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创新路径
——以三维动画片《刻度上的五年》为例
2018-03-02徐楠云
文/徐楠云
与传统媒体不同,新媒体的传播摆脱了传统媒体信息传播的单一性和直线性特征,通过整合资源,将多种传播形态进行融合,使传播形态和传播内容丰富多样。同时,新媒体具有视听效果佳、画面感强的优势,能够调动受众的多种感官共同感知。由《人民日报》推出的国内首部三维动画《刻度上的五年》,通过创新传播形式,运用形态丰富、表现手法多样的动画来展现我国近五年来的光辉历程,吸引受众的广泛关注,获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精心策划,引发受众与信息之间的“共情与共振”
实现场景重构,增强用户的“代入感”。《刻度上的五年》这部三维动画作品通过运用新的传播技术,实现了场景转移与交互传播。全片通过短短几分钟的微视频展示,让受众对我国近五年来的社会发展变化有一个直观而全面的了解,其内容丰富多元,呈现方式警策,具有较强的代入感。例如,全片讲述了我国打破进口依赖的不锈钢新材料圆珠笔笔头试验成功,近五年来34件具有重大社会影响力的冤假错案纠正过程,基层医疗服务全覆盖,快递直通各地,二孩时代全面开启,以及国产商用大飞机首飞成功等重大历史进程,通过技术手段实现新闻场景重构,引发了受众强烈的情感共鸣。
除了以场景连接受众,为其带来感官体验外,受众对新闻信息的体验还在于自身的个性化认知。为此,传播者在新闻信息的生产中,需要创新内容报道方式,进行恰当的信息呈现,针对受众难以理解的内容进行简化表达,编辑并制作通俗易懂、能被受众理解和接受的信息,以吸引受众关注。《刻度上的五年》就是基于受众的认知能力,对传播内容进行了通俗化展示,通过丰富的视听语言增强了传播内容的感染力和渗透力。例如,全片记录了100米跑道上苏炳添打破了男子百米亚洲纪录的事件,他以9秒99的优异成绩成为第一个百米跑进10秒的黄种人;也记录了50米泳池中孙杨获得世锦赛及奥运会男子200米至1500米自由泳所有项目金牌等事件。创作团队运用创意与精心策划,将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以刻度尺的方式进行了展示,丈量了时代发展,有效传播了信息,创新了信息生产模式。
通过再加工和深加工创造内容价值。当前,在大数据技术的推动下,受众需要个性化、定制化的传播内容。为此,媒体需要在满足受众个性化需求的基础上,通过信息再加工和深加工创造内容价值,运用新媒体技术手段,实现传播效果的最佳化,引发受众与信息之间的“共情与共振”。为此,一是要求媒体和智能信息平台有机结合,采用音视频、动画或H5产品等多种信息呈现方式,通过信息再加工和深加工创造内容价值,实现信息智能传播。二是需要运用新媒体技术创新传播方式,推动融合媒体发展,满足受众个性化、定制化的需求,实现智能化时代信息传播的创新发展。三是需要媒体变革原创内容的生产方式和深加工方式,为智能传播平台提供内容服务,满足多种信息消费终端的客户需求,实现信息增值的传播效果。《刻度上的五年》是在《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上进行发布的,其一经发布就引起受众的广泛关注。人们纷纷在新媒体平台上留言,分享自己的所得所感,通过评论、转发等形式表达内心所感所想,形成了信息的“二次传播”,扩大了传播范围,增强了传播效果。
适应传播语境的变化,增强受众参与度
多元传播,调动受众参与积极性。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新媒体传播的互动性日益增强,这摆脱了传统媒体单向传播互动性不足的困境,搭建了一个信息交流、共享的平台。运用新媒体增强互动性,提升受众的参与感,发挥整合资源的优势,扩大传播内容对受众的影响力,是媒体的必然选择。同时,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社交媒体在人们的网络生活中越来越重要,许多信息经过人际传播之后,甚至会引发一轮“刷屏热潮”,成为全民热议的话题。
《刻度上的五年》在新媒体平台上发布后,受众对内容的争相转发和点赞,扩大了新闻作品的受众覆盖面。作品一经上传到网络后,引发了广泛关注,以其新颖别致的传播方式,含义丰富的传播内容,振奋人心的视听效果,吸引了不少青年受众群体的眼球,获得了众多网友们的好评和争相转发。
贴近生活,强化受众对主流文化的认同感。移动终端的普及使信息传播时效性增强,媒体需要不断断挖掘和满足受众的心理需求,与受众建立良性互动关系,创作出优质的作品,获得受众喜爱。《刻度上的五年》生动地传达出中国近五年来深刻的时代变迁,通过将传播内容与传播技术巧妙融合,满足了受众的需求,为传统意义上的主流文化传播注入新鲜活力。同时,全片充分运用新媒体技术,使信息以动态感、图文结合、声像合一的形式呈现出来,让传播内容以崭新面貌呈现在受众面前,满足了新时期受众多元化的心理需求,进而达到深入人心的目的。
作品贴近百姓生活,将中国飞速发展的五年时光中具有珍贵纪念意义的历史大事件具象化,表达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诚和向往,比如,卫生医疗服务大改进中的20厘米病历本,网络时代大发展中的22厘米快递单,二孩政策全面开启中的120厘米婴儿床,国产电影大繁荣中的22米巨型银幕等。以新技术创新传播形态,贴近受众的接受习惯,适应时代的需求,是党媒影响力进一步向移动端延伸的体现。
作品以三维动画技术为支撑,有助于提升作品的感染力和影响力,也有助于提升了作品的亲民形象,在潜移默化中传达主流价值观。这摆脱了传统媒体时代存在过的单一传播模式,不再一味进行政论宣教式传播,而是积极与受众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和满足受众的心理需求,提升了传播效果。
内容产品可视化,调动受众感官系统
创新传播,增强作品表现力。当前,信息社会瞬息万变,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海量信息的涌入,碎片化现象严重,受众注意力日益成为稀缺资源,其对有效信息的渴求和对传播方式创新的渴望增强了。《刻度上的五年》积极运用新兴技术的强大优势进行传播形态创新,将技术与艺术巧妙结合,具有较强的表现力,其通俗易懂的表达方式更容易被观众接受。作品通过采用一个个写实的数据和画面,形象生动地刻画出中国近五年来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从小于0.0001毫米的青蒿素分子结构到380000千米的地球与月球间的平均距离,反映出深刻的社会变革和时代变迁,令人振奋。同时,作品注重突出细节,如2.3毫米圆珠笔头这一事件背后所代表的是中国大力推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举措,315米的国产航母、400米的国家速滑馆滑道、393千米的天宫二号轨道高度、500千米的“墨子”号轨道高度等都中国发展的体现。
面向受众,打造全新认知体验。相比单一的文字描述而言,依靠新媒体的强大技术支持,能够将信息快速传递给受众,使传播内容得以全方位的展示。《刻度上的五年》采用三维动画技术,有助于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近五年来的发展历程和社会变迁,加强了受众对主流文化的认同感,为受众打造了全新的认知体验,带来了更高的参与度、满意度和体验感。同时,这一作品能让受众对传播的内容具有全面、直观的感受,有助于提升受众体验,吸引受众注意力。此外,在新媒体环境下,采用“接地气”的传播内容和易于接受的传播方式,便于受众对中国的发展变化有更全面的认知,也有助于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