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的有效教学
2018-03-03吴川市黄坡中心小学郑飞鸿
吴川市黄坡中心小学 郑飞鸿
小学阶段是学生们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因此,对于《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来说,有效的教学方法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方法总是以书本内容为中心,导致学生们的学习与社会生活完全脱节。因此,作为这门学科的老师必须充分让学生们了解到学习这门学科的目的和重要性,把关于品德的教学融入社会生活,同时在社会生活中感悟品德的真谛。
一、联系实际生活,把课堂教学生活化
关于教育这方面,陶行知先生提出了一个主要的教育思想的核心“生活即教育”。同时新课程标准也对《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提出了相应的教学要求,主张要丰富学生的社会生活经验。所以在这门学科的教学上,作为老师要善于把课堂教学的内容与学生们实际所经历的生活经验相结合,把课堂教学变得生活化,这样学生们会从亲身经历的事物中去感知品德真正的内涵。这种教学方法在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的同时也能提高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在学习《当冲突发生后》这一节内容时,老师可以让学生们回忆一下自己与别人发生过哪些冲突,或者自己身边遇到的冲突事件有哪些,从这些事件本身出发,让同学们分析冲突的内容是什么,原因是什么,冲突双方当时产生行为思想的原因是什么,最后又是通过什么样的方法去解决冲突的。一步步教导学生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要有包容、理解的心态才能避免冲突的产生,即使产生了矛盾,也应该学会从自身去寻找原因并及时纠正。同时老师可以让学生们自行讨论与交流,分析班里那些人缘好的学生好人缘的原因,并与自身作比较,学习他们与人交往时的技巧,取长补短。从学生们的社会经历出发,拉近课堂与学生心灵之间的距离,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课本内容,激发学习的热情,从而达到教学的目标。
二、开设生活情境,丰富实践经验
《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是贯穿于学生们的整个社会生活的,其内容广泛丰富,并且与大量的社会实践密不可分。因此我们的教学活动不能仅仅局限于教室这一场所,老师还应该带领学生们走出校园,贴近生活,设计有趣的教学实践情境,鼓励学生参与进来,让他们从社会实践中去学习品德知识。
例如,在学习《这是我们的社区》这节内容时,老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两项社会实践任务。1.和家长一起开展为期一天的社区生活调查,并填写好调查表。2.调查社区的公共设施的位置以及他们的使用情况并做一份详细的调查报告。这种新颖的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形式有很大不同。因此学生们对于这种需要切身行动的任务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积极热情地投身于这项社会实践活动。老师以这样的方式布置作业,可以有效地丰富学生们的实践经验,积累他们的生活经验。让他们从行动中全面了解自己所生活的社区,关注社区的点点滴滴,感受社区生活氛围的重要性。同时可以增强学生们的社会责任感,让他们以身作则去爱护社区的公共设施。
三、设计有趣的教学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老师普遍认为学生们的年龄较小,心智发展不成熟,缺乏自己的思想和主见。因此在课堂上采用的都是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而对于学生们来说,这样的课堂是十分枯燥乏味的,这种机器式的教学模式根本无法调动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参与课堂。更无法有效地将思想品德知识的实质内容传授给他们。因此在课堂的教学中,老师不应该局限学生们的思维,而应该从学生们的心理角度出发,设计一些丰富有趣的教学活动,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进来,把课堂教学氛围变得活跃起来,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例如,在学习《温馨一家人》这单元中的《我也会当家》这节内容时,老师就可以根据书本内容设计一些有趣的活动,比如可以组织学生们进行角色扮演,把书本中“当家”的内容在课堂上生动的呈现出来。这种有趣的教学方式一定会吸引班上比较活跃的学生踊跃参与,可以让他们扮演书本中的妈妈、爷爷、邻居和客人等角色,学生们可以根据课本内容进行生动有趣的表演。比如洗衣做饭、招待客人、邻里互助等情景。这样的教学活动不仅可以使参与表演的学生们真正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也可以使观看表演的学生们真正投入到课堂的教学中。既调动了他们的课堂学习积极性,又锻炼了学生们的表演实践能力,让他们真正懂得课本中勤俭持家的含义,从而让他们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要有勤俭节约的品德。
综上所述,课堂上的教学内容是有止境的,而品德与社会生活方面的教学内容是无止境的。《品德与社会》是一门关于生活的课程,它所要学习的内容是广泛的,有深度的。同时有效的教学是教学工作历来所追求的最终目标。只有好的教学方法,才能在小学生们价值观形成的这一重要时期发挥至关重要的引导作用。因此,仅仅局限于课本的机械化的教学是永远都不能达到教学真正的目标的,老师要做的是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优化自己的教学方法,把课堂内容与学生们的社会生活紧密相连,只有从最真实的实际生活出发,才能使教学内容更加接近学生们的心灵,让他们更好的感知品德的内涵,从而在日常生活中活学活用,用品德规范自己的社会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