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思维导图绘制的问题及对策
2018-03-01张敏
【摘 要】思维导图是一种教师十分青睐的工具。当下,教师应当实现从用思维导图教到让学生用思维导图学的转变,简言之,就是要带领学生绘制自己的思维导图。为了实现这一转变,教师要深入剖析学生绘制思维导图时存在的问题,然后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措施。
【关键词】思维导图;思维能力;创造性;交往需要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81-0052-03
【作者简介】张敏,江苏省淮安市实验小学(江苏淮安,223001)教师,二级教师。
作为一种十分有效的工具,思维导图正日益受到广大英语教师的青睐。思维导图可以帮助教师导入新知、讲解内容、拓展学生思维和进行课堂小结;有利于学生提取信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但如果使用不当,思维导图则会制约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影响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
一、学生绘制思维导图时存在的问题
1.重目标,轻过程,缺少主动学习的过程。
学生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是对学习材料深度加工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动手操作。然而,我们在听课时不难发现,学生往往有动手操作的欲望和了解周围事物的需要,但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会受传统教育观念及思维方式的影响,出现以下问题:(1)教师教学方式单一,缺乏有效指导,学生成为学习的旁观者,不愿意主动参与课堂活动,课堂气氛沉闷,缺乏活力。(2)教师过于关注教学目标的达成,学生看似是在积极探索,但其实探索才刚刚开始,教师便急于展示部分学生已经制作好的思维导图,而未完成的学生后续是否继续绘制则无人知晓。
2.重布局,轻思考,缺少创新意识。
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创新精神的推动力。英语课堂上,教师有时过于注重思维导图的布局,而没有思考为什么这样布局。例如:译林新版《英语》四上Unit 4 I can play basketball一课,该教师用思维导图呈现了Story time的内容(见图1),但是细细看来,本单元的重点句型...can/cant...呈现得不够清晰,所对应的主语也不明确。这样的思维导图没有很好地诠释本课的重点内容。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过于重视思维导图的布局,而缺乏对其内在联系的深入思考,会影响学生创造性的培养。
在学生绘制思维导图时,教师应做到:(1)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充分表达他们对内容的理解。(2)不给学生固定的样式,鼓励学生进行创新。(3)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结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他们学有所得。
3.重成品,轻半成品,缺少思考的机会。
我们在听公开课时不难发现这样的现象:教师在展示学生的思维导图时,会选择那些颜色鲜艳、线条清晰的图。课堂上,我们总是关注那些“惊艳”的“成品”,却很少关注学生的“半成品”。其实,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是一个做中学、做中思、做中突破难点的过程。那些半成品也同样具有教育价值,教师可引导学生对“半成品”进行“会诊”,大家一起交流讨论,看看如何能够让其更加完善、更加完美。如果一味展示优秀范例,那么学生就会缺少思考和发散思維的机会。
二、学生思维导图绘制问题的纠正
1.指向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上海市英语教研员朱浦老师指出,思维品质体现为能有条理、有思想地分析、推断、概括与表达观点,并用英语进行多元思维。我国心理学家林崇德教授认为:任何一种学科的能力都要在学生的思维活动中获得发展,离开思维活动,就没有所谓的学科能力。因此,一个学生某学科能力的结构应当包含个体的思维品质。所以在研究某学科能力结构时,应当考虑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创造性、批判性和敏捷性这五种思维品质。他认为“培养思维品质是发展思维能力的突破口,是提高教育质量、减轻学生负担的好途径”。 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龚亚夫研究员指出,基础英语教育不仅要考虑实用价值,更要思考其对学生思想和素质构建产生的作用。小学生正处于思维发展的关键期,思维开始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变。学生能否顺利实现思维的转变,形成较好的抽象逻辑思维,对其今后的学习与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英语教育能帮助学生构建新的思维方式,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内化语言知识并达到自动化输出的水平。而思维导图在学生自主输出语言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它能给学生提供语言输出的支架。此外,学生在绘制思维导图时,教师不仅要关注其对文本或语篇的理解情况,还应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引导其思维向着深刻性、灵活性、创造性、批判性和敏捷性的方向发展。
2.彰显个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层次较高的思维。语言表达的创造性在于学习者能借助已有的语言资源采用丰富多样的形式描述新的事物和情景。课堂教学中,学生文本学习后,教师利用创造性重构的环节来训练学生思维的创造性会收到较好的效果。例如:执教译林新版《英语》五下Unit 7 Chinese festivals的Story time拓展环节时,笔者原本的设计是让学生绘制自己喜欢的节日的思维导图。试教时,笔者发现有的学生不愿意绘制思维导图,询问原因后,笔者得知学生喜欢的节日是现实中不存在的。于是,笔者改变了原来的教学设计,将任务调整为画出你喜欢的节日的思维导图,可以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的节日,也可以是自己向往但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节日。这样的任务更加符合学生心理和情感表达的需求,学生画出的思维导图也非常精彩。
学生绘制思维导图时,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兴趣爱好入手,提高活动的开放度,并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度。教师要找准课堂活动的切入点,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主动、积极地探索,调动自己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进行创造性的输出。如此,课堂上将不仅会呈现精彩纷呈的思维导图,学生的思维能力也会静悄悄地生长。
3.基于实际,满足学生主体交往的需要。
交往首先表现在交往双方信息的沟通。没有信息的沟通就谈不上交往双方的知觉和理解,更不可能发生相互作用。人际认知是指交往过程中人对人的知觉、理解和评价。思维导图的教学应满足学生的交往需求,在学生绘制前,可以和同桌或小组成员先讨论,交换彼此的想法与创意。绘制完成后,学生可以用自己的思维导图与同伴进行交流和沟通。除此之外,思维导图的教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要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体现出层次性。
在教授篇幅长、生词较多、结构复杂的文本时,教师可以先呈现思维导图,对全文大意稍作介绍,学生结合思维导图对文本内容稍作了解。学生了解文本大意后教师撤下呈现的思维导图,然后提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这样就既突出了重点,又让学生关注了细节,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阅读后,可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最后,教师引导学生画出自己的思维导图,然后根据思维导图复述课文内容。
当文本篇幅适中、生词较少、文章结构和层次清晰时,文本的学习就可以以学生的自主阅读和思维导图制作为主。以译林新版《英语》五上Unit 2 A new student为例,文章篇幅较短,词汇量较少。学生开始阅读前,教师应围绕文本以思维导图辅助他们进行学习,并帮助其熟悉绘制这类课文思维导图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學生通读课文,理解内容后,教师鼓励他们独立制作思维导图,并与同伴交流、分享。利用思维导图,学生能较好地复述或者背诵课文,可以复述全文,也可以复述片段,从而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将思维导图运用于小学英语教学,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还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其言语表达的潜能,更重要的是能够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教学中,教师要从用思维导图教转变为让学生用思维导图学,从而进一步发挥思维导图这一工具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吉桂凤.应用思维导图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牛津小学英语》6A At Christmas Part A教学设计及分析[J].江苏教育,2014(25):56-59.
[2]顾惠君.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总复习中的应用[J].小学教学设计,2013(3):33-34.
[5]王相瑞,袁华莉.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探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16):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