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中对聋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2018-03-03广东省湛江市特殊教育学校李伟仙
广东省湛江市特殊教育学校 李伟仙
一、聋生心理问题的产生原因及主要表现特征
联合国卫生组织1989年宣言表明:健康应包括生理、心理、道德和社会适应等几个方面,而其中心理健康是比较重要的一项。聋生心理特征1、性格品质方面:主要表现为情绪不稳定、自私、自卑、急躁、懒惰、责任心不强等;2、心理能力方面: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自学能力差,合作能力差,人际关系难协调,易受他人利用、引诱,情绪调适能力不强,社会知觉力差,难以融入社会等;3、心理动力方面:主要表现为兴趣不广,需要层次低,目标不明,精力不足,萎靡不振,上进心不强,内在动力缺乏。以上问题如果不能及时矫治及解决,则会对聋生造成长期的影响,甚至会出现学生离校后无法适应社会环境, 严重的还会出现犯罪行为,影响社会安全与稳定。
二、在教学过程中对聋生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一)认真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心理教育素材
教材不仅具有知识性,同时也具有教育性。现代教育教学观提出:教育应以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健康的心理和正确的价值观作为重要目标之一;身为聋校数学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积极备课,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心理教育素材,结合聋生的心理素质特征,对聋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例如在通过教学《认识钟表》时,我除了教会学生认识钟表的外部结构,以及整时的方法和表示时间的两种形式外,还结合聋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常出现的懒惰、拖拉、作业不按时完成等现象,教育学生学会合理安排好自己每天的学习时间和作息时间,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二)创设生动有趣、愉快学习的氛围,建立和谐、民主师生关系,激发聋生的乐学情感
(1)数学教学课堂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聋生视觉优势,利用直观教学和实际操作等手段,把抽象教学内容转化为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采取形式多样课堂激趣的方式、营造快乐的课堂生活,调动学生个体的一切潜能,激发其求知欲望,增强聋生的自信,让他们愉快地参与到课堂中去,不再觉得学习是一种沉重的负担。教师还要善于培养聋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加强学习责任感,把自己学习兴趣和目前生活、学业提升以及未来前途联系起来,鼓励聋生要克服困难、战胜挫折、大胆尝试,为将来能成为一名身残志坚的人而主动、努力去学习。
(2)学生的情感对其身心健康影响非常大。乐观愉快的学习情绪、和谐的人际关系是聋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教师要善于建立同学间相互帮助、相互合作、共同进步的氛围,促使学生学会关心他人、学会珍惜友情,共享快乐,做一名活泼、开朗、大方的好学生。如在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一对一的帮辅活动,为聋生搭建交流平台,使学生在活动中学数学,体验快乐,大大促进聋生身心发展。教师还要避免在学生当中进行生与生之间的比较,这样会让他产生心理压力,自卑感加重,出现厌学弃学情绪,甚至离校出走。
(3)要处理好师生关系。在课堂上,教师是学生的指导者,应与学生平等相处,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而不应高高在上。我们的学生由于听力残疾,他的观察能力、模仿能力特别强,教师与学生相处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在学生面前要做到言行一致,多和学生进行换位思考,站在他们的立场,体会他们的感受。答应学生的事情如不能按时兑现,或者在教学、生活中不小心误解学生,一定要主动向他们道歉,使他们谅解。只要我们能了解聋生的心灵世界,加强聋生心理健康教育,就会使他们的心理更加健康,慢慢认识到为人处世的道理,体会到人与人之间是真诚、友好的,渐渐克服因残疾产生的自卑心理 ,慢慢打开封闭已久的心,学会热情对人,乐于助人等美好品质。
(4)教师还要配合好家长密切关注聋生心理动态。有些聋生处于青春期边缘,性格比较叛逆,凡事以自我为中心,自尊心强,渴望独立。教师要主动与家长沟通,转达孩子的愿望,并分析孩子目前心理情况,建议他们要接受孩子的成长,换位思考,适度放手,家里的事情也可以让孩子参与等,培养聋生健全人格、独立学习生活能力。
(三)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个性,实施分层教学,使不同的聋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聋生由于听力残疾程度、生活条件、家庭背景等不同,聋生的智力水平、知识基础、思维方式和接受能力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我们在日常教学中要照顾班里的个体差异,避免不分对象“一刀切”现象发生。要善于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和不同学生的基础知识、实际水平,实施分层分类教学,使每一位聋生都能在适合自己学习水平的层面上进行数学学习。具体的做法体现在教师要分层备课、分层教学、分层指导、分层练习与布置课后作业等方面进行,让不同层次的聋生都能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充分保护每一位聋生的自尊心,从而对聋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营造出安全、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和学习环境。
(四)结合聋生心理特征,课堂上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在教学中,教师应针对聋生不同的心理问题,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聋生的自尊心和荣誉感特别强,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多受到鼓励与肯定,能够满足他们的自尊心,树立自豪感,学习就会特别积极,教师在教学过程应该给予学生正确、恰当的表扬,在学生回答问题时,用期待的眼神鼓励他们大胆发言;学生作业完成好时,可以奖励小红花等,对于学习比较吃力的学生,适当降低标准,侧重表扬,鼓励其进步;对一些表现行为习惯比较差的学生,应该委婉地提出批评,鼓励他们积极改正,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对于个别基础好但存在自满、骄傲情绪的学生,教师向他们提出更高目标,如介绍华罗庚、陈景润等著名数学家在追求数学道路上感人事迹,这样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培养他们不畏困难,刻苦学习、勇于探索、奋发向上的精神。
此外,教师要组织学生积极开展校外活动,如学校每学期所开展春游或秋游活动,带他们走出校园,融入社会,可以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综合能力,培养大家的社交实践能力,可以健康学生身心,矫治其心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