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为小学体育课堂加了一把“防护锁”
2018-03-03汪伟吴兴区爱山小学教育集团浙江湖州313000
□ 汪伟(吴兴区爱山小学教育集团 浙江 湖州 313000)
体育课堂安全问题已经深受广大体育教师的关注,纵观体育课堂的安全事故的危险程度,加强防护的意识是减少体育安全事故关键所在。体育教师必须从思想上、行动上高度重视。安全问题也一直是体育课堂教学中无法绕开的话题。具体案例如下:
记得那是一节五年级的篮球课,充分的准备活动后,进行了投篮的教学,当时的课堂氛围也挺活跃,恰恰是这种活跃才发生了之后的事故。投篮教学结束后,按照性别对男女进行了分组,由于篮筐的限制,一共分了4组,女生组投篮的速度明显较慢,后面等待的同学有些无所事事,便开始有些活跃,在推挤的过程中,一个女孩子的牙齿磕到了另一个女孩子的上眼皮,导致了大量出血,我立刻安排学生送她去了医务室,下课后并陪她去了医院,最后上眼皮出血的女生在医院缝了8针。
这件事一直让我在体育课上给予学生过多的自主练习有所顾虑,常常将学生控制的很牢,导致很多的内容很难开展。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觉得逃避并不是解决安全事故的方法,于是我不断询问和寻找资料,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一下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安全问题和防护。
1、安全——一扇“旧铁门”
1.1、铁门中的学生
(1)来自学生们的成因。
小学阶段,学生处于生长发育时期,身体和心理还不够成熟,好胜心强,但是对于自身的能力和认识不够充分,往往会因为同学的一句话“你比不过我”去完成自己不擅长的活动,却又不知道这个动作的要求是什么,容易出现伤害事故。同时,教师在讲解技术动作要点时,不注意听讲,认为这个我会、很容易的,不听从教师的安排,不观看教师的示范,贸然活动容易出现事故。
在体育活动时,往往会有高强度的训练和比赛。对于比赛,小学阶段的学生十分喜欢,往往会忘我的投入到比赛中去,长时间的如此,会导致学生的体能大幅度的下降,降低运动能力,于是开始动作迟缓,思想和行动不在同一频率,产生摔跤。时间更长的话,还有可能产生晕厥、休克的现象。
现在城市中的小孩子,大多缺乏锻炼,晚上做作业、看电视,周末补课、上兴趣班,几乎没有什么时间锻炼,导致学生的体质处于较低水平,没有太激烈的运动也可能会受伤。体质还表现在差异方面,体质好的学生,在完成教师布置的高难度的练习时,容易完成。但是能力不是很好的同学,在看到其他同学完成时,也想完成,可是平时缺乏运动,所以在活动时畏首畏尾,产生紧张,恐惧的心理,也容易产生伤害事故。学生的体质差异也是产生伤害事故的一个重大因素。
(2)对于学生们的影响。
体育课的伤害事故会影响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容易导致对各项运动产生畏惧心理,运动时畏首畏尾,这样更容易导致事故的发生。同时看到过意外事故发生的学生也会害怕参与相关的体育项目。
1.2、铁门中的教师
(1)来自教师们的成因。
教师在学生练习过程中的讲解不够清晰,要求没有具体落实。导致学生没有很好的理解所学习的动作,从而造成伤害事故。例如:学生在后滚翻的练习中,没有交代学生在垫子内完成,导致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后脑撞击地面,造成颈部和头部的伤害事故。
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对于学生的纪律的要求不够明确,没有关注到全体学生,任由违纪的学生破坏课堂纪律。学生之间相互打闹,容易造成伤害事故。我记得有一次在课堂上,我对于一个学生在违反纪律没有及时制止,差点导致两个学生因为一些口角而拳脚相向。
教师在上课时,对于教材不够熟悉,没有根据教材的内容进行准备活动。例如:在跳跃运动的教学中,没有注意到腰部和下肢的专项准备活动,导致产生伤害事故。同时,在冬季体育活动的没有让学生活动开就参加激烈的活动,容易造成肌肉拉伤。
在体育教学安全事故中有一部分则是由场地、器材等外界因素造成的。沙坑的不平整、过硬,体育场馆设施条件差。例如:在沙坑跳远过程中,不平整或者过硬的沙坑容易导致学生在练习蹲踞式跳远的过程中脚踝受伤,或者沙坑内的尖锐物品刺伤学生,造成伤害事故。在跳高练习中,垫子质量太差,学生在跳高练习时,越过杆子,落入垫子后受伤,造成伤害事故。在呼啦圈活动时,有裂纹的,或者断裂的呼啦圈,在活动时,容易产生呼啦圈边缘嵌入肉内,造成伤害事故。
(2)对于教师们的影响。
体育课堂中虽然受伤的是学生,但是教师也承受了很大的心理压力。教师对于学生课堂上的安全负有责任,发生事故的教师承受着学校和家长的各种压力,所以很多教师宁可自己受伤也不希望看到学生发生意外伤害。很多大的安全事故会产生一定的社会舆论压力,很大程度上会打击教师教学的多样性,很难开展更为有趣多样的活动。
2、安全——一把“防护锁”
2.1、教师做好学生状况调查
教师在每学期开学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了解本班学生的身体状况,了解学生的体质,有的学生有骨折等现象,应修养一段时间;有的学生有哮喘、先天性心脏病等现象的,在参加体育锻炼时,应该避免高强度的练习。智障、聋哑等也应该一一标注在学生名单中,从而针对每个学生的情况进行教学。
2.2、教师做好开学第一节课
