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偿二代”实施对寿险公司经营管理的影响

2018-03-03陈秀娟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有限公司

上海保险 2018年2期
关键词:偿付能力资产负债风险管理

陈秀娟 蒋 琳 吕 青 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有限公司

2016年1月,中国保监会颁布了《关于正式实施中国风险导向的偿付能力体系有关事项的通知》(保监发〔2016〕10号),标志着偿二代”的正式实施。“偿二代”对公司经营管理的影响体现在多个方面,主要包括产品开发设计、资产负债管理、资产大类配置和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等。“偿二代”的全面风险导向体系计量公司各种经营活动风险,强化偿付能力监管对公司经营的刚性约束,倒逼保险公司精细化管理。寿险公司可以从加快产品转型升级、重塑产品评价指标、优化资产负债管理模型、改善资产配置、重建投资绩效考核指标和完善风险管理体系等方面来积极应对“偿二代”对公司经营带来的影响,提高资本的使用效率,夯实对风险的管理能力。

一、“偿二代”出台的背景

中国第一代偿付能力监管制度体系始建于2003年,主要参考了欧盟偿付能力I和美国偿付能力监管体系(RBC),到2007年基本构建起一套较为完整的体系,包括保险公司内部风险管理制度、偿付能力评估标准和报告制度、财务分析和检查制度、监管干预制度、破产救济制度五个部分。第一代偿付能力监管制度体系推动保险公司树立了资本管理理念,在防范风险、促进中国保险业科学发展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随着保险市场的快速发展,我国最近10年的保费年均增长率达到18%。第一代偿付能力监管制度体系已不能完全适应新的发展形势,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风险反映不够全面,风险计量不够科学;二是监管框架存在一定缺陷;三是定性监管有待加强。面对国际偿付能力监管不断发展的时代潮流,经过长期的认真思考、深入研究和广泛讨论,中国保监会和中国保险行业逐渐形成了两点共识:一是中国偿付能力监管应当积极与国际接轨,顺应时代潮流;二是中国偿付能力监管应当以本国国情为基础,走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正是基于这样的共识,中国在偿付能力监管改革中既突出强调要引入国际成熟的“三支柱”监管框架,也提出应当建立“风险导向”的监管标准。在路径选择上,中国既没有简单照搬欧盟偿付能力Ⅱ,也没有直接复制美国RBC,而是以本国国情为基础,研究制定适合中国自身特征的偿付能力监管体系。

2012年4月,中国正式启动了第二代偿付能力监管制度体系(以下简称“偿二代”)的建设工作。2015年5月,中国保监会发布了《中国第二代偿付能力监管制度体系整体框架》,标志着“偿二代”的顶层设计基本完成。 2016年1月,中国保监会颁布了《关于正式实施中国风险导向的偿付能力体系有关事项的通知》,标志着“偿二代”的正式实施。

“偿二代”的出台适应了行业在新的时期的发展趋势和监管诉求,标志着行业监管由规模导向向风险导向的转变。“偿二代”的实施与日趋复杂的风险管理趋势相适应,有利于推进保险公司构建以全面风险管理为核心的经营管理的闭环,切实提升风险管理能力,为保险公司在市场化改革的浪潮中坚守住风险底线,提供有力的保障。“偿二代”的实施有助于驱动保险公司着力提升经营内置,实现转型升级。

二、“偿二代”对公司经营管理的影响

“偿二代”对公司经营管理的影响体现在多个方面,主要包括产品开发设计、资产负债管理、资产大类配置和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等。

(一)“偿二代”对产品开发设计的影响

在“偿二代”下,寿险公司将更加偏向于较低资本占用的业务线,为了更好地融入“偿二代”,寿险公司需要通过平衡资本需求和盈利能力来管理业务组合。

▶图1 保险公司典型产品首日偿付能力充足率

在“偿二代”下,不同产品类别的资本占用不同,通常产品价值越高,其首年偿付能力充足率越高。高价值产品虽然由于其保险期限较长,会给公司带来一定的利率风险,但其“偿二代”下的利润较高,实际资本也相应较高,因而偿付能力充足率高。高现价产品、银保产品的偿付能力状况较差,需要额外占用公司资本,对资本占用较高,同时会给公司带来退保风险、声誉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虽然产品的缴费期限对偿付能力的影响并不显著,但产品保险期限越长或者现金价值评估基础越保守的产品,偿付能力状况越好。

