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养老机构家居设计初探

2018-03-02刘树老LiuShuLaoPanZhe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18年1期
关键词:家具养老设置

■刘树老 潘 喆 Liu ShuLao & Pan Zhe

(1.2.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广州 510631)

伴随时代的发展与进步,人类生产生活环境逐渐上升,医疗水平不断改善。相对的低死亡率高出生率成为当今社会主流,随之老年人口数量逐年增加,人口的老龄化越来越高且速度越来越快。根据相关统计数据,2030年至2050年将成为我国老龄化为最为严重时期。然而相对应的人口老龄化会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主要表现在老年人口数量上升对社会服务提出更多需求。老年人的特殊心理以及生理状态对社会福利服务提出的需求增加。导致这些需求增加的直接原因是老年人自身的生理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安全需求,自我实现需求等。但是现今社会传统联合型大家庭的主宰地位的不断变更,大多数老人仍然选择在家中安度晚年,所以我国的养老机构应倾向于亲情化、人性化的发展。

1 传统养老机构与新型养老机构

1.1 我国传统养老机构现状

我国现阶段养老机构按性质划分一般可分为福利性、半福利、营利性性三种。从近几年的统计状况可以看出,我国养老机构数量并没有显著增加,但现存各机构发展速度逐年增加,主要表现在空间的不断整合与设施的完善,床位数以及老年人收容数量明显增加。对于我国现阶段的传统养老机构现状,主要总结如下:我国养老问题日渐突出,因社会道德观念随各方面发展的转变,我国传统养老观念受到现实因素的冲击;在养老大趋势的影响下,养老院、老年福利院等对老年人的各种需求的满足以及健康的保障等都有了较为合理的系统标准;对于规模大、居住要求较好的高档养老机构,因其收费比较高,所以大部分老年人倾向中档养老机构,既能保证养老质量,又能减轻子女负担,故当下市场中档养老机构供不应求;此外,因资金短缺及政策扶持力度不够等各方面条件的制约,我国的小型养老机构并不能保证老年人养老的服务质量。主要表现在管理水平低下、居住环境较差、服务质量难以达标等问题,直接影响老年人养老的质量。总之,我国目前各级各类养老机构鱼龙混杂,定位混乱,问题解决措施以及群体特征不够明确,使用名称混乱管理整体不成系统,并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高质量养老[1-2]。

1.2 新型养老机构概念

新型养老机构室内设计应满足安全舒适,有家的感觉,提供导向,促进自主,减低障碍,保护个人隐私,满足室内社交活动,丰裕老年人闲居生活。是否能够实现机构养老的居家化、人文化、宜老化、品质化是一个新型养老机构是否成功的衡量标准。在居住环境上要切实考虑老人的心理感受,实现机构养老居家化目标。养老机构中,家庭氛围和感觉极为重要,温馨的生活环境使得老人“内安其心,外安其身”,保证老年人养老的品质[3]。

此外,在环境设施上,要尽可能完善满足老年人所需,实现机构养老宜老化。养老机构的环境设施要能达到对老年友好,安全、便利和适宜是建设养老机构设施的首要也是关键性原则。安全、方便、私密、独立、舒适是老年人对居住内部环境的特定要求。在养老机构设计时重点要突出发展老年居住室内功能多样化,界面清晰化,尺度合理化,专业化、规范化等是养老机构今后优化的主要方向,以传统养老机构为鉴,做到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不断加强与完善新的养老机构[4]。

2 新型养老机构室内设计要素

2.1 尺度合理

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的心态和体能都会有很大的变化。一部分老人视力会衰退、四肢活动困难,步履瞒珊等,他们需依附一些工具辅助他们行动。所以,老年人对空间尺度要求高于普通人的使用标准,因此,新型养老机构的尺度空间设计要有别于传统养老机构。应对住房进行合理划分,以适应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设置单独使用的起居室和卫浴,且其尺度应比普通人使用的卫浴空间大。应充分考虑老人心理以及生理特点,根据其生活习惯设计室内空间,通过细节的推敲,合理设计空间中的每一个尺度,满足其生活模式的需要。功能均为适老化无障碍装修设计,室内地面应避免设置高差,不应设置门槛,室内扶手以及安全报警装置根据空间使用特点合理设置,保证老年人在遇到紧急情况下获取救助。总之,合理设置室内家具尺寸,适度的空间尺度,是保证老年人无障碍生活的重要条件(图1)。

