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丹修炼入手的两种聚气方法
2018-03-02王体
王体
傳统内丹修炼分为小周天、大周天、出阳神等步骤,其中最根本的是气。不管是小周天、大周天还是阳神都是真气凝炼的结果,其本质内容是真气,即先天一气。所谓内丹修炼也就是将真气一点一点累积凝炼起来的过程。那么,如何积聚真气就是内丹修炼入手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以下根据内丹典籍和实际调研、了解的情况,介绍两种简便易行、较为实用的聚气方法,便于入手练习作参考。
一、凝神入气穴
这是传统内丹典籍中常见的一种方法。南宋白玉蟾说:“昔日逢师亲口诀,只要凝神入气穴。”这句诗也经常被后世所引用,一方面说明凝神入气穴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指出内丹修炼的简明性,提示入手时只要凝神入气穴就可以了。
气穴在哪里呢?气穴的具体位置不是通常认为的小腹丹田,不在肚脐以下,会阴以上的小腹部位,而是在肚脐后面,两肾前面,中间空悬一穴,就是气穴。
民国丹经《大成捷要》描述说,气穴正在脊骨第七节之下,脐后肾前,前七分,后三分,两肾中间,左属水,右属火,其中空悬一穴,上通泥丸,下贯涌泉,为先天大道之祖,是产生真气的地方。
气穴的位置也可以表述为脐下离肉一寸三分之间。清代黄元吉《道德经讲义》认为,凝神在脐下丹田离肉一寸三分之间,氤氤氲氲,凝成一片,从而形成一个虚无窟子,也就是气穴。这里的“脐下”也是指肚脐垂直往内、往表皮里面,即躺着时的肚脐下面,不是指肚脐沿表皮外面往下。
凝神入气穴,就是万缘放下,将所有的事情都放一边,心静下来,神安定下来,什么事都不思不想,微闭眼睛,或垂帘露一线光,凝神于肚脐里面、两肾前面的部位,自然呼吸,慢慢地,真气就凝聚在气穴里了。
二、意守心下肾上
这种方法也比较简单,容易操作。就是用意念守在心窝之下、肚脐之上的部位,配合呼吸,吸气时意念往下,到肚脐为止,呼气时意念往上,到心窝处为止。
明代张三丰《玄机直讲》有详细说明,每天先安静一会,等身心都安定了,气息都和平了,再微闭两眼,垂帘观照心下肾上一寸三分之间,意念不要重,不即不离,勿忘勿助就可以了,呼气时意念带着真气往上,但不冲到心,吸气时意念带着真气往下,但不冲到肾,这样一来一往,大概练习半个月,渐渐地就会出现两肾火蒸、丹田气暖的现象。
其中有两个要点:一是意念配合呼吸,这样容易入静;二是意念往上不过心窝,往下不过肚脐,这样真气就逐渐摄聚在心下肾上之间。
这两种方法在目前的实践中都有人运用,实际效果都很好,都可以入静聚气,气足之后自动入尾闾,实现督脉、任脉的小周天运转。
比较而言,凝神入气穴的方法在传统丹经中较为常见,但由于意守的位置相对靠下,真气充足后,如果意念稍微再向下一些,或者神意散漫于肛门、会阴、前阴之处,可能会导致真气从肛门漏出,感觉肛门发热而腹部真气减少,也可能导致前阴发湿、梦遗,从前面阳关泄漏真气。而意守心下肾上的方法在丹经中不太常见,但由于意守位置靠上,真气充足后,就不太容易从肛门或阳关泄漏精气,比较保险、稳妥。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