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向往汉唐盛世,更感生逢当下

2018-03-02甘如怡

南风窗 2018年3期
关键词:民族世界历史

甘如怡

历史学家克罗齐有一句名言: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其实,一切历史、文化、文明,归根到底都是对人的生存状况与精神世界的反应。而如果要探究这一话题,中国的历史提供了足够恢弘壮阔的时空,让中国人这一群体沉淀、发酵成了最丰富精彩的样本,供世界研读,也供自身揣度与回味。

在当前形势下,重新审视我们这个民族与群体,尤其具有意义。纵向地看,我们曾创造过辉煌到足以荣耀当今的灿烂历史文化,也曾在遭遇国家危难与民族危机时动摇,甚至全盘否定过。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经成为官方到民间一致共识的大背景下,如果看到历史与现在,重塑中国人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有必要深思。横向地看,全球化的浪潮下,没有哪一个国家能置身事外。实践早已证明,唯有积极融入、深度合作,才是主流。尤其是,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宏观大势与微观节点,都到了“停下来,想想为什么出发”的时候了。

在笔者看来,这种审视与反思,包含但不限于处理好几对关系。

传统与现代。中国发展到今天,我们固然不需要对西方文明持仰视与全盘肯定的态度,但对传统文化回归的呼唤也必须建立在科学理性的基础上,而不能再落入辜鸿铭在《中国人的精神》一书里对“己”过于自信与对“他”全然排斥的窠臼。我们需要承认传统文化里充满人性真善美的部门,也需要摒弃不合时宜与不合“人宜”的部分。只有真正做到批判性继承与弘扬,才谈得上真正实现文化自信。

自我与他者。正如此次几篇文章所说,中国人有着自己独特的精神世界与处世哲学,这是我们这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根本。时空变幻到今天,如何既保持自身的完整独立,又积极参与到地球村的构建、在世界事务中发生,是全世界民族都面临的问题,也是一个需要高智慧的难题。对于我们这一重视内心精神世界、强调形而上哲学思辨的民族来说,其实从不缺先贤哲人时刻的鞭策与警醒。在而今“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外壳下,如何处理民族心理与世界思潮的关系,永远是个“在路上”的话题。

享受与责任。虽然儒家思想一直提倡重视精神世界的构建而轻视物质上的享受,但也要看到,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已经为更多中国人提供了追求幸福生活的可能。这种幸福,并不排斥物质水准的提高。相反,“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已经成为执政党的奋斗目标。这意味着,在遵纪守法与公序良俗下,一切诚实劳动与合法經营换来的物质生活的提高,都应被珍视与保护。我们可以比任何时代的先人,都不吝于表达对更好生活的赞美。

而另一方面,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们国家在和平、发展、环保、教育等诸多方面都将发挥越来越显著的作用。在这方面,我们的民族与人民应当牢记先人另一个词汇,努力为世界发展与全人类和平贡献智慧与力量,那个词叫:当仁不让。

我们向往汉唐盛世,但更有理由欣慰生逢当今的时代。endprint

猜你喜欢

民族世界历史
我们的民族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多元民族
新历史
彩世界
奇妙有趣的数世界
世界上所有的幸福都是自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