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职院校后备干部创新培养模式探究
2018-03-01林小娜
林小娜
摘要:新时代赋予高职教育新的历史使命,高职院校应打造一支强有力的后备干部队伍,为高职院校的快速发展提供最坚实的保障。因此,本文针对高职院校后备干部队伍规划、制度建设、选拔与管理等方面进行创新培养模式研究,以期实现干部队伍的优化,为高职院校的快速发展奠定夯实的基础。
关键词:新时代 高职院校 后备干部 创新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23-0034-0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怎样才能抓住机遇,为建设教育强国作出卓越贡献?关键就是要根据高职院校自身的特点,创新后备干部培养模式,打造一支强有力的后备干部队伍,为高职院校的快速发展提供最坚实的保障。
一、科学做好后备干部队伍规划
根据我国高职院校发展的战略目标,结合新时代的需求及地方区域经济情况,制定出符合学校自身发展需要的具有前瞻性的后备队伍规划。
(1)数量控制。首先后备干部必须数量充足,但同时数量也不宜过多,必须控制在一个适度的数额,一般控制在与在职领导干部的比为2: 1为宜。[1]
(2)层次设置。根据各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按级别设置不同的后备干部层次,比如校级、处级、科级。不同层次的后备干部队伍拟定相应的有针对性的培养计划、培养目标,培养计划要有远瞻性,不仅要有近期计划,还要有中期、长期计划,并重点抓好、细化近期计划。
(3)群体结构优化。为实现学校未来的平衡、可持续发展,后备干部在选拔的时候要注重结构的合理化,比如专业领域的平衡、年龄上的平衡、性别上的平衡、党内外人士的平衡,等等。
二、建立健全后备干部选拔机制,选拔优秀人才
(1)拓宽选人思路,引入竞争机制。扩大后备干部选拔范围,让一切符合要求的干部都参与进来,并且要敢于打破以往重资历、论资排辈,甚至用人唯亲的陈旧观念,确立新的用人导向,引入竞争机制,创造多种竞争模式,为每位干部提供均等的竞争机会。
(2)慧眼识英才,善用有潜能的干部。人的才能有显能和潜能之分,显能容易被发现,潜能容易被埋没。但潜能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能转化为显能[2],只是由于不易被发现,常常被错过。因此,在选拔后备干部时,要创造机会让他们充分展现自己,参与选拔的领导也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善于发现他们的潜能。
(3)提高门槛,严把后备干部素质关。一是良好的思想品德。习近平总书记屡次强调干部选拔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良好的思想品德一定是选拔后备干部的首要条件。二是一专多能的才干。高职院校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学府,它所培养的后备干部除了具有管理技能以外,還需要拥有足够的学识能够应付学校的各类大小事务。三是综合能力素质高。后备干部作为高职院校未来的领导者,对学校将来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具备多方面的综合能力,比如沟通协调能力、决策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健康的心理素质。
三、提升素质,激发潜能,注重后备干部培养
(1)压担子。高职院校在后备干部的培养过程中,要多给他们压“重”活,压“难”活,多让他们参与甚至主持学校的重大项目,比如高职院校争一流、创示范等项目。
(2)挂职锻炼。领导者要决策,需要分析判断能力,更需要眼界和相关经验的积累,那么最好的解决途径就是在走上领导岗位之前到相关的部门挂职,比如根据高职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特点,安排到企业挂职;全面锻炼管理能力,安排到机关挂职;培养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精神,安排到农村扶贫挂职等。
(3)轮岗。作为学校未来的领导者、决策者,必须熟悉学校各个部门、各个环节的运作,决策时才能顾全大局,不会顾此失彼,因此,在培养过程中,学校要注意后备干部的流动性,适时安排他们在不同的岗位上接受磨炼,把他们培养成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复合型领导人才。
(4)学习与培训。新时代科技发展迅猛,高职教育发展飞快,如果不与时俱进学习新理念、新技能,学校发展跟不上,很快便会被淘汰。因此,学校要重视后备干部的培训工作,并开辟多种学习方式和学习渠道,比如根据个性化的差异进行分层分类培训[3],到先进地区及单位进行考查学习,参与重大课题调研,学历提升或访学等。
四、建立健全后备干部动态管理制度,增强队伍活力,保证队伍质量
为保证后备干部队伍的质量和活力,学校必须实行动态化的管理[4],对后备干部进行追踪和考核,让这支队伍有进有出,能上能下,让后备干部们有危机感,有进取心。
(1)建立健全后备干部相关管理制度。让后备干部每一项管理工作都有据可依,做到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尤其要完善动态管理制度、考核制度、任用制度,在执行过程中严格以制度为标准。
(2)建立后备干部培养档案。确定培养身份后,为每位后备干部建立培养档案,内容包括:制定个人培养规划、学习培训情况、个人思想汇报材料、奖惩情况、考核情况等,并定时更新。
(3)做好后备干部跟踪考核工作。根据后备干部管理制度,对后备干部培养期间的德、能、勤、绩等方面进行全方面的考核,对他们工作项目完成情况、挂职情况、担任领导助理情况、日常工作情况、学习情况等进行追踪,进行阶段性考核,并记录入后备干部培养档案。
(4)严格对后备干部实行动态管理。为优化后备干部队伍质量,并保持队伍活力,应实行动态化的管理,即可进可出,对于表现优秀的人才,可以纳入队伍中来;而对于培养过程中表现不理想、考核不合格的人员,则要及时淘汰,这样有利于后备干部进取心的培养,更有利于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
五、合理采取激励机制,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
为调动后备干部的积极性,更为了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加入队伍中来,学校应合理采取一些激励机制,增强后备干部的归属感和使命感。
(1)任用。后备干部的培养是为了使用,如果光选拔不任用难免会打击士气,因此,在有岗位空缺的情况下,可以优先任用优秀的后备干部,这对他们是一种肯定,也是一种激励,能激发队伍更加积极向上、充满活力。
(2)政策上的激励。高职院校不少优秀人才愿意专职从事教学、科研工作,而不愿从事管理工作,是因为行政工作无法量化,评职称不占优势,待遇较低。因此,如果能有政策上的支持,让一些优秀的人才“双肩挑”,评职称、工资待遇能有适当的政策倾斜,尽量缩小管理骨干和教学、科研骨干之间的差距,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优秀青年加入到后备干部的队伍中来。
为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必须加大力度进行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从真正意义上形成选拔、培养、管理和使用相结合的“四位一体”综合体系,打造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战斗力强的后备干部队伍,为创建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一流高职院校不懈努力,为新时代高职教育的发展作出卓越贡献。
参考文献:
[1]何素芳.浅谈高校后备干部队伍建设[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S1):65-67+73.
[2]张铭娟.关于高校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J].江苏高教,1995(S2):67-68.
[3]李春燕,黄金辉.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思路[J].理论探索,2012(5):56-58.
责任编辑:张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