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随“乐”而动
——小班音乐活动中“快乐律动”组织策略的运用研究

2018-03-03上海市闵行区昆阳幼儿园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8年24期
关键词:头饰律动小班

上海市闵行区昆阳幼儿园 曹 岚

一、问题审视

现象:律动音乐响起时,小班幼儿随着音乐兴奋地手舞足蹈,晃着脑袋,摆动身体,蹦蹦跳跳,没有规则的走动,肢体动作的不协调,有的甚至漫无目的跑动着,而教师则不断地用语言在引导,用行动制止幼儿乱跑。

这样的镜头不止一次出现在眼前,多数教师都有遇到过类似情况。通过调查访谈,归纳以下出现过的问题:

1.幼儿注意力集中困难

由于小班幼儿年龄尚轻,容易被各种事物吸引,注意力难以集中,且集中也无法维持较长时间,在律动教学中,常常出现幼儿不听教师指令和要求,各自活动,或者沉浸在自己的肢体摆弄中,导致教学难以达到预期目标。

2.幼儿自律性问题

小班幼儿因成长规律,呈现自律性不佳,时常不听教师的信号或者不肯跟随音乐一起律动,导致整个律动活动组织困难。此外,一些幼儿由于不自律,喜欢在律动时状态不统一,有时出现哭闹,焦虑情绪。

3.幼儿动作发展不足

小班幼儿动作发展能力不足,在律动过程中经常不能领悟到教师所教授的动作的重点,因此出现动作变形、达不到律动效果等现象。

4.幼儿的兴奋点和注意点难以把控

律动活动需要主动调动幼儿的情绪积极性和对音乐的兴趣,然而小年龄孩子的兴奋点和注意点难以把控,有时会出现幼儿比较慢热,迟迟不进入律动状态的现象,有时还会出现幼儿在半途中被其他事物吸引,转而对别的事物产生兴奋状态。

小结:律动活动中出现的多种问题大多源于小班幼儿自身的年龄特点,这些问题会导致律动实施困难、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因此教师必须对这些问题的成因进行详细分析,并利用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来对应地设计教学策略,使得律动活动能够顺利开展,达到教学目标。

二、化解策略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采用了实地访谈、案例分析等方法,了解了多名小班幼儿教师的困惑意见,从而开展小班幼儿的律动活动观察和记录,对小班幼儿在律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成因分析,并针对成因设计了相应的教学策略和创新的教学方法。

(一)情景描述音乐,律动源于情感

实录:在《小鱼游》律动中,根据教师的语言提示,幼儿开始时模仿小鱼游的动作,孩子们情绪开心,随着音乐播放的时间流逝,孩子们在律动中越来越“手舞足蹈”,有的甚至满场游,有好几条小鱼脱离鱼群,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致使教师无可奈何,教学活动变得很被动,场面比较失控。但孩子依旧游的很快乐,当教师说:“小鱼幼儿们,刮大风了。快快游”孩子们一听快快游,像脱缰的马驹,飞快地在场地上游来游去。

分析:小班幼儿对于音乐的敏感性和理解能力较弱,因此对于许多音乐他们没有深入的情感体会,也无法理解音乐所要表达的内容。但是,小班幼儿喜欢模仿,这是所有孩子的天性,教师要遵循规律。然而,单一的模仿无法激发幼儿大胆想象的能力,缺少创造性的肢体动作。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来“描述”音乐,并借助头饰、胸饰、场景、道具增强游戏情境性,小年龄幼儿更喜欢这样的音乐游戏,教师在情境中不断迸发幼儿的想象力,激发他们的创作和表演欲望,动作表达画面和情感。

策略:创设场景,引导幼儿体会画面和情感,自然产生动作。教师根据音乐的主题利用图像画面等来创设场景,引导幼儿融入到场景中去体会和感受音乐所描绘的画面,从而产生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情感,自然而然地动起来。教学活动《动物园》节奏律动活动中,律动场地已经布置成动物园,教师邀请幼儿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头饰,孩子们从带上头饰开始就进入情境中,情绪非常兴奋,很投入,跟着歌词模仿动物。玩的不亦乐乎!

(二)道具辅助主题,专注源于兴趣

现象:在一次律动活动中,刚开始幼儿都积极地跟着教师感受旋律,表演动作。但没过多久,有几个男孩子已经开始自顾自玩乐起来,不听教师的指令了。有部分幼儿开始注意力,没有跟着群体模仿学习动作,有的孩子先跟着舞动,然后停下来就不想动了,没有参与的兴趣。此时教师关注到这部分幼儿,积极引导,但仍有部分幼儿很快就分散了注意力,另一些幼儿仍然无动于衷。

分析:小班幼儿的自律性较差,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也较短,重复的动作学习或者单一的动作都会让他们觉得枯燥,很容易失去兴趣,从而注意力分散。即使幼儿能够跟着教师一起学习,也很容易因为一点新的事物被吸引,去关注其他的事情,注意力迅速分散。我们应遵循幼儿发展规律,教师可以合理改变组织形式,利用形象的道具,引发幼儿参与兴趣,从而自然而然地集中注意力去观察、去模仿、去表演。

策略:合理利用道具,刺激幼儿想象,激发幼儿兴趣与专注。教师根据题材主题合理运用道具,让幼儿产生角色代入感,积极表达,专注表演。例如在律动活动《小兔和狼》中,教师运用兔幼儿头饰,每个孩子都带上头饰进行角色扮演。听音乐模仿小兔各种动作,用动作来表现出角色的特点。活动中,幼儿基本都能专注地在教师的引导下表演,专注力提高了,气氛也活跃了。

(三)旧瓶换新酒,创新源于变化

现象:对于音乐活动中无论新授的歌曲还是节奏,还是语言律动,都有一个学习、练习到掌握的过程。小班幼儿则喜欢新鲜的事物,往往重复性的练习会导致他们分散注意力,投入情绪不佳。此外,重复性的动作练习也难以刺激幼儿的想象力和创作力,让幼儿只做练习过的动作,容易形成定性思维,不利于幼儿发散性思维。

策略:新动作替换旧动作,相同音乐不同解读。对即使是相同的音乐,教师也可以变换方式,老音乐换上新动作,提升幼儿在学习中的新鲜感,不仅能够提升幼儿的注意力集中情况,还能够刺激幼儿产生新的动作想法。

在快乐律动的教学和活动过程中,教师不仅对小班幼儿实施研究,对自身的音乐素养也在不断递增。教师对于音乐的节奏、表现形式、展现内容等都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能够根据幼儿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律动音乐,也能够根据音乐的节奏和幼儿的活动特点设计合适的动作,梳理接地气的教学方法。充分尊重小班幼儿的年龄和性格特点,遵循年龄越小,情感体验越强烈,最终达成“快乐为本”的情感体验。

猜你喜欢

头饰律动小班
改革开放以来苗族头饰研究的学术史梳理与回顾
作 品:景观设计
——《光影律动》
小班教学 有效交流
小班定向式军事游戏的开展
如何在幼儿园小班开展区域活动
炫彩头饰
“律动世界”展览全接触
律动之美
“三个经济”律动
头饰类恐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