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西沙星注射液致全身震颤1例
2018-03-03朱赟邹杰应茵
朱赟,邹杰,应茵
(1.浙江省立同德医院 药学部,浙江 杭州 310000;2.解放军117医院 药学部,浙江 杭州 310000)
莫西沙星为临床常用的第四代氟喹诺酮类抗菌药,广泛地应用于呼吸、泌尿系统相关感染的治疗,其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时有报道,常见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还可致精神反应、幻觉、抑郁和惊厥等中枢神经系统方面的ADR[1-2]。现将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收治的1例莫西沙星注射液致全身震颤病例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26岁,2017年1月28日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发热,体温38.3 ℃,有畏寒,伴咳嗽、咳痰,痰量中等,痰中偶带血丝,后出现黄色脓痰,自行服用阿奇霉素和对乙酰氨基酚片后体温下降至正常,而后仍时有发热,最高达39.2 ℃,服药后再次降至正常。2017年2月7日就诊于我院,诊断为“肺部感染”,给予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拜耳先灵医药保健股份有限公司,规格250 mL:0.4 g,批号BXHCTX3)治疗。2017年2月8日出现轻微头晕、肌肉疼痛、肩背部麻木,患者未告知他人。2017年2月11日患者未再发热,仍有间断咳嗽,无黄痰,出现头晕,伴视物模糊,恶心呕吐,出现站立位全身震颤,偶有心悸,耳鸣,肩背部麻木。2017年2月12日收治入院,查体:体温37.0 ℃,步态不稳,双眼水平、垂直眼震阳性,双肺呼吸音清,可闻及明显干湿啰音。头颅MRI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行腰椎穿刺脑脊液常规、生化、病原学检查未见明显异常。采用国际常用的Naranjo评定法进行ADR因果关系判断,评分结果为6分,该ADR与莫西沙星因果关系的判定为“很可能”,考虑为喹诺酮类药物所致神经系统症状,故停用莫西沙星,不排除药物过敏可能,给予泼尼松30 mg、奥美拉唑20 mg口服,每天1次。治疗4 d后泼尼松减量为15 mg口服,每天1次。待患者出院时,莫西沙星已停用2周,头晕、震颤症状有所好转。
2 讨论
氟喹诺酮类药物分子结构中C6位上的氟原子直接与芳香环连接,使药物的脂溶性增加,同时C7位上的哌嗪基是该类药物引起锥体外系反应和诱发癫痫的结构基础[1-3]。莫西沙星脂溶性增加,易透过血脑屏障,阻断中枢抑制性递质GABA与受体结合,是其引发中枢兴奋及精神症状的主要机制[4]。
患者此次发病,最突出的临床症状为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吴梅花等[5]曾对莫西沙星致神经系统毒性及精神障碍的案例进行了系统评价,结果显示,莫西沙星相关的神经及精神不良反应病例中,给药剂量均为0.4 g·d-1·次-1,符合药品说明书的常规给药剂量,男性多于女性,高年龄组发生率较高,神经系统毒性及精神障碍出现时间最短为用药5 min后,最长为用药8 d后,大多集中在服药30 min~3 d,原发病多为肺炎。本例患者使用莫西沙星第2天开始出现轻微头晕、肌肉疼痛、肩背部麻木等不适症状,ADR的发生时间与文献报道相符。邢颖等[2]对莫西沙星在国内外应用报道中的中枢神经系统ADR进行系统分析,结果提示ADR出现时间为用药后5 min~14 d,恢复时间为4 h~30 d。本例患者使用莫西沙星2 d后出现症状,未予重视,持续用药至4 d,不排除药物蓄积可能,因此停药后各系统ADR呈现出进行性加重趋势。患者出院时,莫西沙星已停用2周,ADR有所好转,ADR持续时间与文献报道相符。
发现氟喹诺酮类药物所致中枢神经系统ADR时,立即停药,并对症处理,通常可在停药后数天恢复正常,较少发生不可逆性精神障碍或严重后遗症[6]。本例患者入院后考虑为莫西沙星所致神经系统症状,予停药观察及泼尼松、奥美拉唑对症治疗,出院时,头晕、站立震颤、眼球震颤等症状有好转。
综上,在莫西沙星使用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意识、视觉、听觉、行为等方面有无异常,一旦出现应立即停药并予对症处理。药学人员应积极做好药学监护,规范喹诺酮类药物用药过程,帮助患者及时发现ADR并上报,为临床医师提供药学信息,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