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究竟能不能长生不老
2018-03-02刘广迎
刘广迎
生物学家们相信永生是不可能的,他们认为人体如同一辆汽车,经常使用,早晚会坏掉。最早提出相反观点的是物理学家薛定锷,他提出生命与非生命的最大区别就是如何应对熵增原理。像汽车之类的非生命物体无法依靠自己的力量对抗熵的增加,所以寿命有限。但生命体能够主动从环境中获取能量来抵抗熵的增加,维持负熵状态,只要能量供应适当,理论上是可以长生不老的。
老薛的观点一下子激发了物理学家与化学家们的热情,大批精英参与其中。上世纪50年代,DNA的秘密被发现,大家争先恐后地向着DNA发起了突击。1988年,DNA前沿阵地上传出喜讯,加州大学尔湾分校的托马斯·约翰博士发现了Age-1基因,实验证明,一个简单的基因突变,可以把线虫的绝对寿命延长60%。1998年,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辛西亚·肯扬又发现了Def-2基因,可以把线虫的绝对寿命提高10倍。这些个喜讯让人们高兴了好一阵子,原本不相信长生不老的生物学家们也忍不住参与进来。
可惜,后续的研究表明,动物越高等,单个长寿基因起到的作用就越小。人是最高等动物,改变单个基因的作用已经微不足道了。这似乎令人沮丧,但这一领域的研究业已完成转向,由长生转变为长寿。令人遗憾的是,直到今天,科学家们并没有研制出长寿的灵丹妙药。
长寿药为何研发不出来?最重要的原因是等不起。按照新药审批制度,你找到一组志愿者,让他们吃你的药,一直要等到他们去世,才能得出结论,而且一次成功的可能性几乎没有,这样的研究谁愿意去做呢!一来没有人愿意投资,二来研究人员可能还看不到成果就去世了。于是,这个领域开始了又一次转向,由长寿转变为健康,用传统的说法就是疾病预防。通过避免重大疾病,延长生命的长度,提高生命的质量。这次转向再次让这一领域的研究活跃起来。
科学家们研究的重点由怎样改变基因实现长寿转变为研究基因突变是怎样导致疾病的,进而通过有效地干预来消除与预防疾病。2014年,美国长寿公司创始人克雷格·温特与美国政府主导的“人类基因组计划”在同一时间公布了第一个人类全基因組序列。随后,温特又用人工方法合成了一条DNA长链,将其导入去除了基因的细菌内,把后者变成了一个全新的生命,并因此震惊世界。
随着计算机功能的日益强大,科学家们从基因那里破获的秘密越来越多,找到了一些治疗与预防疾病的线索,但距离临床应用还有较长的路要走。像自由基理论、端粒理论等都曾经让人们以为找到了打开健康与长寿之门的钥匙,也让一些机构与个人大发其财,其实并没有多少疗效。好消息是,科学家们坚信已经找到了正确的路径。更大的好消息是,长寿是可以实现的。最大的好消息是,有部分科学家相信长生不老的梦想是能够实现的。
科学家们的信心是有一些凭据的。科学家在多细胞复杂生物中发现了长生不老的物种,人们管它叫水螅。这是一种腔肠动物,它具有极其强大的自我修复功能,只要环境适宜,便可以一直活下去,永远也不会衰老。科学家们还发现,人体干细胞是不会衰老的。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史蒂夫·零瓦茨教授发明了甲基化生物钟理论,并推导出了公式,只要把从血液中测出的甲基化比例带入这个公式,就可以测出这个人的实际年龄。令人鼓舞的是,所有干细胞测出来的年龄几乎都是零。这意味着,从理论上说,可以让分化细胞返回到干细胞,一个人可以因此重返青春。
还有一个难点是神经细胞不会分裂,不会分裂意义着寿命有限。如果替换细胞,你就不是你了。如何破解这个难题呢?已经有人探讨“脑机接口”。如果你的大脑被置入芯片,你能不能接受呢?
目前,科学家们相信,人体内没有一个关于长寿的主控基因,他们寄希望借助于大数据与云计算等最新科技来破解人类长寿的核心秘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