2.2 界面清晰

养老机构发展到如今,界面在室内设计中常常被简单地对待或是忽略,因现如今的房体结构承重墙比较多并不能随意拆除,导致格局传统单一,没有创新。老年群体对于室内环境界面的要求仍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关注这一特殊性是新型养老机构发展的重要途径[5]。

首先,家具陈设要尽量符合老年人日常使用的要求,兼顾美观和实用,不应采用曲折的线、平行的线布置方式较为简单,使得视角不至突兀,保证布局统一,装饰物品宜少不宜杂,营造有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的舒适环境。其次,在满足老人功能和通行要求之外要注重界面的设计感,例如,在水平界面上可以通过对地面和顶面的色彩协调和建筑表皮的改变可渗透更多的阳光到室内,满足老人对阳光的需求。再次,我们应该利用比较灵活的界面处理,例如,可以采用灵活的隔断墙,可推拉的门窗,还可以利用植物等因素来进行界面的处理丰富老年人的室内空间(图2)。

2.3 功能合理化

合理化功能分区是老年人对室内空间一项重要的需求。通过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协作运用,才使老年家居通过设计体现出安全、宁静、舒适、便利、快捷等特性,实现精神层面与物质功能两个层面统一的舒适体验。在家具设置以及特殊功能空间设计中,应充分考虑老年人的特点,床应比普通的床铺低以便于老年人上下床。(图3)卫生间要配置坐式的坐便器,还应有洗浴器,最好不要是浴缸形式以免造成老年人冲洗不变,应有洗面器等。卫生间所有用具最小面积都应该足够轮椅的进出,停留位置应合理设置扶手,并全部选用防滑砖。(图4)此外,应重视厨房的设计消除安全隐患,老年人活动不太灵活,放置物品的地方要便利,同时操作台应简单易操作,厨房的空间应够宽敞,高度应适宜,方便老年人操作。

3 新型养老机构室内设计的特点

3.1 公共性

公共性是养老机构区别于日常居家生活的最显著的特性。合格的新型养老机构应当考虑老年人生活中需要相互交流,日常保健等基础问题。所以应当提供解决问题所需的各种设施,设置医疗室解决日常医疗保健需求,必要时提供医疗救助,并设置会议室便于子女的探望交流。在共享空间的设置方面,可设置一小型多功能厅,提供足够的座位供人休息交流,剩余空间可适当设置开放的游戏室、健身室等,使空间流线清晰合理,为老年人提供学习交流的场所,充实晚年生活。此外,在老年人公共活动空间中,标志性极为重要,鲜明的标志可以为老年人的方位辨别提供便利,消除其活动的障碍。因此可采用不同的墙体、不同的地板色彩或者有不同的主题,让老年人的感觉器官更加敏感可以加强其方向感又可以丰富公共空间装饰感。所以室内的公共空间是老年人居住空间重要组成部分(图5、图6)[6-7]。

3.2 互助性

老年群体的特殊性决定其在生活中需要帮助,合格的新型养老院应做到合理安排公共空间,避免老年人在单独居住时发生不必要的意外。例如,在功能安排时,可以把两个户型整合为一个整体,便于管理清扫,既节省了空间,又可以提高公共空间的使用率。也可在连接两户阳台,将阳台设置为共有的小型花圃,其余可设置矮隔断,可促进两家互助关照,同时又能保证空间私密性。使相临的两户能做到既有自己独立的生活空间又可以互相帮助打发时间;合理运用走廊空间,设置多重功能满足同时段老人的不同需求,保证各户之间的串联与沟通,重点设计层层后退的阳台,使高层住户与低层住户在阳台休闲时能相互交流活动,是生活不枯燥乏味[8-9]。