不同产品结构对公司的偿付能力结果产生较大影响,需要回归到产品进行分析。由于存在风险分散作用,调整产品销售结构可以降低最低资本,例如死亡风险与长寿风险的分散效应,寿险风险与非寿险风险(短险)的分散效应。

不同定价利率、不同形态的产品由于风险及利润差异对偿付能力充足情况的影响差异较大,因此要综合权衡。相比“偿一代”,在“偿二代”下偿付能力情况更依赖于产品的风险状况和盈利情况。如保险责任相同的情况下,定价利率为2.5%的传统险、3.5%的传统险和2.5%的分红险,在“偿一代”下结果差异不大,定价利率4.025%的传统险和3.5%的分红险偿付能力充足率较低的原因主要是受准备金评估利率上限的限制。在“偿一代”下,随着利润的逐年释放,偿付能力状况改善更迅速。而在“偿二代”下,大部分利润于首日就确认为实际资本,在后期,偿付能力状况缓慢改善。

▶图2 首日偿付能力充足率对比

费率市场化后,高定价利率(大于2.5%)会提升公司业务规模,因此寿险公司在定价利率上会有一定的竞争,资本越雄厚的公司竞争力越强。费改产品的保证利率提高,产品盈利空间下降,实际资本相应减少;同时利率风险会加大,最低资本要求增加;导致偿付能力充足率在原来的基础上下降,因此需要结合公司资本情况、战略规划等确定该类产品的业务占比。

(二)“偿二代”对资产负债管理的影响

在“偿二代”下,投资资产的资本需求直接与风险相关。由于资产负债管理可以将对净资产和可用资本的负面影响最小化,资产负债管理在未来将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资产负债匹配情况主要影响利率风险,因此需加强资产负债匹配管理,适度拉长资产久期降低资产负债久期缺口,从而降低最低资本的需求。当资产、负债完全匹配之时,若资产分类为A类或T类,则产品的利率风险几乎为零,产品的最低资本要求显著下降,偿付能力充足率大幅提高。对于负债久期长的账户,资产配置考虑是尽可能拉长资产久期以降低利率风险。

“偿二代”体系下,资产负债模型需要能够支持“偿二代”寿险合同负债以及最低资本的评估、实际资本与偿付能力充足率的预测。为了确保保险资产稳健高效运行,在做资产配置时需要考虑“偿二代”的影响,寿险公司需要特别关注资产负债的联动性,需要建立一个整体的资产负债管理模型将公司的资产、负债与经济情景联动起来,对公司资产负债结构进行全面、动态和前瞻性的管理。当前国内很多公司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精算负债模块,可以评估预测法定准备金、法定偿付能力与会计准则准备金,但相应的资产模型很可能大部分都是静态分析,而在不同的情景假设下做现金流分析应该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理想的状态是负债模型与资产模型互相联动,比如公司资产组合的投资收益率会影响分红水平,反过来也会有一个联动作用。资产模型通常会有一个随机模型反映各类资产风险溢价,包括各类资产的相关性,针对不同的资产要搭建不同的资产模型。

(三)“偿二代”对资产大类配置的影响

在“偿二代”下,保险资产配置应以偿付能力充足率和负债成本为硬约束,资产收益率最大化为目标。经资本调整后的回报率可以作为评价各类资产投资业绩的重要指标以及大类资产配置的决策依据。在“偿二代”下,公司的权益资产配置情况直接影响最低资本占用的高低,权益资产的资本占用较高。若公司将某一比例的资产投资于上市股票,那么权益价格风险的最低资本要求便已基本相当于“偿一代”的全部最低资本要求。未来不排除有保险公司将股票、股权等权益资产,通过券商或第三方资管公司包装成债券等形式,名债实股,从而大幅降低资本要求。因此,未来卖相同保单的保险公司,各家的偿付能力充足率差异可能巨大。

