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种林下参各部位皂苷的组成成分

2018-03-02然,莹,越,闪,

大连工业大学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须根主根总皂苷

苏 欣 然, 刘 春 莹, 王 越, 鱼 红 闪, 金 凤 燮

( 大连工业大学 生物工程学院, 辽宁 大连 116034 )

0 引 言

人参(PanaxginsengC. A. Meryer)属五加科(Araliaceae)多年生草本植物[1],是重要的药用植物[2],已被广泛使用。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人参皂苷是人参主要活性成分[3-4],具有抗肿瘤、保护心血管、免疫系统等多种药理活性[5-6]。

林下参是将人参种子撒播到森林地里、自然生长的野生山参[7]。目前,对林下参中皂苷含量和分布的研究很少,主要集中在人参主要皂苷的研究。郑毅男[8]测定了两种林下参中主要皂苷Rg1、Re、Rb1、Rc、Rb2、Rd的含量;孙海等[9]分析了林下参中9种常见人参皂苷和3种丙二酰基人参皂苷的含量;钟方丽等[10]从林下参中分离得到9种人参皂苷单体,李海军等[11]分离得到8种皂苷单体,但没有研究各皂苷含量。孙芳等[12]分析了移山参各部位皂苷组成与比例,检测出含有稀有皂苷C-K、Rh1和Rh2。大部分研究并没有涉及稀有皂苷,且大多数也没有测定林下参中稀有皂苷的含量。

近年来,野山参资源濒临枯竭,林下参作为其替代品[13],产量、销量逐年上升。目前,我国吉林的15~30年林下参已开始大量产出。但市场上除了林下参原料、林下参酒等产品外,没有其他相关制品。为了更好地利用林下参资源,本实验对桓仁产的15年林下参和抚松产的25年林下参各部位的皂苷(包括稀有皂苷Rg2、Rg3、Rh1、Rh2、Rk2、Rh3等)的含量分布进行了研究,以期为林下参加工、利用及其新制品的开发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原料与设备

15年生林下参,产自辽宁省桓仁县;25年生林下参,产自吉林省抚松县;人参皂苷标准品Rb1、Rd、Rg1、Rg2、Rg3、Rh1、Rh2、Rd,本实验室提供(纯度≥98%)。Silica gel 60-F254薄层层析板,德国Merck公司; 甲醇、乙腈,色谱纯;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

美国Waters 2695高效液相色谱,美国Waters 2996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及Empower色谱工作站;华谱Unitary系列C18色谱柱(5 μm,Φ4.6 mm×250 mm)。

1.2 方 法

1.2.1 林下参各部位皂苷的提取

将25年和15年林下参的芦头、主根、须根粉碎,于甲醇中加热浸泡。将浸出液合并、过滤,减压干燥后,用石油醚(沸点60~90 ℃)充分脱脂;加入少量去离子水溶解提取物,再用水饱和正丁醇充分萃取皂苷,合并萃取液后加入去离子水反复洗脱,除去糖类等物质;将提取物减压蒸干、称重,即得人参总皂苷[14]。

1.2.2 薄层层析法测定不同部位皂苷成分

用刻度毛细管吸取样品的甲醇溶液,点样于薄层层析板,吹干后置于盛有展开剂的层析缸中展开,待展开至边缘时取出、吹干,10% H2SO4加热显色。展开剂为体积比7∶3∶0.5的氯仿、甲醇、水混合液。

1.2.3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两种林下参各部位皂苷成分

精确称取两种林下参各部位总皂苷各4 mg,分别溶于1 mL色谱甲醇,配制成质量浓度为4 mg/mL 溶液;同时配制1 mg/mL的对照用人参皂苷标准品溶液,经0.22 μm滤膜过滤后进行HPLC检测。流动相:乙腈(A)-水(B);0~20 min,20% A;20~31 min,0~32% A;31~40 min,32% ~ 43% A;40~70 min,43%~100% A;进样量,10 μL;柱温,35 ℃;体积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203 nm。

将各部位总皂苷谱图与标准品图谱对照,以绝对保留时间定性,以峰面积与标准曲线比较定量,确定其组成与含量。

2 结果与讨论

2.1 两种林下参不同部位总皂苷质量分数的测定

将20 g主根、10 g须根、10 g芦头粉碎,采取甲醇浸泡、石油醚脱脂、水饱和正丁醇萃取法提取各部位中的人参总皂苷。实验重复3次,得到总皂苷平均质量及质量分数如表1所示。从表1可知,同一种林下参中,总皂苷质量分数最高的部位为芦头,主根中总皂苷质量分数最低;芦头中总皂苷质量分数约为主根的2倍;比较这两种林下参相同部位的总皂苷质量分数,相差不大。

表1 两种林下参芦头、主根、须根中人参总皂苷的质量分数

Tab.1 Total ginsenosides contents of rhizome, main root and fibrous roots in two kinds of wild ginseng

参量抚松25年林下参桓仁15年林下参芦头主根须根芦头主根须根m/g10.7920.4710.9111.1320.3314.40m1/g0.830.710.710.740.580.71w/%7.683.476.486.672.884.93注:m为人参原料质量,m1为总皂苷质量,w为总皂苷质量分数。

2.2 薄层层析法测定不同部位人参皂苷的质量分数

从图1可以看出,两种林下参的芦头、主根、须根中均主要含有原人参二醇类皂苷Rb1、Rd等和原人参三醇类皂苷Re、Rg1,还含有少量的Rg2、Rg3、Rh1、Rh2等人参稀有皂苷。

