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状况的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
2018-03-03杜鹏飞
摘 要:在市场经济呈现迅猛发展的现代社会,“90后”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特点和价值观念出现了许多新特征、新变化。本文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准确把握了“90后”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状况,并探索出改善当前“90后”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现状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90后”大学生;思想道德;调查分析
在社会舆论的关注中,“90后”逐渐成为我国高校的主流群体,由于受到思想分化、利益冲突和社会各阶层差距增大等社会环境的影响,“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间的不协调现象日益明显,这种不协调必然会影响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因此,有必要调查分析“90后”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现状,探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这对引导“90后”大学生树立健康、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是十分重要的。
一、“90后”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现状调查分析
本文主要对某地两所高校“9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人生观和价值观等进行调查研究,共发放800份问卷,回收785份,回收率为98.125%;有效回收问卷中男生434人,女生351人。
(一)思想政治状况
通过调查分析可知,约80.30%的学生表示对我国未来发展很有信心;83.64%的学生责任感较强等;52.21%的学生认为社会主义是会战胜资本主义的,58.93%的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对我国现代化建设起到根本指导作用等。上述数据说明:“90后”大学生爱国热情很高,对国家、民族和社会的责任感很强,但爱党、爱社会主义和爱国的统一度较低。
(二)道德观
通过调查“90后”大学生诚信意识调查可知:62.35%的学生始终坚持诚信做人做事的原则;12.62%学生认为诚信会吃亏;14.55%的学生认为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对待态度。上述调查数据表明:“90后”大学生的道德素质主流是积极向上的,具有较正确的道德评价标准,但部分学生的道德认知和意识较为薄弱。
(三)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对未来个人发展状况的调查中可知,45.62%的学生对自己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并为此制定了详细计划,26.94%的学生对未来持迷茫、担忧的态度,27.44%的学生对未来发展没有信心、目标不明确。上述调查数据表明:部分学生会对当前的生活学习状况以及未来的就业问题等充满担忧和顾虑。
二、“90后”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现状原因分析
(一)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因素的影响
新时期,“90后”大学生对党领导的必然性认识和体会不足,在多元化社会环境的影响下,极易使其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发生动摇;在市场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影响下,“90后”大学生的道德观、学习观和人生观等易发生扭曲。
(二)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不完善
在大众化教育背景下,高校多将发展重点集中在提高办学效益上,而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有效性和实时性,再加上管理体系尚不成熟,进而引发一系列诸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专业水平低、职责不明晰、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三)信息技术发展的影响
一方面“90后”大学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对当前的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分析,持续提升自身的道德水平和思想认知;另一方面“90后”大学生的自身思想、善恶判断标准等极易受到网络不良信息的负面影响。
三、加强“90后”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措施
(一)开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
1.加强网络思想政治队伍建设
鼓励一些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有着丰富经验的工作人员参与到网络教育工作中;加强校园网络建设,不断完善其服务功能和基础设施,满足“90后”大学生的心理特征、情感需要等;
2.加强教育引导
在遵循互联网传播的客观规律基础上,把握网上舆论引导主动权,营造积极健康的舆论氛围,同时明确网络和校园文化的结合点,针对“90后”大学生这一群体的思想特点等开展趣味性、思想性为一体的网络文明建设活动。
(二)强化心理健康教育
“90后”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要想保证“90后”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能够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应加强对这一群体的健康指导和教育。比如高校心理健康工作应坚持预防为主的理念,预防性解决“90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帮助其化解心理危机,同时展开调查问卷、讲座咨询等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缓解大学生的心理焦虑和矛盾。
(三)加强典型事例宣传
加大校园典型人物和事例的宣传,这也包括在教育工作中表现优异的教职员工,以及可起到榜样作用的优秀学生典型,使其成长经历、文明行为和道德品质等能够激励到广大“90后”大学生,促使其朝着更全面的方向发展。
四、结语
总而言之,“90后”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是新时期一项较为紧迫和繁重的工作,高校应在明确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基础上,合理分析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控制和完善,逐步提高“90后”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真正发挥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童童,田宁.网络文化对90后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探究[J].民族教育研究,2012,23(3):109-114.
[2]姜玉洪,朱振林,王宏宇.當代大学生思想状况调查与分析——以黑龙江省在校大学生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31(9):88-90.
[3]张晓琳.大学生社会化视阈下高职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实效性探析[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3):138-140.
作者简介:杜鹏飞,宣化科技职业学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