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堂互动与历史实效教学

2018-03-03武汉市第六中学高中部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8年24期
关键词:辛亥革命研究性案例

武汉市第六中学高中部 詹 涛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历史教学应是师生相互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课堂上的积极有效互动,对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学科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一、课堂互动中的有效提问

教师的任务应该是充分利用“问题”这个导向来调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这样不仅能活跃教学气氛,形成以提问为主要形式的师生交流,还能使学生学有所得。

1.角色代入式提问

一般的简单提问不能激发起学生兴趣和思维的。教师巧妙设置问题情境,使学生从历史人物的角度思考当时的情况,这样能使学生的兴趣会更浓,思维更主动积极。

案例——在讲述人教版必修一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一节时,如果只问原因如何、过程怎样,有何影响,学生并不会感兴趣,可以设计以下提问:

“在1954年日内瓦会议上曾经发生过“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拒绝与中国总理周恩来握手”的外交失礼事件,18年后的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出访北京,开启中美关系“破冰之旅”。当尼克松步出专机,看见等候在舷梯旁的周恩来时,他会不会想起当年日内瓦会议上的那一幕?如果他想到,假如你是尼克松,你会有什么反应?”导入分析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

2.高思维含量式提问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该增加思维含量,以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科素养。

案例——对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认识和理解,我设计问题如下:①后起的美国、德国为什么能后来居上?②老牌的英国、美国为什么会衰落?③这种经济实力对比的变化对国际关系和世界政治会产生哪些影响?对20世纪历史发展进程又会有什么影响?学生在解决问题时,锻炼了思维能力,提高了认知水平和学科素养。

3.价值判断式提问

这类提问的意图在于使学生以史料和史实为依据,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多角度地对历史现象、人物、事件等进行价值判断,从而培养学生分析思维的能力。

案例——在讲“对西方殖民主义扩张所产生的影响”这一内容时,我设计了“对于西方殖民主义扩张的影响,你该如何评价?”这一问题。通过回答这一问题,培养了学生运用唯物史观全面评价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能力。

二、课堂互动中的角色模拟

创设历史情境,就离不开角色扮演。通过让学生在设定的历史情境中模拟角色,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活跃课堂气氛和增加学习乐趣。

1.师生角色置换法

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扮演教师,变学为“教”,从“教”中学。让学生模拟教师角色,有利于提高了学生人文科学素养,唤醒了学生的主体意识。

2.社会调查法

为了使学生理解历史与社会现实的密不可分的联系性,把课堂延伸到社会,可以设计让学生模拟媒体工作者通过发掘当地的历史资源,了解当地的现状是如何发展演变而来的过程。

案例——在讲述辛亥革命时,我设计了“辛亥革命与武汉”的活动课。让学生去参观、采访武汉的辛亥革命遗迹并收集有关的资料,设计问题:“辛亥革命的遗迹对当今武汉的发展有什么影响?该如何用好“辛亥革命”这张名片来开发武汉市的旅游资源?”学生参观、采访和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发挥创造性思维,为武汉市旅游发展提出了许多可行性的方案。

3.扮演历史人物

让学生扮演教材中的历史人物,体验历史情境,掌握历史知识,有利于培养历史思维和科学情怀。

案例——在讲述人教版必修三第3课《宋明力学》一课的“鹅湖之会”时,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朱熹、陆九渊等历史人物角色。

三、开展研究性学习

新课改要“使学生学会学习,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学习历史,培养发现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养成探究式学习的习惯”(1)。研究性学习就是让学生在掌握基本史实和技能的基础上,以教师指导和自主探究的方式,体验历史认识。这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以下介绍几种较常用的历史研究性学习的方法:

1.排演历史短剧

“体验是指身体性活动与直接经验而产生的感情和意识”,体验是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特征和宗旨。让学生编排演出历史短剧,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历史人物的体验和历史事件的感知,而且能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完善自我的人格。

案例——在讲述人教版必修三第20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一课内容时,让学生排演老舍的历史剧《茶馆》,通过排演该剧不仅体验了建国后在“双百”方针指引下文艺界取得的丰硕成果,而且《茶馆》的剧情也使学生重新回顾了一次近代中国历史。

2.开展课堂讨论

古语说:“夫辩者,将以明是非之分,审治乱之纪,明同异之处,察名实之理,出利害,决嫌疑。”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组织学生围绕学习中的相关问题开展探究式讨论,可使学生对所涉及的内容有更全面、更深刻的了解,通过思维碰撞来辩明事理。

案例——在讲授“对辛亥革命的评价”问题时,先以多媒体课件展示出两则材料,即胡绳《中国共产党70年》和江泽民在“15大”的报告对辛亥革命的评价。

然后,教师将学生分为支持材料1观点和支持材料2观点的两组,先组内进行讨论,然后两组分别推选出代表,教师要求两组代表依据史料,陈述各自的观点及论据,并对对方的观点提出质疑和辩驳,然后教师及时加以总结。

3.撰写历史小论文

研究性学习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查找、收集、整理历史资料,经过修改、加工后撰写历史小论文等方式,锻炼了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和收集、整理、辨析史料的能力。

案例——把学生分成小组分别查找、收集、整理资料,要求学生撰写一篇《“辛亥革命”与武汉历史文创产业的发展》的历史小论文,提高了学生的创造性历史思维能力,树立了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总之,根据新课改的要求,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思维和兴趣,培养其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始终是历史实效课堂所应遵循的指导原则和理念。遵循、贯彻这一理念,课堂教学的实效和创新将会不断深化下去,学生的学科素养和创新能力将得到真正的提升。

猜你喜欢

辛亥革命研究性案例
辛亥革命与中国共产党
辛亥革命推翻帝制
实践,让研究性学习课堂精彩起来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学写简单的研究性报告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浅谈“研究性”阅读教学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