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农业发展“主动力”
2018-03-02
农业兴,则百业兴,科技强,则农业强。科教兴农战略有助于认清农业产业“痛点”补“短板”,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的根本性问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其本质在于不断增强农民的生产能力和致富能力。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号召下,发展农业和建设农村成为全社会发展的主题之一。这一目标的实现,要求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前国内和国际背景下的农业和农村发展必须依靠先进的教育和科学技术,即落实“科教兴农”战略,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来实现农业和农村的发展。
然而,目前我国农村科教存在经费投入不足,农民受教育水平低,科技素质差,农业生产科技含量低;农业科研产出少,科研成果转化率低,农业科技推广不足等问题。农村科技素质和农业生产科技含量低的问题受到许多条件的制约,在短时间内难以彻底解决。
新世纪“三农”问题的严峻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奇迹——不仅用不到世界7%的耕地满足了世界22%人口的食品需要,而且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出现了长达数年的农产品供应过剩和农产品价格低迷的时期。但是,从长远来看,中国农业正在承受人口、资源和环境等方面的巨大而持久的压力,特别是能源和水资源的匮乏及环境的恶化呈现出日益加剧的趋势。我们曾以中国“地大物博”而自豪,但是,若以人均拥有量来衡量,中国实际上是资源贫瘠国。例如世界人均耕地为0.16公顷,而中国人均耕地只有0.08公顷,仅是世界平均水平的50%。其他主要资源也一样:如果以世界人均占有量的平均水平为100%,中国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32%、人均矿产资源占有量为47%、能源资源占有量为39%、森林面积占有量为14%。资源的缺乏很容易加剧环境的恶化,两者共同构成制约21世纪中国农业发展的主要障碍。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人地矛盾日益尖锐:一方面人口每年净增1000多万,而另一方面耕地每年净减60万公顷左右,目前全国已有666个县(市)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规定的人均耕地0.05公顷的警戒线。此外,每年用于病虫害治理的农药高达20万吨以上,加上未经处理的工业和居民生活污水,农田污染的现状十分严重。水资源的问题也许比耕地更严重,不仅数量非常短缺,而且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十分不均匀:北方拥有全国42%的可耕地,而地表径流却只占8%,因而间接导致诸如黄河断流和华北地下水位的持续下降等问题,严重地威胁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森林面积的不断减少和沙漠化、盐碱化面积的不断扩大抵消了我们为提高农田单位面积产出率所作的努力。
好比中国玉米育种与国外相比“短板”的地方主要是我国资源的缺乏。首先,因为我国不是玉米原产国,我国在资源禀赋上处于劣势,所以我国要从各种渠道引进国外优秀的种子资源。其次,虽然我国凭借高科技手段在这方面有所突破,但是我国跟美国等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在玉米育种方面要不断创新。
应该说,改革开放以后玉米育种研究慢慢得到了加强,特别是最近20年,因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肉蛋奶的需求提高了,对饲料的要求就更高了,所以玉米的生产面积得到了增加,现在变成了第一大作物。玉米不但是种植面积最大的,也是总产量最高的,在这个背景下,研究力量开始有所增强。我国研发队伍的创新规模在不断地扩大,研发成果在不断地涌现,这都是非常可观的。我国比较著名的企业在这方面也做了很大的贡献,比如大北农、隆平高科等企业在这些方面做了很多的贡献。当然,国家的科研单位和教学单位在育种方面的贡献也是不可低估的。今后,就产、学、研的合作方面,可能是玉米种业提升水平很重要的一个方向。
应对目前的困局,要尽快落实“科教兴农”战略,需要重新整合农业科技力量,建立多元的研究和转化推广体系。在这个过程中,重视和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的推动作用是重要的突破口之一。
玉米单倍体育种体系建立
科教兴农的战略重任