此外,“偿二代”下资产的会计分类和资产大类影响着资产大类配置。在“偿二代”下,不同会计分类资产对资本的占用要求不一样。需要结合三种风险(利率风险、利差风险、违约风险)整体测算投资资产会计分类的调整对最低资本的影响。交易对手违约风险的管控应主要从资产品种着手,降低资本占用额度,提高资本使用。对于次级债、信托产品、评级不高的企业债、公司债等高资本占用的资产类,需要对投资收益目标进行重新评估,与资本占用水平相适应,违约风险主要针对H和L类资产。在充分考虑寿险公司财务目标和净资产对波动性承受能力的基础上,新增固定收益资产,考虑将会计分类偏向于AFS/HFT类,以抵扣利率风险。

▶图4 会计分类调整对最低资本的影响

(四)“偿二代”对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影响

“偿二代”从定量资本要求、定性监管要求和市场约束机制三个方面对寿险公司的风险量化工具、风险测试方法、资本评估标准、对外披露信息手段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经济环境和资本市场不断变化,保险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也对寿险公司自我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这种情况下,研究和建立适合自身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已成为国内各寿险公司的一项重要任务,完善、有效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已成为增强保险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将风险管理嵌入公司核心的业务和管理流程,是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也是风险管理价值实现的必要方式。现阶段,我国寿险公司在经营决策中普遍对风险管理及其价值的重视不够,更多将其视为合规事项,因此表现为风险管理参与公司决策与管理的程度不够。“偿二代”对风险管理嵌入经营预算、资产负债管理、资本规划与配置、经济资本和压力测试等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有利于提升风险管理的价值实现。

“偿二代”下,通过对风险标准、风险分类的细化,提高偿付能力制度对风险的敏感程度,即使两家规模相同的公司,资本要求也会不一样。这将是一个很大的变化,是结构性和框架性的调整,亦是今后监管发展的趋势——风险导向,区分优劣。在“偿二代”体系下,风险管理能力将直接关系到最低资本要求和风险综合评级,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定性和定量风险管理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

三、寿险公司如何应对“偿二代”对公司经营管理的影响

“偿二代”的全面风险导向体系计量公司各种经营活动风险,强化偿付能力监管对公司经营的刚性约束,倒逼公司精细化管理。为了应对“偿二代”对寿险公司经营的影响,寿险公司可以采取如下应对措施:

(一)促进产品转型升级,重塑产品评价指标

费率市场化带来的附加费用降低、现金价值增加、定价利率提高等变化必然压缩产品利润,保证利率提高对资本影响较大,保证利率选择更需审慎。“偿二代”下产品开发设计要坚持价值可持续增长的经营理念,深入分析“偿二代”制度下各项风险对产品及公司整体的影响,降低偿付能力成本,提升产品以及公司整体价值。一方面,要顺应市场发展,重塑产品结构和业务规划,实现公司差异化的产品策略;另一方面,要以费率政策改革为契机,围绕“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战略转型,推进产品、实务的优化、丰富产品组合。较之“偿一代”,“偿二代”下公司经营的生态环境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因此,公司需要重塑产品评价指标,从而提高盈利能力和资本利用效率。

首先,资本来源中产品成为重要的贡献源,因此需考量新产品的资本贡献能力;其次,考虑不同产品之间的风险分散效应,分析产品对公司整体最低资本的边际增加效应,优化各项风险的分布,提高资本的使用效率;再则,分析“偿二代”下价值的评估方法,建立新的产品评估体系。

根据“偿二代”风险导向的偿付能力规则,产品的负债按照现金流现值方法估计,首日利得确认为首日实际资本,根据风险程度计算出最低资本,将首日实际资本除以最低资本得出首日充足率情况,不同产品偿付能力状况差异巨大。利润低、风险大的产品需要公司资本的支持,而利润高、风险小的产品不仅可以自身产生所需的实际资本,还可以额外产生大量的实际资本支持其他产品,因此“偿二代”下需要在产品层面设定偿付能力评价指标。

在“偿一代”下,常用指标为新业务价值率、产品利润率、盈亏平衡年和首年亏损。在“偿二代”下,常用指标为新业务价值率、产品利润率、首日偿付能力充足率和首日偿付能力溢额率。“偿二代”下衡量产品的优劣不仅要看价值率、利润率的高低,还要看是否具有较强的资本贡献。因此,需要新增首日偿付能力充足率和首日偿付能力溢额率这两个指标来评价、分析产品。

