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声乐旋律进行中自由节奏Rubato的诱发因素研究

2018-03-01郭鸿

艺术研究 2018年4期
关键词:旋律

郭鸿

摘 要:在声乐作品中,自由节奏Rubato的探索一直是声乐艺术的永恒话题。为了细腻的刻画出人物内心的复杂心理和矛盾冲突,声乐演唱者试图探查自由节奏Rubato的主要诱发因素,即不协和音的出现、乐逗的划分以及调式调性的交替更迭,继而进一步尝试运用速度、力度等音乐表现手段来强调强拍或强位上的不协和音、句逗尾音以及调性调式变化音等,以便更好地完成声乐旋律的情感表达。

关键词:自由节奏 旋律 不协和音 乐逗 调式调性

在浩瀚的中外声乐作品中,旋律一直是以“音乐灵魂”的姿态占据首要位置,其抒情性的音调、独特的音乐风格一直为声乐演唱者和爱好者所津津乐道。声乐艺术家之所以能够博得专业人士和普罗大众的交口称赞,其秘密就在于:他们对声乐作品的体会和感悟、声乐演唱技法的掌握,全然已化作对对声乐旋律的掌控与表达,即运用有音高变化的歌词咏颂来完成歌曲情绪与情感的表达。

旋律的音调大体来自人类社会实践的三个方面:自然与社会声响音调、运动音调和内感音调。在大多数情况下,声乐旋律的音调并不是单一的模仿音调,它更像是三种音调的复合体,更像是基于社会生活音调的情感艺术概括。声乐旋律之所以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与表现力,归根结底取决于旋律线、节奏以及调性的布局这三大音乐表现要素。因而在探查声乐旋律节奏的可变部分——自由节奏Rubato时,上述要素自然也就成为rubato实例研究的重要方面。一般而言,旋律线中两音之间的关系无外乎两种性质:协和音程和不协和音程。在大多数声乐作品中,某些激动人心的旋律片段大多由强位上不协和音所构成的,因而听众对于不协和音的紧张反映与解决期待往往是自由节奏Rubato的主要诱发因素之一。

一、不协和音的出现

旋律线中的不协和音程包括大小二度,大小七度以及所有增減音程。为了了解旋律的运动轨迹,分析旋律运动趋势,划分最佳的节奏比例结构,这就不得不引入和声概念去看待声乐旋律的横向进行,明确各音之间的主从关系,以便更快更准确的找出不协和音,判定其属性与作用,为自由节奏Rubato的探查以及节奏比例结构的重新设定奠定扎实的音乐分析理论基础。在声乐旋律进行中,最常见的旋律骨干音为分解的三和弦和七和弦,表现出强有力的和声性质,给歌曲的旋律发展以强烈的动力感。例如,在西方古典主义时期的声乐作品,声乐旋律的发展常常表现出清晰的和声动力进行。而同样依靠和声动力发展的西方浪漫主义时期的声乐旋律为了增添旋律的抒情性,旋律中开始引入了大量的和声色彩进行,旋律的调性开始游离、涣散,甚至分解、迷失,听众不得不在压抑的音乐的气氛中去感受人物内心的矛盾与冲突。

众所周知,完美的旋律总是令人信服的逻辑进行,其良好的和声进行不仅表现在纵向的旋律伴奏上,更表现在横向的旋律进行中。隐伏旋律骨干音的有序连接表现出强大的音乐结构力,特别是声乐旋律中不协和音的凸现、先现与延留,更造成了巨大的戏剧张力。一段完美的旋律首先必须建立一个二、三度音程为主,间插四、五度音程的跳进迂回进行,在平滑的旋律轮廓基础之上,以特殊节拍强位上的不协和音的紧张度来构建出旋律听觉心理上的落差,以达到凸显旋律高潮的目的。在西方大小调体系中,不协和音一般指的是和弦内的七音、九音等以及和弦外音。处在强拍强位或者弱拍强位上的不协和音往往因其强烈的不稳定性表现出极强听觉尖锐感,其听觉心理上的亟待解决正是自由节奏Rubato的惯用表现区域。

以意大利古典艺术歌曲M.A.Cesti(切斯蒂)的《intorno allidol mio》(围绕着我崇拜的人儿 )第5-8小节为例(见谱例1),此段旋律进行优良,是一个围绕d2环绕进行旋律,以二、三度平稳进行为主,二度级进进行共有四组,第七小节的c2出现在多处,不仅构成了强拍(第一拍)上的Ⅲ级和弦的不协和音,而且还构成了弱拍(第3拍)强位上的VII级和弦不协和音,因而可以断定第七小节的不协和音解决必定会影响音符的平均时值(见图1),具备音乐节奏的伸缩性,成为自由节奏Rubato的首选区域。不协和音c2第一次是以经过音身份的出现在第7小节第一拍的后半拍,当c2第二次出现在第二拍的强位上,其属性却为协和音,直至第三拍伴奏低音d的出现,才改换了其性质,变成了不协和音,第三拍弱位上省略五音VII7级和弦进一步延迟了不协和音c2的解决,直至第八小节III和弦的出现。可见,短短的一小节内,从不协和音的引入——强调——延迟——解决,尽然经历了四个过程,真可谓是一波三折,妙趣横生。

