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研学问题充满“研”味
——浅析高年级语文大单元主题教学研学问题的有效性设计

2018-03-03韶关市仁化县董塘中心小学潘建才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8年24期
关键词:研学习题课文

韶关市仁化县董塘中心小学 潘建才

孔子曰:“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以问题为中心,把时间还给学生这是番禺区研学后教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如何在新课堂教学改革中实践这种理念,并把成果最终落实到每位学生身上,形成最终的核心素养。语文教学首要的任务就是要找准核心问题,让核心问题引领课堂,让教师退出课堂的主阵地,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中心,在合作,探究,生成中完成语文课堂任务的学习。在大单元语文主题教学中,整个单元的研学问题就显得尤为的重要,因为这是学生学习的一条主线,高铁运行的铁轨,轨稳方能提速。

一、字词设计重方法,方法设计重灵活

现在语文教学中出现的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就是重口头,轻落笔,导致多年的语文教学在生字词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现在六年级的学生在测试基本的拼音,部分学生在声调和声母和韵母用法上都会出现问题。在字词的书写上更是问题多多。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解决这一问题的方式方法却很多,如单元整体识字的课过程中可以以记忆——理解——提升为主线,全程进行字词训练。

现行的语文教材都是一单元一主题,单元后面会有词语盘点,而词语盘点融合了各篇文章的主要生字词,其中分必须掌握准确无误书写部分的读读写写,另一部分是只要求认识,不要求会书写的读读记记的部分。在高年级的整体识字教学中,因为通过几年的学习有了掌握字词的基本方法,大部分词语已经能够认读,只有一小部分通过工具书或者教师指导实现其认知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预习感知——合作展示——巩固应用三个环节来实现。而研学问题的设计就显得尤为的重要,要点就是要把研学问题直接指向识记和应用。在平时的教学中归纳了以下几种常见的高年级识字归纳方法。

1.拼音归类:前鼻音,后鼻音,平舌音,翘舌音等。

2.六说分类:六书:指示、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3.形近字归类:以相同的偏旁部首为一类,这也就是在考试中常见的辨字组词。

4.近义词,反义词归类:顾名思义在词语盘点或文章教学中出现的生字词进行词义相近或者相反两方面的归类。这类的归类一般比较少,但在应试中却是非常常见的。

以上四种方法,在单元整体识字教学中,以研学案的形式进行呈现,学生课前标注拼音,进行分类整理,课堂进行梳理汇报,识记听写,并进行“童话”创意表达。这样一来就解决了单一字词教学带来的枯燥乏味的特点。其知识容量大,并融趣味性和知识性于一体,外加在单元文章教学中的理解运用加深记忆,其识字效果远远高于在平时的单一教学形式。

二、文章研学问题设计有“研”味

问题设计重整体,整体突破抓导读。

语文课程的设计都是一个单元一个主题,通过不同的主题和内容训练学生不同的能力。在每个单元前面一般都会两段的单元导读,我们在单独教学中很容易忽略单元导读的作用,其实单元导读两个段落清晰的告诉我们两个内容,一是本单元学什么,也就是什么内容;二是本单元的单元教学重难点是什么。如六年级上册第一组的单元导读:山清水秀,鸟语花香;青松迎客,寒梅报春——大自然有声有色,有情有意。

本组课文将带领我们投入大自然的怀抱,领略大自然的风姿,倾听大自然的声音,与大自然互诉心声、交流感受学习本组课文,要注意体会作者是怎样细心观察大自然的,有哪些独特的感受;还要体会作者是怎样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这些独特感受的。

两段的单元导读,第一段告诉我们这单元的内容是跟大自然有关,意味着单元作文也是与此相关;第二段我们要抓住几个关键词进行单元研学问题的设计,第一个关键词:“观察”;第二个关键词“联想和想象”;第三个关键词“独特感受”。单元导读与课后练习及回顾拓展是总——分——总的结构关系。如何在开始的教学中给学生一个整体的印象尤为的重要。

在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四篇课文《山中访友》《山雨》《草虫的村落》《索溪峪的野》四篇课文,在写作手法和文章结构方面第一篇《山中访友》和《索溪峪的野》无论在表现手法还是在文章结构上都有及其相似的特点。在单元教学中,把两篇课文合在一起。在设计研学问题上就设计了如下的研学问题,请同学们在充分阅读两篇文章的基础上思考作者写了大自然的哪些景物,并如何通过联想和想象表现对大自然的独特感受的。通过研学问题的设计,学生通过充分的预习,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进行汇报,总结,两篇文章在难点方面得到了高效的解决。2.研学问题重关联,课后习题为重点

研学问题的设计一定要突出文章与文章之间的联系,并且体现文章的重难点,在大单元主题教学中,要设计好研学问题就要好好研究篇章后面的习题,往往课后的习题是一篇文章要解决的重点内容,那如何把不同文章的用同一问题进行研学,就要在仔细钻研的基础上找一个契合点。如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穷人》的课后习题是:“从文中找出描写环境和人物对话、心理活动的语句,有感情地读一读,说一说从这些描写中,可以看出桑拿和渔夫是怎样的人?”在第11课《唯一的听众》课文习题是:“说说‘我’在学习拉琴的过程中,心理和行动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两篇课文的精髓在于都抓住了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特别是心理的描写尤为精彩,值得探究。为了解决课文的重点,在设置研学问题的时候设置了如下研学问题:

请同学们反复阅读《穷人》和《唯一的听众》两篇文章,说说两篇文章在表现人物性格特点方面有哪些相同点,并如何突出表现人物形象的。

学生们带着这样的研学问题,就很容易直接解决课文的重点,并通过两篇文章的对比,找到描写人物共性的表现手法,并在合作、探究性学习中领悟,收获。

大单元主题的研学问题的设计还有很多方面的切入点,只要教师深入挖掘教材,就一定会在设计出更有高效的研学问题。

猜你喜欢

研学习题课文
从一道课本习题说开去
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一道课本习题及其拓展的应用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抓住习题深探索
背课文的小偷
把研学从省内延伸到省外、拓展到国外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研学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