价值和利润是首要考虑的指标。高价值、高利润产品可以使股东利益最大化,寿险公司应在费率改革与“偿二代”背景下,在竞争中寻求平衡点。另外,在“偿二代”下,首日便实现预期盈利或亏损,因此不再需要设定“盈亏平衡年”这个指标。首日充足率指标侧重于产品本身的分析,两个首日溢额率指标更侧重产品对公司的影响,两个指标可能产生背离。从公司角度出发,溢额率指标更有意义。偿付能力溢额富余的前提下,可以考虑如何长短结合,有效提高资本使用效率,切实提高公司经营成果。例如,采用以量补价、长短结合等策略。

(二)深化转型,全面开启资产负债管理模式升级

寿险公司需要建立健全保险资产负债管理体系,实现资产端和负债端的良性互动,提高资本的使用效率,强化基于负债特性的资产配置与投资,将资产端与负债端纳入同一管理体系和考核指标体系下,实现向精细化管理、集约式发展的转型。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方面加快推进资产负债管理模式升级:

1.着力制度建设,完善资产负债管理架构和机制

打破管理体系及考核指标间的藩篱,推动资产端与负债端有机融合。在管理体系上,完善公司治理,优化从董事会到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再到执行层的决策流程;在管理流程上,根据资产负债的规模和结构,动态调整资产配置和保险业务规划,实现资产负债的总量匹配、结构匹配、流动性匹配及收益匹配;在管理方式上,真正体现资产和负债两端并重的管理框架,通过分层次的产品预算方案,体现公司对于产品端的长期管理和全流程把控;在绩效考核上,通过将资本需求和利润贡献分拆到产品大类,打通负债端和资产端的考核指标体系,同时将资产负债管理制度的健全性和遵循有效性纳入相关部门及高级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体系,增强管理人员的资产负债管理意识和责任。

2.着力能力建设,全面提升资产负债管理专业水平

以五大能力建设为抓手,夯实资产负债管理的基础,全面提升专业化管理水平:一是大力提升投研能力,建立系统化的投研体系,以内部专业团队研究为主、外部研究为辅,互为验证;二是提升大类资产配置能力,加强对中长期宏观经济形势、资本市场及大类资产配置策略的研判,将投研和投资紧密关联,落实到资产配置中,进一步加强战略性资产配置的前瞻性,提升战术性资产配置的主动性和灵活性;三是提升委托投资管理能力,全面推进委托投资市场化,建立内外部统一管理的平台,丰富和完善委托投资工具和组合,持续加强配置型投资能力建设,着力强化投后管理;四是提升产品规划能力,加强对寿险市场需求的深入分析,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加强产品规划和创新研发;五是提升风险管理能力,坚持稳健审慎的产品定价策略,有效管控负债成本,管理和引导好保险消费者的合理预期,加强防控退保、满期给付等风险,同时要加强预判,切实防范投资风险。

▶表 产品层面偿付能力评价指标对比

▶图5 产品偿付能力评价指标计算公式

3.着力技术创新,强化专业模型与工具运用

加强资产负债管理模型和系统应用,为公司资产负债管理升级提供技术支持和决策支持。优化完善资产负债管理模型,整合资产负债数据,在明确的资本约束下进行量化分析和结果应用,以切实提升公司资产负债管理水平。将风险管理嵌入资产负债匹配流程之中,从负债端出发充分考虑负债现金流特性,得出最优的资产负债匹配方案,制定投资方案,实践资产负债管理核心理念。将资本管理融入公司的战略选择与业务规划中,管理负债端风险,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将投资策略与资本需求相结合,优化资产配置,提高资本管理效率和能力。建立风险与价值相对均衡的评估体系并加强结果应用,平衡公司经营风险与收益,实现价值可持续增长。

