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教学语言技巧运用浅析
2018-03-03李安娜
李安娜,卢 松
(枣庄科技职业学院,山东 枣庄 277599)
生理学是医学生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要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必须优化生理学课堂教学。优化生理学课堂教学的方式有很多,但笔者认为最基本的是要提高语言技巧的运用。语言技巧运用得当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艺术,提高教学质量。本文从生理学课堂教学入手,探讨教师教学语言技巧的运用。
1 谐音概括,一语双关
在生理学教学中,在讲到新陈代谢、兴奋性、生殖和适应性(即生命活动的四大基本特征)时,笔者利用班级里有位学生叫陈星,概括为“陈星(兴)生事(适)”,同时不忘告诉学生,陈星是位好同学,从来不生事。在讲到心肌的自律性、传导性、收缩性、兴奋性4种生理特性时,谐音概括为“自传说(缩)心(兴)”,给学生解释为,老师要写本自传说说心里话。这时,抽象的心肌生理特性就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不易忘记。
结合课堂教学特殊的语境,利用谐音的语言技巧,用诙谐的语言概括生理学中的现象,启发学生思考,能产生良好的艺术效果,便于学生掌握抽象的知识内容[1-2]。
2 拟人手法,鲜活生动
在讲到血液中红细胞的发育过程时,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它是由骨髓中的原始红细胞经过4次细胞有丝分裂变化而成。它的发育过程烦琐,对于初学医学的学生来说,较难理解。因此笔者换种描述方式:“红细胞寿命大约120天,大约4个月,这在血细胞当中是相当长寿的。在一个红细胞漫长的生命当中,它也经历了童年、幼年、成年和老年。在过完童年、幼年之后,成年的红细胞正式走上工作岗位,成为我们血液循环系统里的‘出租车司机’,开始运输客人,即氧气和二氧化碳。在体内纵横驰骋后,它逐渐开始衰老,最终会回到它出生的地方,被哺育细胞吞噬,过完它极简且奉献的一生。”笔者再借网络流行词汇“极简人生”一词解释红细胞的发育特点。一个一心为工作的“劳模”红细胞就出现在学生的脑海中。
拟人不仅是写作的常用手法,在课堂教学语言的组织中也经常运用。拟人化语言技巧的运用,可以将一些抽象的知识具体化,赋予事物以人类的行为特点,生动形象,可以在抽象知识讲解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
3 感同身受,寻求共鸣
前庭自主神经反应,即当半规管感受器受到过强或过长时间的刺激时,可反射性引起如呕吐、恶心、心率加快、出汗、呼吸加快、心率加快等生理现象。这就是现实中晕车、晕船等现象,是由前庭器官功能敏感造成。在讲解这部分内容时,笔者首先指出自己从小也有晕车的情况,晕车是前庭自主反应,可以引起呕吐等生理反应,主要是前庭器官敏感引起,随着年龄的增长,加强锻炼,晕车等情况会有所改善。在不知不觉中,前庭自主神经反应概念学生就已经熟记于心了,因为很多学生亲身经历过晕车,或者见过这样的情景,因此很容易理解。
利用学生熟悉的事例,结合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情景,精心组织教学语言,很容易引起学生情感上的认同[4]。学生熟悉的事例也很容易被学生接受,让新知识和学生已知情景结合,形成深刻的认识。源于生活的教学语言才会更有吸引力和感召力。
4 寸长尺短,一目了然
在讲到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调节作用时,笔者会用描述性语言描绘出两个画面。一个是教师在上课时,大声讲课,激情飞扬,心率加快,瞳孔扩大,甚至有时会唾液飞出,流汗,这位教师就是交感神经兴奋时的表现;另一个画面是讲台下的某个角落,有位学生趴在课桌上呼吸均匀,酣然入睡,该学生心跳减慢,瞳孔缩小,嘴角有时会流出稀薄的唾液,这位学生就是副交感神经抑制时的表现。交感神经的兴奋作用和副交感神经的抑制作用,就同这两个画面一起定格在学生的脑海中,记忆深刻。
运用类比的方法,把抽象知识具体化,同时运用反比,把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各自的特点系统归纳出来,直观呈现在学生面前。这种教学语言技巧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得当,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还是教师语言艺术水平的一种标志。
教学语言技巧运用得当,讲课时就可以深入浅出,晓之以理,学生对课堂教学就会产生兴趣,这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教学语言技巧的运用,要严格遵循目标性原则、认知性原则、适应性原则。教学语言技巧除了要全面把握教学内容,还要结合学生认知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优化课堂教学。“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礼记·学记》中的这句话,正说明“善教者”必须要有扎实的语言修养,要熟练掌握各种教学语言技巧,才能“使人继其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