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保护阴云难掩全球复苏艳阳
2018-03-02邢自强
邢自强
从国内看,美国在产业规模、政策支持力度、基建效率等方面均处于劣势,贸易保护措施并不能带来制造业向美国本土转移。从外部看,2018年全球经济复苏更强更广,支撑亚洲的强劲贸易需求,有助缓和贸易摩擦带来的冲击
美国政府在1月22日宣布对太阳能面板和洗衣機征收关税,再次引发市场对贸易保护主义的担忧。除此之外,美国商务部已向白宫提交针对钢铁和铝进口的贸易审查报告,引发类似保护政策的风险进一步提升。
然而,除非引起大规模贸易争端,这些措施并不会给亚洲贸易增长带来显著影响。
日本在上世纪80年代的经验对当前美国贸易保护的影响有启示作用。由于美国本土工业(尤其是汽车)当时受到日本的严重冲击,美国开启了贸易保护主义工具,日本最终在谈判后“自愿”限制部分商品的出口,以避免更严厉的惩罚措施。除了“自愿出口限制”之外,美国还向日本征收高额关税。即便如此,日本在80年代保持了在美国进口的市场份额。虽然出口增速下降,但更多是由于80年代初全球经济衰退所致。
换言之,最终需求是决定贸易增长最重要的决定因素。笔者的全球团队同事们预判,2018年全球经济复苏更强更广,增速预计将接近4%。其中,美国经济虽然处于晚周期,但减税带来的温和刺激及生产率回升将引领经济复苏跨越第十个年头。紧俏的劳动力市场将推动工资上行,促进消费品进口需求,同时刺激企业加快资本开支。
此外,全球资本支出的周期性恢复(包括美国)将进一步刺激贸易需求,支撑亚洲的出口贸易增长。因此,针对有限产业的贸易保护措施不会对亚洲的贸易增速和市场份额产生显著影响。亚洲经济体的应对因而将较为理性及审慎,例如向WTO提出争议、针对部分行业展开贸易调查等。
往前看,亚洲出口增长可能将在去年加速阶段过后在高位趋于稳定。最新数据显示,韩国出口在2018年迎来开门红。除了整体出口增速重回上升趋势之外,对美出口也暂时未受到贸易保护措施的影响。与此同时,中国1月份PMI出口订单指数受与圣诞、新年相关的国外需求提前释放等因素影响下滑,但与过去十年的季节性规律一致,因此无需过分担忧。
对中国经济而言,美国这一轮贸易保护措施的直接影响较为有限。虽然对太阳能面板和洗衣机征的关税税率分别高达30%及20%-50%,但两个产业一共只占中国对美国出口的0.8%和总出口的0.1%。据此估算,对中国出口的直接影响仅为0.1个百分点。
但要注意到,未来数月尚有几桩贸易领域的潜在风险事件。4月中旬,美国政府将决定是否针对钢铁、铝进口采取贸易保护措施。此外,美国在去年8月宣布援引“301条款”发起知识产权调查。虽然调查可能持续一年,但美国有可能在2月到8月之间随时提前宣布结果。如果美国贸易保护升级,中国的钢铁、铝、半导体及通信设备出口将受到一定影响。
具体而言 ,若钢铁、铝制品征收惩罚性关税,可能拖累中国出口增速0.3个百分点。半导体和通信设备可能是美国301条款调查的主要针对对象。两者合计贡献中国对美国出口的23%,或中国出口总额的4.4%。如果美国在这一领域征收关税,估算将另外拖累中国出口增速0.8个百分点。
从更广的层面,中美贸易纽带紧密,大规模的贸易摩擦一旦发生,将最终导致“双输”局面。上世纪70年代中美邦交正常化以来,双边货物贸易迅速升温。当前中国是美国第二大进口来源地,第四大出口目的地;而中国贡献了美国货物贸易逆差的一半,较加入世贸组织前的20%大幅上升。与此同时,近年来中国公民赴美旅游、留学人数增加,美对中服务贸易顺差快速上升,在2016年占总顺差的15%,远高于2001年的3%。
根据摩根士丹利美国团队测算,美方若采取贸易保护措施,也仅将在短期(一年内)通过减少贸易逆差有限度提振美国经济。长期看,由于其内需受到高关税的全面抑制,GDP长期均衡产出反而将下降。更高的关税亦很难有效地让美国制造业走出结构性下滑趋势。在笔者看来,相对于中国,美国制造业在规模、产业政策支持力度、基建效率等方面均处于劣势,也由于地理因素无法享受当前亚洲良好的制造业整体环境带来的正向外溢效应,因此单纯依赖贸易保护措施并不能带来产业向美国本土转移。
综上所述,假设考虑美国最新出台及未来潜在的贸易保护措施,可能使中国的出口增速下降1.2个百分点,对GDP增速的净影响大约为0.1个百分点,即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温和可控。如果贸易摩擦升级,一方面,中国可向WTO申请贸易仲裁积极维护自身利益,另一方面中美两国应继续加强对话,努力推进共赢的贸易和投资合作。总体而言,个别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阴云,难掩全球复苏艳阳天。
(编辑:王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