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最终解决依靠科学技术的发展。毫无疑问,当代科学技术,特别是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给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以基因工程技术为代表的生物技术不仅可以拓展农业生产对象,改善农产品品质,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而且在开发抗病、抗虫、抗旱品种和微生物农药等方面具有十分光明的前景,是突破我国农业未来发展所面临的资源和环境瓶颈的主要手段。因此,必须通过增加经费投入和整合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科研力量,通过资源共享,形成有利于推动生物技术可持续发展的平台,加快农业科学技术特别是生物技术的发展步伐。基础科学研究是科学发展的基石,是新技术、新发明的先导和源泉,是一切生产力的起源,生物科技和农业生产技术也不例外。美国近30年来经济上的成就依赖于基础研究所培育的智力资本和知识增长,而美国企业专利所引用的参考文献70%来源于公共资金资助的基础研究。而中国科技竞争力在世界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从我国近十年基础经费投入的变化趋势上看,尽管绝对额有所增长,但相对比例仍较低。加强基础科学的研究是历史和未来赋予我们的重任,科技的发展需要基础科学研究做后盾。只有改变以往急功近利的做法,加强包括生物技术在内的基础科学的研究和教学,才能真正解决21世纪面临的严重资源环境问题。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将扩围至30家
例如,近年来,我国玉米的单产和总产都有显著提高。在气候、耕地和水资源约束下,我国玉米进一步增产的潜力应该在科技。比如玉米主产区的水资源比较紧缺,中国农业大学研究团队就抓住抗旱的这个方向进行攻克,围绕农业部的重大专项,专门研究抗旱节水玉米和全程机械化的育种。因为现在我国的玉米大部分都是掰棒子收回家中进行晾晒,真正靠机器收籽粒的还是很有限的,品种还达不到这个水平,这也跟我国研究进程是有关系的。所以今后在这两方面得下大力气,一方面是在耐受干旱条件下的品种选育,另一方面是提高机械化收获水平,如此一来,不管是旱年还是涝年,雨水多还是雨水少,产量都能相对稳定。
打好科教兴农攻坚战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创新就是引领农业发展的动力源泉,直接决定着我国农业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和发展面貌。科技创新是创新的“主动力”,制约着发展的速度、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我国要树立战略和前沿导向,以“建设现代农业大基地、大企业、大产业,努力形成农业领域的航母”为战略目标,强化以大北农集团等一系列农业企业为代表的龙头带动作用,在创新中树立主体地位,发挥农业高校、科研院所在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中的重要作用,推动跨领域、跨行业协同创新,加快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强化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推动关系发展全局的重大技术突破,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同时,要依靠创新培育发展现代农业服务业,拓展农业经济发展的新空间,打造比较优势和先行优势,为经济转型升级创造良好的条件。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大学不断创新发展模式,把教学、科研和推广服务工作紧密结合,先后探索出了教学、科研、推广的三结合模式;以教授为核心、科技成果向农民和企业转化的双向模式;围绕特色资源进行链条式攻关与服务的科技模式;综合治理、整村推进的模式;利用园区孵化和扩散成果的科技模式;以及与企业开展联合攻关和技术转让的模式等一大批科技兴农模式,走出了一条依靠农业大学服务“三农”的新路子。
过去在育种上,中国农业大学是走在前面的;现在在育种技术、育种资源力和原始创新方面,中国农业大学做出了很多的贡献,而且跟企业配合的也非常好。例如,第十届大北农科技奖评出的一个奖是中国农业大学研发出的单倍体育种,这项成果已经达到了国际水平,而且已经成功转让给国内的一流种子企业,种子企业已经采用此项技术,并进入了育种程序,现在已经有了很好的成果,这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还比如说,中国农业大学的分子育种技术已经跟很多公司进行了合作,通过把分子育种技术转让给这些公司,从而提升了其育种水平,提高了其科技含量。中国农业大学在上游研究方面,在高端技术研究方面,还有理论成果贡献方面,包括种子创新研发这一块,都对中国的种业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今后在这方面的贡献作用会越来越大。
农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基础,更是稳民心、安天下的战略产业。争当农业现代化建设排头兵,是国家为现代农业发展把脉后确定的战略目标,这一目标让农业领域的政、产、学、研界上下倍受鼓舞、倍感振奋。他们必将弘扬新时代精神,突显科教特色,挖掘创新潜能,推进服务驱动,在农业现代化的伟大进程中献力献计,为我国农业绽放新光彩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