(三)优化资产配置,重建投资绩效考核指标

根据“偿二代”对资产大类配置的影响,可从久期、会计分类和资产大类来优化资产配置。对于负债久期长的账户,资产配置是应尽可能拉长资产久期以降低利率风险。在充分考虑公司财务目标和净资产对波动性承受能力的基础上,新增固定收益资产考虑将会计分类偏向于AFS/HFT类,以抵扣利率风险。基于“偿二代”相关风险资产资本占用情况,大类资产配置上可适度低配权益类资产,权益类资产的资本回报水平较低,从这个角度应降低权益类资产的占比;加快境外投资的步伐,保险资金境外投资所需最低资本相对境内投资有一定优势,比如发达市场权益类资产投资的最低资本要求略小于国内沪深主板,同时境外投资资产能很好地分散其他市场风险,降低资本的占用;适度增加债权计划,债权计划风险调整后收益较高,是较好的配置选择;战略资产配置结构上,新增资产考虑配置风险调整后收益较高的资产,在同类资产中考虑配置风险因子较低的资产,固定收益类资产的选取充分考虑信用评级因素,如选择主板股票、优先级分级基金、固定收益类资管产品、资本充足率达标主体发行的优先股等。

在优化资产大类配置的同时,在“偿二代”风险导向的监管体系下,将投资行为产生的风险成本纳入考核机制,基于风险偏好和投资回报要求确定最优战略资产配置组合,建议将风险调整后的投资收益率纳入绩效考核体系(风险可以定义为“偿二代”下的最低资本占用),从而实现经营目标和监管目标相统一。在“偿二代”下,保险资金投资涉及的风险主要集中在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上,考核机制也可以为投资部门制定相应的最低资本占用目标,在此目标内追求绝对收益。

(四)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夯实风险管理能力

为夯实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能力,保险公司需建立一套较为完整的“偿二代”风险管理体系。首先可以成立“偿二代”专项工作委员会,负责审核“偿二代”相关工作范围、实施方法与流程,审核各项指标的设置和评估结果,对关键项目目标和项目中出现的问题向管理层提供管理决策和管理支持。设立专职工作小组,根据“偿二代”监管要求,拟定工作范围、实施方法与流程,包括工作团队、职责分工、审阅流程、文档管理等,对相关的指标设置提出建议,组织实施,沟通协调。此外,各相关职能部门根据分工,由主办部门牵头协调完成各具体项目实施。

其次,公司需要建立一套较完整的风险偏好框架体系,在此体系中制定风险偏好陈述书,制定不同层级的风险偏好、容忍度和限额。风险偏好根据组织面临环境和战略的变化而变化,需要补充建立风险偏好的定期回顾流程,至少每年一次(与战略滚动更新周期相一致),以确保风险偏好体系仍然符合组织的当前情况。为了更好地将风险偏好融入公司经营决策中,需要加大风险偏好在全司的宣传和决策中的执行力度。设定核心风险指标,根据各子类风险的特点、各账户及管理需要等,将溢额与关键风险指标的限额挂钩,从而实现最终风险管理与监控的落地。

最后,公司还需引入风险管理体系,提升公司风险管理的效率和信息化水平,完善风险管理机制。风险管理系统的功能包括数据自动采集和存储、指标监测和预警、压力测试、报表报告自动生成等,根据系统运行结果,完成风险、合规内控法务相关的报告和报表的生成与展示,为公司管理层、风险管理部门及其他使用者提供仪表盘、风险地图、数据分析与统计、报表分析等分析决策工具。

四、总结

“偿二代”以风险为导向,对保险公司各方面均产生重大和深远的影响,引导行业坚持“保险业姓保”,切实提升抵御风险的能力,加快行业转型升级。“偿二代”突出了行业核心价值,牵引行业优化业务结构,形成负债成本约束的内生动力,引导行业提升资金运用风险管理能力,注重资本、风险和价值的平衡。“偿二代”的实施引导了行业优化资产负债管理模式,推动行业转型升级,推动行业提升全面风险管理能力,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形势。

猜你喜欢

偿付能力资产负债风险管理
中小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策略思考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综述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偿付能力风险管理制度
银保监会加强保险资产负债管理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基于保险赔付模型的财险业海洋灾害偿付能力测算
2015年行政事业单位统计资料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保险:“偿二代”首份季度报告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