每学期的第一节课,必须要把体育课堂上的安全问题,以及课堂纪律、课堂常规等放在第一位。讲解各地发生过的体育课的安全事故,观看安全教育的视频,特别强调所产生的危害,要让学生引起重视,需要让学生明白体育课堂的安全问题是事关学生的每一个人,必须每节课都严格遵守。并且由衷的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从而自觉的改变课堂上的习惯,减少伤害事故的发生。
上课流程:
(1)集合做到“快静齐”;
(2)上课认真听讲,锻炼积极;
(3)同学之间相互帮助、注意安全;
(4)珍惜上课时间,爱护场地器材;
(5)请假要有医生和家长的签字,教师做好记录;
(6)衣着整洁舒适,服装上和口袋内不要装尖锐硬物,如别针、钥匙、小刀等,以免在运动中发生伤害事故。
2.3、教师做好每节课的准备
教师的课前准备是十分重要的,首先要根据教材的内容,安排好合理有效的准备活动,器材的使用也要高度关注,要经常排查各器材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提前预防,防止因器材老化、破损等原因造成学生的伤害事故。同时在场地的安排也要关注,场地的安全隐患是造成伤害事故的又一重大的因素,要时常检查场地的护栏,沙坑的平整,尽可能的避免场地问题,造成学生的安全事故的发生。
2.4、教师做好基本保护工作
教师在体育课堂的教学安排前,先要做好安全问题的预设,比如实心球投掷容易相互之间投掷时受伤,可以事先调整距离,或者单向投掷,做好安全的预判,在指导学生保护的时候要重点讲清保护的部位,比如后滚翻的过程中,保护者单腿跪立于练习者的前侧方,当练习者前滚时,一手托其颈部随着换托背部,另一手托大腿后部。并且示范如何保护。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保护好学生,防止造成伤害事故。
3、安全——一堵“承重墙”
3.1、制度保障到位
为了确保学生生命的安全和身心的健康,预防校园内因体育活动或体育课导致的安全事故,提升学校应对安全事故的处理能力,依据教育部《学生意外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学校建立了应对突发安全事故的及时处理制度。对于安全事故,学校分为三种级别。一级伤害事故是指擦伤、挫伤、划伤等皮肤出血,二级伤害事故是指扭伤、拉伤、轻度摔伤等损伤,三级伤害事故是指骨折、中暑、休克、颈腰椎骨折、脱位、大出血、死亡等重大伤亡事故。
在体育课上,学校也会有相应的学生处理流程:
(1)任课教师进行简单的应急处理;
(2)任课教师通知校医和班主任;
(3)校医和教师视情况上报校领导及送医院;
(4)班主任及时联系和反馈家长;
(5)向校领导反馈伤情和治疗情况。
3.2、安全处理周到
由于意外或者突发的伤病是不可避免,急救则可以对于意外进行紧急处理。急救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学生,防止学生受到二次伤害,防止伤口受到细菌和病毒的感染,减轻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痛苦,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为接下来进一步的处理做好准备。在体育课堂上,进行剧烈运动后突然坐下休息,或者受伤后剧烈疼痛和出血,很容易导致学生休克,所以我们急救中最主要的是预防学生休克。在小学阶段,最常见的运动损伤则是扭伤和擦伤,首先针对于扭伤,在体育课堂上,跳跃练习往往是最容易导致脚部扭伤,并产生肿胀及皮内部组织出血,需要先给关节降温,用冰袋,如果没有则用冷水冲,这样可以减少内出血,减轻局部的肿胀,然后送校医务室,严重者拨打120。其次是擦伤,体育课上,各种摔倒、摩擦都可能发生擦伤的现象,处理擦伤的方法,通常情况下,用温水将伤口的脏物和血液擦洗干净即可,不用包扎。只是在受伤较重时才需要给伤口进行碘酒的消毒,并贴上创可贴或外伤膏药。
3.3、心理安辅及时
学生在受伤后产生心理活动的阻塞现象,就是人们常说的“受伤后心理障碍”。作为教师应该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一是要在学生受到身体伤害并在心理障碍出现之前进行及时疏导。二是不仅要消除学生的疼痛,更重要的是控制内部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三是要经常不断地在课堂上进行心理疏导,时常教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受伤后心理缓解方式,不易觉察的心理障碍要消除在萌芽状态。
综上所述,在体育课堂的教学中,往往会有一些伤害事故的发生。对此,我们要先认识到伤害事故发生的原因,了解多方面的原因后,提前做出预防的方法和措施,尽可能的减少伤害事故的发生。教师和学生两方面要同时进行,让学生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让教师把安全问题放在教学的首要位置。但是,当我们有些伤害事故无法避免的时候,我们也要尽可能的减轻伤害,减轻伤害所造成的危害。及时的进行简单的处理,为下一步治疗和后期的恢复提供更多的保证。体育教师应该深感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切不可马虎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