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法上的春节之变
2018-03-03王子莫
王子莫
2月16日,我们迎来了戊戌狗年春节。春节这个名字,从1911年正式使用到今天,也不过100余年。而且就在那个时代,春节和新年元旦还发生过一次替代之争。在辞旧迎新春节之际,我们为您讲述这一段往事。
“元旦”改名为“春节”
其实,在我国古代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也就是差不多在唐代开始,“元旦”这个词都是用来描述农历春节的。“元旦”这个词,“元”指的是新年第一天,而“旦”指的是天亮,合在一起,就是指农历的新年第一天。
在辛亥革命爆发之后,革命党人成立的临时政府正式通过了一项命令,就是用西方的公历来取代传统农历。在这里需要补充一下,这种用公历替代农历的情况,在当时的一些近代化国家中都有出现。对于推行这种替代的人看来,这种替代本身就象征着接轨西方先进文明。比如,日本在明治维新开始后,于1872年11月,直接下令禁止日本继续使用传统的天保农历纪年,改用西方的公元纪年,从此以后日本不再庆祝传统的农历春节,只庆祝公历新年。
随着这种政府力推的改革,我国正式把传统的“元旦”这个词汇给了公历新年,而把原来的农历元旦改名为“春节”。而民国政府又陆续规定,每逢公历新年,政府要有庆祝活动并且放假。当时在北京,每年公历新年元旦,政府都要在先农坛组织博览会等庆祝活动,在那里有文物古籍售卖,有一点类似于如今的北京潘家园、琉璃厂的雏形。这一时期鲁迅正在北京工作,每年元旦,他都会跟友人一道去先农坛看热闹。
不过,在民国建立后的最初10年里,虽然政府层面力推公历新年,每年元旦都搞很隆重的活动,但是民间依旧以农历新年也就是春节为最重要的节日。结果就是在那些年里,中国形成了事实上的两个“新年”并行不悖的状态。1913年,上海《申报》刊登了一首诗,真实地描述了当时的这种春节元旦并立的局面:旧历新年一旦逢,亦新亦旧说难通。维新政策风趋白,守旧人家色尚红。
春节传统成了守旧
既然是春节元旦并立,就是一年之内要过两个新年。并行不悖的两个新年,最终在1920年代发生了冲突。
随着1919年五四运动的爆发,民国的人们对开启民智等新文化运动有了更深的体会。从1920年开始,用公历元旦来取代春节的呼声开始蔓延开来。春节甚至一度成了舆论场中“因循守旧”的代表,甚至成了拒绝现代化的某种象征,遭到了一些人的批判。
在民国的第二个10年里,传统春节遭到批判的项目很多,具体包括:春节宣扬祭祖敬神(比如财神),这是宣传迷信;春节涉及大量礼尚往来,年礼无非大鱼大肉,于人身心无益只是浪费金钱,还不如多送一些图书文具;春节期间燃放爆竹,不仅宣扬迷信,而且造成消防隐患;春节期间的娱乐往往是聚众赌博宣扬淫词荡调之类,有损社会风尚,等等。
应该说,这些针对春节某些陋俗的批评,是有其正当性的。但是,由于当时社会知识阶层崇尚先进,因此出现了把春节民俗直接等同于落后守旧的偏颇倾向,结果就是春节成了众矢之的,甚至当时有人认为传统春节就是文化民俗领域的“军阀”,应该打倒。
废除春节与废除失败
虽然当时春节成了部分文人眼中的守旧象征,但是作为一项拥有上千年的民俗,元旦即便是改成了春节,它的生命力也是极其强大的。
这种强大生命力的直接体现,就是迫使1930年前后南京国民政府正式下令废除春节,并大力推广新年元旦。
当时规定,政府机构只过新年元旦,在春节期间不允许互相恭贺新春,并且安排新年元旦放假、春节不放假,还禁止机关学校在春节期间停业停课。发展到后来,当街燃放烟花爆竹和赌博等活动,都作为春节陋习被严格禁止。1930年前后,上海市区甚至出现了警察抓捕并罚款那些春节期间迎财神、燃放爆竹行为的市民的事件。
但是,正如我们前文所说的,作为中华民族传统节庆的春节,其民间的生命力是极其强大的,即便是这般厉行禁止,仍旧挡不住过春节的人前赴后继。国民党元老蔡元培,就在一片号召禁过春节的声音中,自己关起门来过春节。当时市面上出售的日历,如果只有公历没有同时印上农历,就会乏人问津销路不好。
1934年,国民政府正式通令:旧历春节,民间习俗不宜过于干涉。这场看起来声势浩大的废除春节运动,在巨大的反对浪潮面前,终于偃旗息鼓。虽然此后一直到1949年间,国民政府依旧内部还保留着督促废除农历春节的政策,但是,春节依旧维持住了自己在神州大地上最重要节日的地位,一直到今天。
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新年,代表着新的希望,希望是如此的美好,以至于我们不介意一年之内过两次新年。一个公历元旦要庆祝,因为我们融入了现代;一个农历春节也要庆祝,因为这是我们的传统。在经历了春節历史兴废之后的今天,相信我们可以坦率地说:中国足够广大,容得下两个新年。
(责编:石磐)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