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中职学校信息化教学现状及改进策略
2018-03-03景日东
景日东
(定西市教育局,甘肃 定西 743000)
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逐步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并深入影响着现代人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及学习方式。教育信息化已成为人们重点关注的议题,并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世界各国纷纷出台政策措施以促进本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2012年3月教育部发布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明确将“加快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支撑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列为八大重点任务之一,强调职业教育信息化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支撑。但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中职教育目前仍然是我国国民教育领域中的薄弱环节,教育信息化推进存在诸多困难,任重而道远,特别是作为教育信息化重要内容之一的信息化教学状况不容乐观、亟待改进。
1 中职学校信息化教学的现实紧迫性
毋庸置疑,从整体来看,当前中职教育面临着多重发展困境,其突出表现为生源危机。目前中职学生大多是应试教育的“淘汰者”,生源质量较差导致中职学校陷入管理难、教学难的窘境。如何改变课堂教学现状是当下每一位中职教育者需要研讨的重要课题。实践证明,采用信息化教学模式是最好的选择之一。
1.1 信息化教学有利于学生重拾对学习的信心
自信是学习的前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中职学生曾经学习的失败经历使他们厌倦学习、逃避学习。面对这一特殊群体,选择信息化教学模式,借助现代教育媒体、教育信息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重组教学过程,采用多种学习形式,构建多种信息交互渠道,师生共同体验,创设数字化教学环境[1],有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以及知识的建构,激发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习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开阔视野的旅程,从内心产生对学习的渴望。
1.2 信息化教学有利于学生形成快乐学习的体验
中职学生大部分文化基础薄弱、认识水平低,要坚定学生对学习的信心,必须有效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难点。采用信息化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微课、动画、音频、视频、游戏等,为枯燥的学习过程增添趣味,将理论知识、抽象知识形象化、生动化[1],使问题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真正实现寓教于乐,符合中职学生的认知特点,学生学得轻松,自然就会学得愉快,有助于学生形成快乐学习的体验。
1.3 信息化教学有利于学生增强专业技能
中职教育的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技术技能型劳动者,因此中职教育必须采用“做中教、做中学”的教学形式。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一直是中职教育的核心目标,但是受学校扩招影响,学生实践所需的实训设备往往难以满足现实需求。在实际教学中,利用虚拟3D仿真系统能够模拟真实场景,创设出与实际生产、工作过程相近的情景,使学生仿佛置身于真实的职业环境中进行学习[2]。学生通过虚拟3D仿真系统能够熟悉并掌握相关专业技能,为今后参加实训或生产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增强教学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可见,中职学校及教学对象的客观现状决定着采用信息化教学的紧迫性,主动适应现实要求是中职教育的应尽之责,也是中职教育达成育人目标的必然选择。
2 中职学校信息化教学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新一轮技术革命持续推进,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达到了全新的高度,突出表现为:对中职学校经费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信息化教学环境不断优化并达到较高水平。一方面建成了校园网络、多媒体教室、录播室等教学场所,配齐配足了计算机、投影仪、交互式电子白板等硬件设备;另一方面,搭建了网络化信息教学平台,提供了辅助教学的各种信息化教学资源。这种教学环境为信息化教学的全面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职学校信息化教学并不普及,良好的信息化环境并未得到充分利用,资源浪费现象较为突出。通过对区域内相关中职学校的调研,笔者总结出中职学校在信息化教学中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
2.1 教师认识不足,信息化教学并未成为个人的自觉行动
调查发现,中职学校经常性开展信息化教学的教师约占20%,偶尔开展信息化教学的教师约占70%,从未开展过信息化教学的教师约占10%。且年龄愈大、职称愈高的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的频次愈低。究其原因,首先,是教师思想观念固化守旧。长期以来,中职教师习惯于传统教学模式,即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接受知识[3]。但在信息化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主要发挥辅助及引导作用。教师运用信息化手段,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主动思考、探索和发现。通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尝试获取学习资源,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主动建构知识,完善原有的知识结构。可见,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需要教师彻底摒弃以往唯教材为中心的理念,通过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提供合适的教学资源,真正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其次,部分教师认为中职学生不爱学习、不求上进,难以改变,教师花大量精力实施信息化教学只会白费时间。显然这种观念不仅违背了学生是学习主体的现代教育理念,也与教师职业道德要求背道而驰。
2.2 教师信息化素养不高,信息化教学水平较低
调查发现,中职学校教师中,大约80%的教师只会制作简单的PPT课件,只有约2%的教师能够独立制作优质课件,实现教学资源的有效运用。究其原因,首先,中职教师对信息化迅猛发展的形势判断不清、准备不足,缺乏自我提升意识。随着教育信息化深入发展,要求所有教师主动适应、自主求变。但因各中职学校缺乏积极有效的推动机制,教师参与信息化教学的动力明显不足,理念落伍、技术落后,且不乐于学习、不善于学习,缺乏目标,得过且过,不到万不得已,不会选择信息化教学模式,即使勉强采用了,也往往是“投影仪代替黑板”的低层次教学应用。其次,教师培训方式单一,缺乏有效性与针对性。虽然教育部门在教师继续教育体系中安排了信息化教学专项培训,但大多通过网络在线学习的形式进行。这样的培训因缺乏良好的学习氛围,加上没有有效的约束、督察机制,大多数教师仅应付而已,未能达到应有的培训效果,极大地阻碍了中职教学改革的实施及教学质量的提升。
