的语言管理方式进行调整,也就是语言的本土化管理。

首先,英语作为一种全球化语言,在稳定的贸易关系建立之后,应当通过学习该地区的英语使用习惯,以及与民风、民俗相结合,实现英语全球化的针对性转变,从而避免在英语的使用过程中所造成的误解。

其次,在政治方面,跨国公司应当保持高度的警惕,尤其是对于存在国家主权问题的语言使用方面,应该符合贸易国家最为广泛的社会认知,否则,将对跨国公司的业务开展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例如,美国联合航空公司与中国航空公司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美国在中国设立了分支机构,并开通了美国直飞中国的航线,按照中国政府的要求,美国联合航空公司应当遵守“一个中国”的原则,但是,美国联合航空公司的高层却依然在其公司内部的刊印资料中将台湾列为国家,而并非是中国政府所要求的“中国·台湾”,这种错误是对中国主权的挑战,严重地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最后导致美国联合航空公司在中国地区的业务开展遇到了各种困难,从而不得已发布通告进行道歉,并及时地纠正其错误做法。

所以,加强语言本土化管理是跨国公司与贸易国进行深度合作的前提,是英语全球化发展的又一重要方向。中国的跨国公司在语言本土化管理方面有着较为成熟的经验,尤其是与非洲国家的跨国贸易,注意吸纳该地区的语言人才,减少相关语言本土化管理的成本投入,使其能够尽快地转化为经济效益。

四、总结

随着跨国公司数量的不断增加,以及全球经济形势的不断恶化,跨国公司之间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其中就包括对语言人才的争夺。为了更好地发挥语言资源的优势,跨国公司应当根据其发展战略进行调整,对语言全球化与本土化进行科学的管理,以期能够为跨国公司的发展创造价值。

参考文献:

[1]何宪民.在华跨国公司本土化的形式与策略[J]河北学刊,2010(02).

[2]曾庆云.跨国公司在华本土化战略及中国企业的对策[J].商场现代化,2007(14).

[3]刘重霄.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公司工作语言状况及对策分析[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0(06).

猜你喜欢

跨国公司
以跨国公司为载体提升城市国际交往功能
我国跨国公司现状及发展研究
跨国公司人力资源本土化策略研究
跨国公司回任人员知识转移过程研究
外派人员、沟通满意度与知识转移能力——基于在华跨国公司的实证研究
谈跨国公司知识资本对经营绩效的影响
跨国公司的品牌战略——文化的地位
股权分散情况下跨国公司参与者的行为策略分析
跨国公司缘何败走美页岩气市场
跨国公司的商业贿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