3.3 私密性

起居室的私密性,是大多数人对居住空间首要的要求,老年人也不例外。养老机构的居住模式最好采用公寓式的形式,以此来保证每一间公寓都拥有独立的卫生间、厨房、书房、卧室等等,保留居住空间的独立私密的功能,可以使养老机构的日常生活模式与往日居家模式最大限度贴近。使居住其中的老人可获得最大限度的独立,保留独立生活方式。日常温饱吃饭问题可以在厨房餐厅单独解决,书房与卧室则可满足老年人学习休息的需求,可消耗大部分时间。卫生间可设置为相邻两户公用,采用推拉门,以保证居住空间的私密性,并最大限度的减少不必要的空间浪费。在设计中充分考虑老年人居所的私密性,秉持适老化设计,建造居家温馨感,注重人文关怀,便于老人交流,而相对独立的居住空间又满足对老年人私密生活的尊重(图7)[10-12]。

3.4 安全性

老年人骨骼的老化导致各个关节活动范围和角度有限,灵活性下降、智能下降,记忆减退各个器官都在全面衰退。是否把老年人的安全放在第一位是一个新型养老机构合格与否的重要衡量标准。道路通畅,行走路线明确,考虑到防跌,防滑,防止磕碰等细节,生活空间最好都在同一层楼,避免上下楼梯带来不必要的危险。同时室内空间,楼梯楼道,厕所厨房需安装夜灯,老年人视力减退看东西模糊,安装夜灯保障了老年人的行走安全;老年人使用的家具也应不同于正常人,老年人年老之后会变矮,所以家具应该比普通家具矮一些,桌子,椅子,凳子的高度应符合老人的身高脚能放在地上,这样老人能容易站起来。在家具的形态设计上应尽量避免应用抽象的几何图形,以减少尖角等形态出现,利用圆角,减少意外磕碰事故的发生;厨房卫生间公共空间等应该加多扶手铺设防滑地砖,在卫浴,床头等设置紧急呼叫系统,并且根据老年人的身体状况现状,应该在各重要空间部分设置扶手,供老年人抓扶,方便其活动自由。总而言之本着安全第一的设计原则做到全面适老化的新型养老机构设计[13-14]。

4 结语

老年人安度晚年的温馨家园,必定是一个兼顾公共性与私密性的合理空间,是一个集生活、情感、娱乐、保健多功能于一体的温馨空间。这一空间需尽可能的符合老年人不断发展的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应为老年人提供舒适的居住空间,营建良好的居住氛围与心理情感环境。从心理生理两个角度出发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在保证其居住舒适前提下,使老年人得到尊重、关爱,尽可能的减少其不安、孤独等负面情绪。

“设计源于生活”所以设计必定能改变老年人的居住条件。伴随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新型养老机构室内空间设计必须要以老年人为本,在提高技术指标时还应重视情感交流,使居住其中的老人感觉到温情与尊重,实现养老院真正的适老化设计。只有如此,才能保障整个社会养老系统的有效运转,解决日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危机。

(责任编辑:张 杨)

[1]李静,黄生.现代竹家具情感化设计研究[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5,(01):28-29.

[2]唐开军,彭翔.家具智能化体系分析[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5,(04):11-13.

[3]许怡,陈世栋,匡富春.老年人生活家具中的无障碍设计分析[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4,(10):11-13.

[4]程师师,胡希军.敬老院户外活动空间的设施设计[J].包装工程,2015,36(18):118-121.

[5]孙光.老年人居住户外环境的规划与设计研究[J].包装工程,2016,37(20):180-184.

[6]李竞杰,张荣强,周敏.老年人可携式户外休闲躺椅的设计研究[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5,(09):11-13.

[7]吴刚.鹤鸣居,恰到好处的轻穿越——老民居改造的加减法[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7,(01):110-115.

[8]杜彭,陈于书.板式家具色彩搭配方法探讨[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7,(02):26-27.

[9]王雨.色彩在室内空间应用研究[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6,(12):116-117.

[10]钟振亚,申黎明,张绍明.老年人行为特征与家具设计[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6,(05):42-45.

[11]王红,殷英.漫谈老年公寓的设计[J].室内设计与装修,2002,(07):100.

[12]张玉洁.基于室内环境舒适度的老年公寓设计研究[D].山东:山东建筑大学,2016.

[13]成琨.老年人居住空间设计初探[D].天津:天津大学,2013.

[14]张畅.老年人居家家具设计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3.

猜你喜欢

家具养老设置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家具上的“神来之笔”
现代家具创新化研究
向日常生活敬:2018danishdesign MAKERS家具展
养生不是养老
养老更无忧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养老之要在于“安”
本刊栏目设置说明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