2.3 学校信息化教学资源匮乏,信息化教学难以获得强有力的支撑
调查发现,在经常性采用信息化教学的教师中,90%以上对目前的信息化教学资源表示不满意,希望学校能够自主开发具有实用性的教学资源,建立种类齐全、内容丰富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库。
学校信息化教学资源匮乏,究其原因,首先,中职学校专业种类繁多、课程体系复杂,信息化资源获取渠道单一。受各种条件限制,目前中职学校信息化教学资源大多源于教材配套的附属品或外购品。这些出自专业制作公司的产品,因制作者对中职教育理念、教学要求存在认识上的模糊,加上对中职学校教学对象定位不准,导致其产品缺乏针对性与实用性,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另外,近年来,各省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精品课程建设,但其建设成果形式大于内容者居多,并不能成为真正的共享资源而被充分应用到实际教学之中。其次,各中职学校未能形成信息化资源自主建设的有效机制。中职学校目前普遍存在着重形式、轻应用;重硬件建设、轻软件开发的现象,加上人力、物力、精力协调不到位,大多数学校缺乏信息化资源系统建设的工作机制,往往靠少数几位教师“单打独斗”,制作的教学资源零散杂乱、不成体系,对学校开展大范围信息化教学缺乏有力的支撑。
3 中职学校信息化教学改进策略
中职学校信息化教学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既要求我们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更需要通过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进行有效解决。
3.1 营造良好的信息化教学氛围,激发教师参与信息化教学的积极性
从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高度出发,统筹安排学校教学工作,通过顶层设计,将信息化教学纳入学校教学质量控制体系,逐步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机整合,将信息化教学变成教师的自觉行动而持久有序开展。
3.1.1 建立信息化教学考评制度 将信息化教学效果纳入教师教学考评,提高信息化教学在其中的权重。通过同行专家评估与学生评议相结合的方式对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推动教师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增强应用能力和研发能力,最终形成人人乐于实施信息化教学的良好局面。
3.1.2 建立信息化教学激励制度 学校定期组织开展信息化教学竞赛活动,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在此基础上,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国家、省、市各级信息化教学大赛,重奖获奖教师,并在职务晋升、评优评先中给予政策倾斜。
3.1.3 建立信息化教学交流制度 经常性开展校内不同教研组之间、校际相同专业课程教师之间的信息化教学交流活动,通过不同形式的信息化教学活动促进教师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提升信息化教学水平,实现教师之间取长补短、协同共进的目标。
3.2 组织信息化教学培训,切实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
从中职教学现状出发,针对教师的教学需求,通过创新培训方式,促进每一位教师在原有基础上有所进步并不断攀升,为高质量实施信息化教学创造条件。
3.2.1 突出校本研修 校本培训的最大优点在于培训是以学校内教师为主体,以专业化发展为目标,以教育教学实践为中心,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开展有针对性的开放式培训活动[4]。
3.2.2 开展分层培训 教师个体水平的差异性决定了分层培训的必然性。从实际出发,对于老教师应着重开展信息化设备操作、信息化资源获取等应用能力提升培训;对于中年教师应着重开展信息化资源整合应用等综合设计能力提升培训;对于青年教师则应着重开展信息化资源研发等创新能力提升培训,各取所需才能保证各展其能。
3.2.3 采用“以新带老”的培训形式 毋庸置疑,年轻教师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及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要明显强于中老年教师。因此,为提升培训效果,可以采用本教研组内“以新带老”结对培训的形式。这种协作式培训能够帮助中老年教师快速掌握本专业相关信息化资源的应用技巧,培训效果自然更为理想。
3.3 组建优秀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开发团队,推进教学资源库建设
信息化教学资源是实施信息化教学的重要支撑。没有足够的信息化教学资源,信息化教学只能是空中楼阁。因此,应组建优秀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开发团队,加强教学资源库建设,为信息化教学的有效实施提供保障。
3.3.1 立足本校组建信息化资源研发团队 以专业教研组为单元组建若干信息化教学资源研发团队,从重点课程出发开展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活动。全体教师共同参与,发挥各自的特长,分工协作,形成合力。老年教师主要从事总体谋划及宏观指导工作,中青年教师主要承担教学资源研发的具体任务。最终通过集体研讨进行必要的修改完善,形成丰富的本专业课程信息化教学资源。
3.3.2 与专业团队合作开发信息化教学资源 对一些复杂的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可与专业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团队合作,突破资源建设的瓶颈,确保资源建设成果具有直观性、形象性、实用性和趣味性[5],真正实现服务学生、促进教学。
3.3.3 实现信息化教学资源共享 中职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性造成不同区域中职学校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教学对象情况不同,对信息化教学资源的难度、功能要求自然也不一致。为提高信息化资源的使用效率,建议有相同专业的学校可采用资源共享方式,必要时可协作研发、成果共用。这样不仅能够提高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效率,更能有效推动中职学校共同实现信息化教学水平的提升。
4 结语
在中职学校广泛实施信息化教学既是时代发展对中职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更是中职教育实现内涵提升的有力抓手,其意义不仅是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更是通过营造理想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实现新型教与学的方式转变[1]。为此,需要全体中职教育者尽心谋之、尽力为之,使中职教育满足经济与社会发展要求,真正培养出满足产业转型升级所需要的合格技术技能型人才。
[1]盖克荣.高职课程信息化教学研究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26):18-21.
[2]李艳芳.中职课堂信息化教学面临的问题与对策[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5.
[3]谢芳,滕书磊.信息化教学模式在高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学与财富,2015(17):138.
[4]刘庆堂.教育信息化环境下中职教师信息素养探析 [J].职业,2016(11):64-65.
[5]徐健.浅谈信息化技术在中职教育教学中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2(1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