1~7,人参皂苷Rb1、Rd、Rg1、Rg2、Rg3、Rh1、Rh2标准品;8~10,15年林下参芦头、主根、须根;11~13,25年林下参芦头、主根、须根

图1 两种林下参各部位皂苷成分的TLC图

Fig.1 Components of ginsenoside in two different wild ginseng determined by TLC

2.3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部位人参皂苷的质量分数

从图2中可知,两种林下参的芦头、主根、须根中,均含有7种人参主要皂苷Rg1、Re、Rf、Rb1、Rc、Rb2、Rd和8种人参稀有皂苷20(S)-Rg2、20(S)-Rh1、20(R)-Rh1、20(R)-Rg3、20(S)-Rh2、20(R)-Rh2、Rk2、Rh3。

按色谱峰面积计算各种皂苷在总皂苷中的质量分数,结果列于表2。从表2中可以看出,抚松产的25年林下参芦头与主根中Rb1、Rg1、Re的质量分数较高,占总皂苷的54%、52%;须根中Rb1、Rc、Rg1、Re的质量分数较高,占总皂苷的52%。桓仁产的15年林下参芦头中Rb1、Rg1、Re的质量分数较高,占总皂苷的48%,主根和须根中Re、Rb1、Rc的质量分数较高,分别占总皂苷的40%、45%。两种林下参各部位中主要皂苷的质量分数由高到低依次为芦头、主根、须根;随着林下参生长年限的增加,各部位中主要皂苷的质量分数也逐渐增加。

人参皂苷标准品出峰时间(min):Rg1,28.899;Re,29.085;Rf,37.406;Rb1,38.626;Rc,39.466;Rg2,39.820;Rb2,40.367;20(S)-Rh1,40.345;20(R)-Rh1,41.083;Rd,42.264;20(S)-Rh2,57.556;20(R)-Rh2,57.960;Rk2,60.982;Rh3,61.262

图2 两种林下参各部位总皂苷的HPLC图谱

Fig.2 Total ginsenosides in different wild ginseng and different parts determined by HPLC

两种林下参各部位所含的8种稀有皂苷中, 20(S)-Rh2、Rk2、Rh3的质量分数较高,占总皂苷的5%~9%;15年生林下参各部位中稀有皂苷质量分数由高到低依次为芦头、须根、主根;25年生林下参各部位稀有皂苷质量分数由高到低依次为芦头、主根、须根。

表2 两种林下参芦头、主根、须根中各皂苷的组成

Tab.2 Components of ginsenosides in rhizome, main root and fibrous roots in two kinds of wild ginseng

%

3 结 论

通过对不同产地的15年和25年生林下参各部位皂苷组成的研究,得到了7种人参主要皂苷和8种高活性人参稀有皂苷在林下参各部位中的质量分数分布情况。

15年生林下参各部位中,主要皂苷质量分数由高到低依次为芦头、主根、须根,稀有皂苷质量分数由高到低依次为芦头、须根、主根;25年生林下参各部位中,主要皂苷和稀有皂苷质量分数由高到低依次为芦头、主根、须根。林下参各部位中人参主要皂苷的质量分数与生长年限成正比;但稀有皂苷质量分数的变化情况不同,林下参芦头和须根中,人参稀有皂苷质量分数随着生长年限的增加而减少,只有主根中稀有皂苷质量分数随年限的增长而增加。

[1] 何永明.人参草本史考证[J].中成药,2001,23(5):384-386.

[2]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

[3] 靳朝东.人参化学成分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J].中草药,1996,27(10):631-634.

[4] 宋亚会,姜晓君.人参皂苷提取工艺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31):240.

[5] PARK D S, BAE D K, JEON J H, et al. Immunopotentiation and antitumor effects of a ginsenoside Rg3-fortified red ginseng preparation in mice bearing H460 lung cancer cells[J]. Environmental Toxicology and Pharmacology, 2011, 31(3): 397-405.

[6] 金凤燮.天然产物生物转化[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7] 钟方丽,李亚平.林下参总皂苷含量的分析[J].特产研究,2007,29(2):67-69.

[8] 郑毅男.林下参人参皂苷分析[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8,30(4):486-491.

[9] 孙海,张亚玉,王英平,等.利用HPLC/MS对野山参和林下参皂苷的分析[J].特产研究,2011,33(3):52-55.

[10] 钟方丽,林金平,卢丹,等.林下参化学成分的研究[J].中成药,2008,30(2):241-243.

[11] 李海军,刘金平,卢丹,等.林下参化学成分的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0,16(11):38-40.

[12] 孙芳,吴迪,付绍平,等.移山参、园参各部位中皂苷组成和比例的研究[J].大连轻工业学院学报,2007,26(2):97-100.

[13] 王永明.实行林下栽培野山参开辟种植人参新途径[J].中药研究与信息,2003,5(10):25-27.

[14] 刘春莹,宋建国,李鹏飞,等.3种人参中的皂苷的组成[J].大连工业大学学报,2011,30(2):79-82.

猜你喜欢

须根主根总皂苷
黄芪幼苗根系生长发育与GR24和IAA的关系
基于机器视觉的三七主根形状分类方法研究
植物的“嘴巴”
黄连须根提取物生物碱类成分及抑菌活性研究
麦冬须根正丁醇萃取物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三七总皂苷调节PDGF-BB/PDGFR-β的表达促进大鼠浅表Ⅱ°烧伤创面愈合
三七总皂苷缓释片处方的优化
三七总皂苷胶束状态与超滤分离的相关性
灰树花菌渣用于板栗专用生物有机肥的研究初报
HPLC-ESI-MS法在西洋参总皂苷提取工艺研究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