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新旧观念”
2018-03-03韩学政
韩学政
父亲和母亲都是从旧社会走过来的能吃苦的一代人,到老了,儿女们都很孝敬,这个给钱那个给物,父亲的养老金也逐年上涨,老两口维持日常生活的需求是足够用了。让我纳闷的是在那缺衣少粮的年代里他们能够相濡以沫,开开心心过日子,可没想到日子宽裕了,子女成家立业了,却好像一下子他俩成了冤家对头。
老两口时常争执,而冲突的主题总是围绕着一件东西该不该扔而进行。那些淘汰掉的老家具、老电器成了父亲和母亲发生“战争”的导火索。母亲的新观念多,看问题开明一些,认为“旧的不去新的不来”,主张把旧东西卖掉或送人,可父亲坚持“一丝一缕,当念物力维艰”的古训,啥东西也舍不得扔掉,于是,两人便常常发生争吵。父亲责怪母亲“忘本,好了伤疤忘了痛”,母亲则指责父亲“老顽固”,有好日子不会过。解决冲突的办法往往是各让一步,母亲把大件的都处理掉,一些诸如红灯电子管收音机、钻石牌缝纫机、白山牌28型自行车之类的小物件,就由着父亲当宝贝一样留着。
有一次,母亲说什么也不肯让步。那是在去年,家中重新装修完房子,为了配套,家具也就买了新的。母亲在焕然一新的房子里整天乐得嘴都合不拢。母亲主张把旧家具全部送给乡下的亲戚,父亲不肯,母亲很生气。于是,她便趁父亲外出办事时,私自作主张让乡下亲友把家具都拉走了。可是那天碰巧父亲提前返回,和前来拉家具的亲友碰上了。父亲一回到家中,看着那些漆着土漆的家具就喜欢得不得了,并当即大发雷霆,让母亲将亲友和汽车劝了回去,要不然这日子就没法过了。
那场面双方“僵”了起来,父亲和母亲谁也不肯让步,我们做儿女的,只好冷处理,晚上专程都赶回家中分别找父母促膝谈心。母亲两眼潮湿“控诉”起来,说父亲天生的受穷命,跟着他没享几天福,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却还要逼她跟着“受苦”。
当我们把责备的目光投向父亲时,父亲这才打破了沉默,说起那套旧家具的来历:父亲和母亲结婚时,只有一张床、一个木箱和一张吃饭的方桌。父親觉得愧对母亲,便许诺一定要为母亲添套像样的家具。那时打套家具绝对是项大工程,不亚于现在家庭的购房计划。父母为此存了整整10年的钱,陆续买了些木料,才请人打了套家具……父亲的话,使本来打算劝他的我们沉默了。母亲也沉默了,眼中似乎有些泛潮。可新旧家具的问题、新旧观念的问题还是没有解决,我们都有些束手无策了。没想到大哥上初中的闺女说:“这还不好办呀,给爷爷一个房间,给奶奶一个房间,把新旧家具各摆在一个房间,物有所属,各自管理, 达到各有所好!”
我们接受了这个“新旧观念”的建议,给父亲腾出个房间,把他的旧家具都搬了进去。还别说,父亲这个堆满旧家具的房间还真别有风味。父亲一有“老古董”就往这房间里放,这房间几乎成了个收藏陈列室。每每来人串门父亲都会把客人引进这装满旧物的房间,讲述他过去的历史。
打这以后,有了恋旧情结的父亲和新潮时尚的母亲,再也没有为某样东西该不该扔而爆发“新旧战”了。母亲有时也会到这旧家具房间里,看一看坐一阵。我不知道母亲在那旧物房间里,是否品味到那些已流失的岁月,但这个房间,却实实在在地表达出了一种历久弥香的老夫妻在一起生活相互宽容和理解的足迹。
(责编:孙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