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境电商如何推动高质量发展

2018-03-02单素敏

瞭望东方周刊 2018年7期
关键词:张莉跨境进口

单素敏

跨境电商是新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产业转型的新业态和对外开放的新窗口

“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在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被列入“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要做好的8项重点工作之一。具体措施方面,会议指出要“促进贸易平衡,更加注重提升出口质量和附加值,积极扩大进口,下调部分产品进口关税”。

对于新时代中国对外贸易新发展理念的阐述,十九大报告也有专门论述:“拓展对外贸易,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推进贸易强国建设”。

在此背景下,近几年发展势头迅猛的跨境电商,被认为承担着重大使命。

如何认识新时代中国的对外贸易理念和政策逻辑,进口跨境电商的发展将在其中发挥怎样的作用,对这一贸易新业态的监管政策将走向何方?就这些问题,商务部研究院电子商务研究所所长张莉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专访时进行了解读。

中国为何要积极扩大进口

《瞭望东方周刊》:一般认为,一个国家的对外贸易政策中,鼓励出口、限制进口是常见做法,中国现阶段为什么强调“积极扩大进口”?

张莉:一个国家采取什么样的对外贸易政策,跟该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和资源状况有关。

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认为,通过贸易顺差赚取外汇进而拉动经济,这只适用于外贸发展初级阶段。从数据上来看,中国现在不缺外汇,截至2017年12月末,我们的外汇储备余额达到了31399亿美元。

以前我们把投资、消费、出口比喻为拉动GDP增长的“三驾马车”,而忽略了进口的作用。实际上,很多时候进口可以带动出口,比如我们进口原材料,经过半成品加工,增加了附加值之后再出口;进口机器、设备等工业品,则有助于提高我们的生产效率,进而促进某些产品的出口。

进口消费品提升国内的消费市场,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越来越明显,2013~2016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为55%,其中,2016年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4.6%,2017年前三季度的这一数据是64.5%,消费已经是中国经济的第一驱动力。

另外,从满足老百姓对进口产品的需求这点来看,积极扩大进口,其实也是解决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手段之一。

《瞭望东方周刊》:中国“积极扩大进口”对当前的国际贸易格局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张莉:作为一个贸易大国,中国还承担着平衡国际贸易、引领国际规则的责任。中国扩大进口,对于其他国家,特别是 “一带一路”沿线还处在需要通过出口赚取外汇提升国际贸易地位的国家来说,是个巨大利好。因此,“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也关系到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形象。

实际上,2017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宣布,中国将从2018年起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就是在释放利好。

习近平总书记还提到,中国欢迎世界各国搭乘中国经济发展的“快车”“便车”,欢迎有优势、有特色、有竞争力的商品服务进入中国13亿人口的大市场。未来五年,中国将进口超过10万亿美元的商品和服务。

当然,扩大进口这个措施是相对的,我们不是盲目扩大进口、打击出口,而是双向发展,扩大进口的同时更加注重提升出口质量和附加值,进出口相互促进。

进口跨境电商有助于实现国内产业升级

《瞭望东方周刊》:十九大报告还明确提出“拓展对外贸易,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推进贸易强国建设”,进口跨境电商是否也是新业态新模式之一?

张莉:这几年中国高度重视跨境电商的发展,将其视为新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产业转型的新业态和对外开放的新窗口。

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具有很大的社会经济价值。从消费端看,它可以促进海外消费回流,同时也有利于消费者提升消费体验;从产业端看,它可以带动相关产业就业,也可以以进口带动出口,促进产业升级转型,并且带动外贸服务提升,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创造机会;从全球视野看,这也是改变全球分工结构的一个途径,可以塑造全球贸易和投资的新格局,甚至引领全球贸易新规则。

发展跨境电商的真正目标其实就是提升传统贸易,比如以前传统贸易的营销网络比较单一,现在增加跨境电商,给传统贸易新的营销渠道、市场采购渠道,为传统贸易提供综合的一体化服务,等等,都是提升传统贸易效率的表现。

《瞭望东方周刊》:所以“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冲击了一般贸易”这种理解也是一种认识误区?

张莉:对,这其实就跟我们说“电商冲击了实体经济”是个伪命题是一样的。

首先说,即使没有跨境电商,传统一般贸易的问题仍然存在,比如进口渠道单一,中间环节过长,导致进口商品价格高,消费者可选择余地小,等等。互联网、电子商务的主要价值之一就是缩短中间环节,拉近生产厂家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降低流通成本。

所以跨境电商零售进口打破了传统进口渠道,丰富了产品选择,它是对一般贸易的重要补充。

我们不能把跨境电商跟一般贸易割裂、对立起来。事实上,零售进口跨境电商的发展刺激了国内消费需求,而需求蛋糕扩大,受益的不只是跨境电商,还有一般贸易。另外,围绕跨境电商形成的产业链各环节,從供货商、渠道商到物流服务、商品营销等,他们的技术、创新服务能力,也会应用于一般贸易领域,最终带动后者的转型升级。

《瞭望东方周刊》:还有观点认为,跨境电商零售进口有便利的通关条件,使得大量进口商品很容易就进入国内,这会冲击国内产业,你对此怎么看?

