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好生活离不开健康这个抓手

2018-03-02徐建光

健康之友 2018年3期
关键词:医疗卫生医学群众

⊙文/徐建光

全面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离不开健康和医学,卫生系统责任重大。党的十七大提出“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阐述了健康作为人全面发展的基础条件的重要性和客观性。党的十八大提出“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则阐明了健康不仅对人的全面发展具有基础作用,同时还具备促进作用;除了重要性和客观性之外,还具备能动性。这一新提法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健康认识的新高度,对卫生工作的新要求。

健康是加强经济建设的必然要求

当前,国际经济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系我国发展全局。从产业发展的角度,健康产业已经成为现代产业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发展包括现代医疗卫生服务业在内的健康产业,既是回应人民群众健康诉求的客观需要、是提升劳动者素质的客观需要,同时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客观需要。

在当前我国综合国力已经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新阶段,已经有条件把探索健康产业发展摆在重要位置,我们应当在维护公共卫生、基本医疗等卫生事业公益性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健康产业就业吸纳能力强、资源消耗低、污染小等特点,以提高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助力经济转型发展。

健康是加强政治建设的必然要求

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2009年启动的新一轮医改,明确提出要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这是我们党向世界的政治宣言之一。以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为主线,经过三年多的努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基本建立、基本药物制度从无到有建立起来、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显著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有序推进,群众看病就医的突出问题得到切实缓解。

医改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认可和好评,充分体现了我们党是有诺必践、言出必行的政党。医改的实施使群众真正得到了实惠,客观反映了我们党坚持执政为民,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习近平总书记在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外记者见面会上,真诚而动情地讲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美好生活包含着“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进一步体现了党中央对群众健康的关心。

健康是加强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中华民族医学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认为人是一个整体,讲究“辨证论治”,其整体观和辩证法,不仅在医学领域,在经济社会其他领域亦可加以借鉴。传统医学“望闻问切”强调与患者的互动与接触,现代医学更多取而代之的是复杂的机器,然而技术再发达,病人仍然需要医生那种给人以希望的近距离接触和长谈。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医学的崇高使命决定了对医务人员道德品质的特殊要求,要求医务人员不仅要牢牢掌握医学理论和技术,而且应该具有高尚的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医疗卫生职业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卫生系统的具体化,是医疗卫生事业赖以发展的内在动力。我国传统医学即有大医精诚之学说,体现医者仁心、诚心救人的美德,现代医学更涌现出了“尊重生命”的人文思想,以及救死扶伤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都是职业道德精神的基础。深化医药卫生改革任务重大,更需要弘扬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医疗卫生职业精神,救死扶伤的职业风尚。

健康是加强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

医疗卫生事业服务所有人群的生老病死,是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事业。正因为如此,医疗卫生事业在整个社会体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既代表了社会发展水平,也包含着科技进步,维系着社会基本关系,反映出社会根本制度。

当前,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改进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方式,体现在医疗卫生领域,就是在筹资上,要落实政府责任,在加强财政投入托底的同时,通过完善各项政策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卫生领域,尤其要鼓励基金会和慈善组织的投入;在服务上,要注重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提供的均衡性,在完善基层网络布局、发挥公立医疗卫生机构主导作用的同时,可更多地探索通过向社会举办的医疗卫生机构购买服务的方式提供服务,并实行一定的公共政策加以调控;在管理上,在不断完善法制、要注重发挥好社会第三方组织的评价、自律作用。

猜你喜欢

医疗卫生医学群众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多让群众咧嘴笑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为了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京津冀医疗卫生合作之路
京津冀医疗卫生大联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