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对冠心病患者心功能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2018-03-03郭颖
郭颖
(吉林省吉林市中心医院,吉林 吉林 132011)
引言
冠心病是中老年群体常见的疾病,该病的病机复杂且病程长,并且长期受到疾病的折磨,使得此类患者的睡眠质量也往往不佳,如此对患者的康复及生活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1]。为了提高冠心病患者的心功能及睡眠治疗,临床中需要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方式,本研究中就探讨了对冠心病患者实施医护一体化护理对患者的干预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 年2 月至2017 年11 月收治的90 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患者均符合WHO 制定的冠心病诊断标准[2]。②患者均知晓研究目的并自愿参与。排除标准:①合并恶性肿瘤疾病者。②精神障碍或依从性差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如下分组:研究组45 例,男26 例,女19 例;年龄47-72 岁,平均(57.2±2.1)岁。对照组45 例,男25 例,女20 例;年龄48-74 岁,平均(56.8±1.9)岁。对比两组患者在年龄与性别等一般资料上无显著差异(P >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主要指导患者严格遵医用药、保持良好的生活及饮食习惯、定期返院复查等。研究组则实施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对患者进行干预,具体如下:①成立医护一体化护理小组。由心内科医师、护士长、责任护士组成小组,组员均掌握冠心病的相关诊疗知识,组内成员可做到即时交流沟通。②健康宣教及心理疏导。主治医生及时的告知患者诊疗方案及依据,讲解康复过程需要注意的重点事项,对需要进行检查的患者提前同患者进行交流沟通,提高患者的配合度。医护小组成员积极同患者进行交流沟通,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针对存在焦虑及抑郁情绪者可予以科学的心理疏导,有效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
1.3 观察指标 两组均随访1 个月,统计两组心绞痛发作频率、心绞痛持续时间,评价患者心功能,此外采取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价患者随眠治疗,分值为0-21 分,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睡眠治疗越差。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0.0软件做统计学结果分析,计量资料用t 检验,以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患者心功能及睡眠质量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见表1。
表1 护理后两组心功能与睡眠质量比较()
表1 护理后两组心功能与睡眠质量比较()
3 讨论
冠心病是因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所致心肌缺血缺氧疾病,该病的病机复杂,需要长期用药治疗,而在用药期间患者常会出现焦虑及抑郁等不良情绪,这使得冠心病患者也常常会出现睡眠障碍,进一步影响患者预后[3]。因此针对冠心病患者,在对症治疗期间还需要做好患者的护理工作。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是新型的护理模式,主要强调医护双方加强配合,通过制定并实施合理的护理干预方案,让患者的需求得到满足,使患者在良好的生理与心理状态下康复。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实施,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心功能,改善患者睡眠质量,进而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本次研究结果也显示,在护理后的心功能及睡眠质量上,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这也提示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的实施对冠心病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满意。
综上所述,对冠心病患者,临床中在对症治疗疾病的过程,实施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的干预,可以显著缩短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及疼痛持续时间,提高患者心功能,同时还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因此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