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绿色制造管理体系标准架构的研究
2018-03-02李晓龙
李晓龙
(中国煤矿机械装备有限责任公司,北京 100011)
0 引言
绿色制造代表了制造业的发展趋势,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广泛关注和重视。发展绿色制造,是保护自然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客观需要,是我国制造业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国在绿色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关于绿色制造管理体系方面的研究依然欠缺。本文从架构层面,对绿色制造管理体系标准开展研究。
1 绿色制造简述
绿色制造的概念由美国制造工程师学会(SME)于1996年在世界上首次提出。这是一个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益的现代化制造模式,即:在不牺牲产品功能、质量和成本的前提下,确保产品从设计、制造、包装、运输、使用到报废处理的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对环境负面影响最小,资源利用率最高,同时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优化。它以产品生命周期为轴线,以环境友好为主题,全面涵盖生产领域“清洁生产”、“节能减排”等理念,综合考虑和应对产品自身属性对自然环境带来的影响。
2 我国绿色制造管理体系标准缺失
绿色制造在我国受到高度关注和重视,被列为《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任务和重点。国内围绕绿色制造先进工艺、技术以及绿色标准体系,开展了大量研究。目前在绿色设计技术、绿色再制造技术、绿色制造工程实施等领域已有较多成果。少无切削液加工、激光熔覆等绿色制造技术已经得到有效推广,煤改气、集中供热等绿色工程成效显著,再制造产业方兴未艾。
相对于绿色制造工艺技术“硬件”方面的进展,我国在绿色制造标准“软件”方面的发展相对滞后。尽管《生态设计产品评价通则》、《机械产品绿色制造术语》等一批绿色标准已经颁布实施,但依然不能满足绿色制造快速发展的需求。目前缺少一部综合性管理标准去引领企业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系,指导企业开展绿色制造实践,确保企业能在采购、设计、生产、回收等各个环节充分贯彻落实绿色制造理念。我国于2016年发布了《绿色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把“绿色制造管理体系要求”列为“绿色制造管理重点标准建议”清单的第一项,足见其重要性和紧迫性。
3 关于绿色制造管理体系标准架构的研究
3.1 绿色制造管理体系标准的架构
设想中的绿色制造管理体系标准架构见图1。该架构对“绿色供应链”、“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均提出要求。“绿色制造管理体系标准”本身就是对“组织”(企业是“组织”的一种实现形式)提出的绿色制造管理要求。因此该架构覆盖《指南》中所涉及的绿色制造“绿色供应链”、“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企业”、“绿色园区”五大领域。
图1 绿色制造管理体系标准架Fig.1 The structure of green manufacturing management system standard
3.2 绿色制造管理体系标准架构的特点
(1)强调“组织”的顶层设计。“组织”的概念涵盖了企业、公司和机关等实体。在绿色制造管理体系架构中特别强调“组织”的顶层设计,即:组织应该从最高管理层对绿色制造提出要求,要有建立绿色制造管理体系的决心和意愿,做出承诺和制定方针,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可实现的管理目标,对绿色制造各领域提出管理要求,并通过各种管理措施和手段加以实施。
只有建立良好的顶层设计和安排,绿色制造管理体系各个领域和要素才能实现紧密联系。采购、设计、生产、回收等各领域的全面绿色化和协同化是绿色制造的精髓,也是区别于其它管理体系的重要标志。
(2)强调管理目标的作用。管理目标在整个绿色制造管理体系中起到重要作用。管理目标应该是量化的和可执行的。“组织”要基于自身,根据绿色制造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以及政府、用户等相关方要求制定不同的管理目标。例如当前国家在汽车工业领域出台的“双积分”政策,就要求企业必须在绿色产品领域提出更高目标;节能环保监管的加强以及全社会对生态环境的重视要求企业在园区的建设和运营上需更多考虑绿色生态和循环利用等因素,并制定相应管理目标。
(3)强调相关管理体系的整合与兼容。绿色制造管理体系标准的制定是一个集成创新过程,其架构在保持绿色制造自身特点的同时须考虑与现有质量、能源、环境、职业卫生等管理体系整合与兼容。事实上,绿色制造管理体系的创建正是建立在质量、能源、环境等管理体系良好运转的基础之上。
(4)强调管理要求全面覆盖。架构提出的管理要求全面覆盖了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内所有环节,贯彻落实了“环境友好”这一绿色制造核心理念。例如对“绿色产品”管理三项要求分别是“质量管理、高能效低排放要求、可回收性和再制造要求”;对“绿色园区”的管理要求分别是“能源、环境、清洁生产要求以及生态和循环利用要求”,其中“能源、环境、清洁生产要求”是与“绿色工厂”的共有要求。此外,架构中未提及的被列入了“基于其它因素的要求”,确保没有管理死角。
3.3 绿色制造管理体系标准的运行模式
绿色制造管理体系标准的运行基于 “PDCA”循环模式。“PDCA”循环模式适用不仅适于体系本身,也适用于绿色制造管理体系内的任何一个领域,如图2所示。
图2 绿色制造管理体系的“PDCA”循环Fig.2 The"PDCA"cycle of green manufacturing management system standard
图中:P—策划:建立所需的目标和过程,以实现“组织”的绿色制造方针所期望的结果;D—实施:实现目标的实施过程;C—检查:根据绿色制造方针、目标以及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对过程进行监测和测量,并反馈结果;A—改进:采取措施,持续改进绿色制造管理体系的表现。
绿色制造管理体系不是孤立的,运行过程中会与其它管理体系发生作用,并以“作用—P—D—作用”的形式表现。“作用—P—D—作用”同样适用于绿色管理体系内部领域管理过程。例如绿色产品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供应链所提供的绿色原材料以及生产过程中对设计意图的精准实现。
3.4 绿色制造管理体系标准的构建
表1是基于上述绿色制造管理体系架构和运行模式所编制的条款目录。在此基础上加以完善、细化和优化,可构建起一个完整状态的绿色制造管理体系标准。
表1 绿色制造管理体系标准条款目录Tab.1 The contents of green manufacturing management system standard
4 结束语
绿色制造涉及领域极为广泛且介入深刻,要对其建立起完整、合理适用并带有前瞻指导性的管理体系,会有相当难度,将是一个繁复细致的工程。本文对绿色制造管理体系的研究,所提出的架构、运行模式和相关思路可为此项标准的制定与实施提供借鉴与参考。
[1]张青山,邹华,等.制造业绿色产品评价体系[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2]GB/T 23331—2012/ISO 50001:2011能源管理体系要求[S].
[3]GB/T 24001—1996/ISO 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S].
[4]ISO/DIS 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S].
[5]国务院.中国制造2025[Z].北京:2015.
[6]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绿色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Z].北京:2016.
[7]工业和信息化部.绿色制造工程实施指南[Z].北京: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