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汲取传统伦理精华提升文化自信

2018-03-02马跃天马永庆

人民论坛 2018年3期
关键词:文化价值文化自信

马跃天+马永庆

【摘要】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力量之源。提升文化自信,不仅要切实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还要以优秀伦理思想为切入点。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和世界的共同发展进步中,打造世界人民共同认可、普遍尊重、共同响应的中国话语体系。

【关键词】传统伦理 文化自信 文化价值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文化自信提出了一系列科学论断和重要论述。2016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从深层意义上讲,文化自信的本质和根源还是在于中华文化所蕴含、发展、架构、融通的精神价值、理性价值,以及与现实实践相契合的社会道德规范、辩证科学地看待世界并由此产生的思想和实践方法等为主要内容的伦理价值体系,及其对此的充分自信。

这种优秀伦理价值体系体现的是中华民族真正的“精气神”,这不仅表现在对国民性格和社会品格的价值塑造和对礼仪文化之邦的接续和复兴上,更表现在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给予价值指导,为世界文明发展进步作出独特贡献。

对优秀传统伦理道德的充分自信是文化自信的首要表现

文化自信的核心意义和使命是通过对文化价值的挖掘和对文化软实力的打造,为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复兴强基固本。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学的发展和建设,其宗旨和意义就是通过构建符合世界发展潮流、符合历史和时代要求、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先进的伦理秩序和伦理体系,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夯实思想基础,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创造基础条件和根本保障。

在中华民族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和伦理体系中,虽不乏为维护封建统治而生的落后成分,但更多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仁者爱人”“以德立人”体现的是人本理念和教化观念,“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代表的是民族品格,“和而不同”“和谐相处”彰显的是大同价值,这里包含着中国古人对为人处世方式和家国兴衰的思考,以及对万邦和谐的美好祈愿。这是一个庞大的、整体的,同时又能随着时代发展变化而不断吐故纳新、兼收并蓄的动态思想文化价值体系。这种世代传承、绵延不绝,且在当今时代愈发彰显生机的傳统伦理道德,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最值得挖掘,也是当今社会发展过程中亟待弘扬的精神。

文化自信的重要基础是人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其中首要之处就是对优秀传统伦理道德的充分自信。这种自信,不单是对于传统优秀道德理念和价值观念的尊敬和自觉传承,更加需要我们积极培育符合当前和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阐发和传播优秀传统伦理价值,结合时代要求自觉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得以实现的根本动力。

提升文化自信,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优秀伦理思想为切入点

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外来思想和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复杂交织,由此产生的“历史虚无”“文化虚无”等错误思想成为中华民族前进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障碍。一些别有用心之人通过各种方式歪曲否定中国历史文化、抹黑英雄人物,造成一些人价值观错位,乃至一味崇洋媚外,对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以及社会的和谐稳定产生了消极影响。究其原因,无论是错误思潮的传播者,还是受影响者,皆源于优秀传统伦理道德观念的缺失,从而失去了对民族文化的尊重,失去了对历史规律的敬畏。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主旋律更加响亮,正能量更加强劲,文化自信得到彰显,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大幅提升,全党全社会思想上的团结统一更加巩固,唤起了全社会的意识形态自觉。

提升文化自信,要切实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我们要以全面、客观、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和分析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历史文化价值,把握主流、抓住本质、实事求是,充分挖掘和重塑优秀伦理道德观念,找到全体人民共同认可的精神信仰,构建当代伦理道德体系。我们应从道德教化的源头上克服“历史虚无”“文化虚无”等错误思想,建设起具有强大凝聚力、向心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中国人民有团结一致的理想信念、道德观念、价值理念,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

提升文化自信,还要以优秀伦理思想为切入点,不断强化文化教育引导,加强文化实践锻炼,完善文化制度建设,提升国民文化素养及其对民族历史和自身文化的尊重与认同,增强全体中国人民的文化认知和情感共鸣,实现中国社会的长远稳定发展。

全球话语体系的打造需要伦理自信和文化自信的双重架构

无论是从横向的时代性还是纵向的历史性来看,以儒家思想和伦理价值观念为代表的中国传统伦理体系都有着广泛的理论深刻性和全面的融通性。这一体系既强调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主观能动,又有着合理的规律层次;既有对社会群体内部的管理和约束,更有高层次、宽维度的思考和研究,又蕴含着对于人类、社会、自然发展关系和理想状态的描述与追求,为世界文明的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同时也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提供了难得的契机。

许多世界性难题的解决和人类社会长远发展目标的实现,迫切需要我们从伦理道德的维度出发,与时俱进地进行创新设计,实现和谐、可持续的人类伦理生态建构,以此推动社会文明和人类社会的全面发展。逐渐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中国在未来应具备更加广阔的格局,完成从“国际大国”向“国际强国”的转变,这需要我们有与国际姿态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打造与国际地位相一致的国际话语体系。

这首先要建立在对自身文化和伦理有充分自信的基础上。对于伦理道德的自信,既要认可与肯定伦理道德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又要不断向伦理道德的更高层次、更高境界跨越和提升;既要有鲜明的方向性和导向性,又要有深刻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只有如此,人们才能在文化观念和精神境界上表现出自信的姿态。拥有双重自信的共同保障,中华民族才能以更加饱满的精神姿态和良好的形象站立于世界舞台,才能在兼收并蓄中更好地汲取精华,以更具中国特色、中国魅力且符合国际话语规范的表达形式向世界传达中国声音、讲述中国故事、阐释中国精神,增进世界对中华民族的认知、理解和赞许,减少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在国际交往中产生的文化摩擦。

当前,我国国际地位实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东方。通过伦理自信和文化自信的双重架构,我们将会以更加从容的姿态和气魄,在世界中发出中国声音、设置中国议题、制定中国标准、实现中国倡议。通过文化自信和伦理自信的共同架构,实现中华民族文化的大发展和大繁荣,进而推动世界文化的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和世界的共同发展进步中,打造世界人民共同认可、普遍尊重、共同响应的中国话语体系。

(作者单位均为山东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新华网,2017年10月27日。

②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新华社,2016年7月1日。

责编/陈楠 王妍卓 美编/宋扬endprint

猜你喜欢

文化价值文化自信
融媒体时代如何践行基层群众文化自信
浅析习近平“文化自信”的四个维度
被人情绑架的乡村酒席——记忆乡村文化
中国传统义利观下的市场经济主体探讨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浅析
中国古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分析
承德外八庙的文化价值与保护策略探析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