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语文教学如何在夹缝中实现平均分管理
2018-03-03四川省南充市汉塘初级中学唐勇康
四川省南充市汉塘初级中学 唐勇康
义务教育是面向全体的教育,因此教育主管部门在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时不可回避地加大学生平均分的比重,学校和教师相应越来越重视如何提高学生平均分的工作。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农村生源(优质生源)大量地流向城区,农村学校就成了留守儿童的聚集地。农村学生相对于城区学生学习基础差,学习习惯差,家庭管理缺位。农村的教师对于他们的学生都会像倒苦水一样,数出一大堆的问题。初中语文教师更是怨声载道:基础知识差、书写习惯糟、课外阅读为空白。当过教师的都知道,带好几个优生远比提高班级平均分容易得多。十多年以前或者更早,只要对学生实行简单的“管和压”,就能实现班级平均分的突破。教师通过的管和压,逼着大部分学生去努力,承受不了重压的个别学生就留级了甚至辍学了,无论哪种情况都是对班级平均分的贡献,尤其是后者。社会在发展变化,教育的大环境发生了大的变化,简单的管和压不仅取不到预想的效果,还会带来事与愿违的结局,甚至是难以预料的职业风险。于是部分教师为了规避风险,对学生管理不到位了,甚至不敢管了。然而现实农村中学班级面貌是:能够自主学习的人太少了。放手不管,无疑只有一个结果:一切都会变得一团糟。老师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知道明确而具体的学习任务,而且必须全程管理监督。简单的“管和压”有风险,不管绝对不行。这就逼着我们从管理上下功夫,要从简单的“管和压”变为“管和导”,不仅要改变方法,更要改变一些观念。
本人长期在农村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工作,在如何提高平均分上有一些粗浅而不成文的经验,在这与大家分享交流。
一、心中可以给学生分类,不能给学生定位
我们不能够把这个“最”字轻易放在任何一个学生头上,因为用上这个“最”字,我们就把这个学生固定在了一个具体的位置,会给学生传递一个负面的心理暗示。试想:如果老师的认为成为全班的共识,会怎样?张三的语文成绩是班上最好的,每次考试都是第一,张三心安理得,其他同学也都心安理得。作为语文老师该因为班上有张三而骄傲呢,还是因班上只有张三而遗憾?李四是班上成绩最差的,通过自己努力,某次考试取得了很大进步,却引来同学的质疑,我们还要把“最差” 这顶帽子硬扣在他头上吗?因此在学生的任何方面涉及到好和差的评价时我们都尽量避免用“最”字,多使用“较”字。即便再优秀的学生,我们吝啬地说他较好,既可以避免其因别人过分夸奖而骄傲,同时还可以鼓励其他同学去赶超。没有最好的一个,只有较好的一类;同样,没有最差的一人,只有较差的一部分。每次考试最好和最差都具有不确定性,形成一个你追我赶的局面,是多么可喜的事情。
二、教学过程必须是全员参与,一个也不能少
我们的教学活动必须是面向全体,梯次要求。面向全体是指老师知识的传授,学习任务的布置必须是针对班级全体学生。这要求教师的每一个教学指令在每个学生身上都能得到回应,也就是老师须和全体学生互动起来。对于现实的语文课堂,这似乎是一个很高的要求,难以达到。即便如此,我们语文老师只要心中有这样的目标,决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就会给我们带来一定的惊喜。老教师都有这样的经验:一个学生有一次没有完成作业,老师没有过问,很快就会出现第二次、第三次;一个学生经常不完成作业,老师从未处理,肯定会有第二个、第三个学生出现。一个不规矩的学生在你的课堂睡觉,如果你觉得正好落得清静,不理他,时间一久,肯定有后来者跟上。如果我们用“姜太公钓鱼”的态度管理班级教学,很难说到最后还有多少学生听我们的话。放弃一个学生就等于我们老师自己开了一个口子,这个口子会越来越大,甚至溃坝,再想堵上就太难了。
三、遇到困难退一步,继续前进
无论干任何一件事,只要我们认真去干,总会遇到各种困难。如果追求语文不错的班级平均分,肯定不能允许有游离于班级教学活动之外的学生存在。在这重点要谈谈对班上的学生梯次要求的问题。所谓梯次要求,是指老师在验收、评判学生学习任务的完成时,灵活变通地使用事先提出的标准要求。下面举两个文言文教学中的例子:有的经典文章是要求背诵的,但只要认真检查始终有一部分学生是完不成的。有的老师急功近利严格要求,人人必须过关,老师和学生都搞得筋疲力尽,最终还是不了了之,草草收尾。还有的老师任务布置时面向全体,检查任务时,干脆只检查估计能顺利完成任务的同学。长此以往,最后面的那部分同学肯定会游离于你的教学活动之外,前面说的“梯次要求”也就成了“部分要求”,当然教学活动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面向全体。对那些难以完成背诵任务的同学,为什么不降低要求,变“背诵”为“熟读”,甚至“读通”。但是检查督促的过程不能省,目的是让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过程得到关注和肯定。在复习的时候,我有听写文言文课下注解词语的习惯,有少数同学给再长的时间准备,也写不出两个来。于是就把课本藏在桌子下面,偷偷摸摸地变“听写”为“抄写”。只要没有同学举报,我就装没看见。我绝不是纵容作弊,我看重的是他“积极”参与,因为如果收掉他的课本,他马上就成了课堂这一环节的局外人。毕竟抄写也能增进对文本的熟悉。我在学生面前的退步行为实为无奈之举,但这也是有用之法。我们必须清楚认识降低要求绝非不要求,不要求就等同于放弃,放弃是不可取的。
总之,尽量让每一个学生真切地感觉到老师在关注他的学习。
不愿意学习、放弃学习的学生往往是因为老师不再关注他学习,不在意他的付出,没有人相信他会学好,包括他自己。一个学习不太认真,只是在老师面前装模作样,如果我们老师始终对他投以期许的目光,他可能会把这种学习的姿态在老师面前一直装下去。老师始终希望每个学生学好,并相信他们能够学好,而且让每个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这一点。无疑这将成为学生不放弃学习的最大动力。现实中老师们往往更愿意关注优生,忽视甚至无视差生。这一现象不改变,班上的平均成绩难以有所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