张莉:这种观点并不成立。

要冲击国内产业,必须是大规模、大范围的进口,通过一般贸易进口还有可能,仅凭跨境零售,并不会对市场产生太大影响,因为规模太小了。endprint

我认为,这反倒对市场有促进作用,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的国外产品,很多标准、技术、设计等都远高于国内产品,我们可以借鉴、创新、改进,从而带动国内同类产品产业的升级。

此外,跨境零售进口也可以带动出口,一方面,通过进口渠道的打开和供应链的整合可以帮助出口通道的建立,另一方面,国内产品的升级有助于提高出口产品质量。

发达国家更关注服务跨境电商

《瞭望东方周刊》:你提到了进口跨境电商的重要社会价值,但是从政策来看,很多人可能看不明白对跨境电商究竟是鼓励还是限制。比如2014年释放了巨大的政策红利,2016年的“48新政”大大收紧,之后,为了对“48新政”进行调整,又出台了过渡期政策,然后过渡期政策又两次延期,你怎么看这种政策的变化?

张莉:不可否认,对于零售进口跨境电商这种全新的外贸形式,我们的政策存在滞后性,但是政策本身也需要有个理解、适应的过程。

我们说2014年是跨境电商元年,当时国家为了满足老百姓对进口商品的需求,同时吸引海外消费回流,促进海淘阳光化,规范监管,出台了一系列鼓励跨境电商发展的政策。但后来行业出现投资过热,价格战、一些偷税漏税行为扰乱了市场秩序,紧接着便出台了“48新政”。

但这个政策对跨境电商的理解不够,当时调整的基调是让跨境电商和一般贸易接受同样的监管,可实际上这不符合跨境电商碎片化、及时性的商品、供应链模式特点,因此当时市场瞬间“零增长”。这个打击太大了,推行下去很困难,所以很快又出台了过渡期政策。

就目前而言,政策延期比匆忙的“一刀切”要好。不过,对跨境电商进行规范化管理是大势所趋,政策和市场总会有一个相互适应和调节的时期,这也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

《瞭望东方周刊》:未来的国际贸易将更多趋向于小额化、个性化,零售进口跨境电商被认为是全球发展趋势,但如何监管好像又是个世界性难题。其他国家是否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

张莉:的确是这样。但中国的情况还是比较特殊,相对来说,西方发达国家市场较稳定,政策很少对跨境电商进行太多干预,只有在市场出现乱象的时候才会采取约束措施。

在中国,国家层面有促进政策,应该说对整个行业还是非常支持的。但与此同时,政策促进的模式推动了跨境电商的迅猛发展,也难免会产生应激反应,因此政策也一直处在变动过程中。

另一个区别是,中国是货物贸易大国,交易的是实物性产品,因此中国主要关注货物跨境电商;西方发达国家进出口更多的是音乐、技术等产品,所以他们更关注服务跨境电商。

所以,我不认为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可以套用在中国,相反,可能中国的经验对他们是一个指引。

引领eWTP规则需发挥大企业作用

《瞭望东方周刊》:我们一直在谈,中国要推动全球跨境电商规则体系的建立,但是你刚才提到,服务跨境电商方面中国并不占优势,这对我们推动甚至引领全球贸易新规则,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张莉:对于这个问题,整个行业的重视度都不够。我们应该认识到,含金量更高的服务跨境电商,是西方发达国家掌握在手里的王牌。

当然对我们来说,要掌握跨境电商国际规则话语权,首先还是要发挥我们的强项,货物贸易的新形式要变强,要继续提升我们的绝对优势,但是对于网上能销售的服务业,我们要认识到差距,逐步补上来。

《瞭望东方周刊》:国内一些大的跨境电商平台,也在积极探索跨境电商的创新技术、管理模式,他们对eWTP规则的建立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张莉:其实早期的国际贸易规则就是由大型跨国公司来制定的,跨境电商规则体系的建立也完全可以让企业来引领。实际上,对于跨境電商的监管政策来说,新业态当然需要规则,但规则制定并不容易,因此,应该让企业先建立市场规则,发挥大企业的作用。

另外,要真正建立eWTP,是一条很长的路,因为要协调不同国家的不同利益诉求和关注点。我们可以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始,从双边贸易谈判开始,这样,大家对规则的认识能够较快达成统一。endprint

猜你喜欢

张莉跨境进口
追寻两份立功喜报背后的故事
是讲述,也是辨认(外一篇)
浙江:出台5个新获批跨境电商综试区实施方案
进口食品
冬天里的温暖
On Some Teaching Methods in Cultivating Students’ Cross—cultural Awareness
2014年1~8月我国猪肉进口38.3万t
2013年跨境电子商务那些事儿
三十六计第五计:趁火打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