谱例1 切斯蒂:围绕着我崇拜的人儿 (第5-8小节)

二、 乐逗的划分

通常情况下,声乐作品中的乐句还可以继续划分为乐节,甚至乐汇。从歌词上看,一个完整的乐句可以再次分割为多个歌词短句,歌词中标点符号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暗示出歌唱时的不同语气,原因就在于某些作曲家在创作之初就已经明确其旋律服务于歌词的创作理念;从旋律上看,乐句中的长音、休止符也是划分乐节甚至乐汇的常用标志,乐节或乐汇之间常常以重复、模进、扩充、缩减等方式进行彼此之间的逻辑关系。中国声乐作品多以非结构性衍展变化为主,西方则以结构性扩充与缩减见长。

通常在分析长大乐句时,就应该对其进一步的分割,变成规模较小的乐节或乐汇,进行音乐层次的细分,明确彼此之间的关系如承接、转折、收束等关系,以期获得声乐旋律演唱中声音幅度和宽度的最大化,以便更好地诠释歌曲中人物情感的内心冲突,此时,适当运用微妙的自由节奏Rubato就起到了画龙点睛的催化作用。

以内蒙民歌《牧歌》(第1-8小节)为例,乐句长达8小节,由于音乐速度较慢,以一个呼吸唱完整个乐句,实属困难之举。如果将此乐句分为两个乐节,声乐演唱将大有不同。不仅解决了演唱时的呼吸困难,而且还增添了旋律细部纹理的刻画,描绘出草原的广袤无垠之美。牧歌以d2为中心环绕式旋律进行起到了一定的沉着稳定作用,具有相当的分量感,第二乐节中弱起的下滑音、倚音的自由节奏Rubato装饰效果更显得歌曲上句悠扬飘逸,引起听众对草原的无限向往和无尽遐思(见图2)。

而在莫扎特的《 Non piu andrai 》(你再不要去做情郎)这首咏叹调片段(第1-9小节)中,歌唱的速度较快,且分为四个乐句,考虑到各乐句的起承转合的紧凑关系,适当运用自由节奏Rubato,在第五小节休止处和七小节的长音c处以适时的语气延长与停顿,相信更能完美地表达出费加罗幽默诙谐的人物性格,更增添了人物的喜剧色彩。

三、 調性调式的交替与更迭

除了某些近代声乐作品之外,大部分声乐作品都属于调性音乐范畴。声乐作品的风格和气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品的调性与调式。声乐旋律骨架中的调式音的功能序进以及色彩转换,对声乐旋律的陈述和表情能力都产生了深远影响。调式交替中所产生的变化音对于声乐旋律的连接、转折具有格外的重要意义。调式变化音所带来的调式调性的色彩变化细腻的刻画出人物复杂的性格和矛盾的心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旋律的延展性与表现力,对于乐句的陈述、链接与衍生起到了磨合润滑作用。调式变化音常出现于特殊的音程进行当中,往往联合局部的其它单音,形成了一个临时的“调性孤岛”。所产生的声乐音响效果常常成为情绪发展的高涨段落,表现出不可名状的情绪宣泄快感。正因如此,自由节奏Rubato的及时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歌曲的语气、语音、语义的表述功能,为歌曲高潮段落的烘托奠定了伸缩节奏的结构基础。

在迪帕克的《chanson triste》(忧郁之歌)中,第21小节还原a2音和第23小节还原g1音因其调式变化音的身份而成为调式调性转换的风水岭,其节奏的些许自由延长不仅让人产生了调性游离的梦幻气质,同时也更增添了主人公内心忧伤迷离、苦痛挣扎之感。

综上所述,声乐旋律进行中自由节奏Rubato的诱发因素主要为不协和音的出现、乐逗的划分以及调式调性的交替更迭,但在具体的谱例分析中,这些诱发因素往往并不是一个孤立的音乐事件,在多数情况下,它更像是多种诱发因素作用的复合体,唯一不同的是其所属的主导作用各有不同,因此自由节奏Rubato是一种易受多种外部诱发因素影响的可变节奏导体,它并不是偶然发生的,而是旋律情感艺术表达的必然结果。对于声乐旋律而而言,音乐的基本律动只是一个大概率节奏事件,而自由节奏Rubato才是其真正韵律之所在。

参考文献:

[1]杨儒怀:《音乐的分析与创作》[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11.

[2]李重光:《音乐理论基础》[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62:104.

[3]本论文图表均通过音乐表演可视化分析平台http://www.vmus.net制作完成(此平台项目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NO.11YJC760098,负责人:杨健)

[4]杨健:音乐表演实践研究的计算机可视化音响参数分析方法[J].音乐艺术,2008(4).

[5]赵梅伯:《唱歌的艺术》[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

猜你喜欢

旋律
夏日浪漫
春天的旋律
唐代口哨旋律拟解
Jay—A Revolutionary Musician
吟诵的旋律性初探
给你的信
于海:飘扬在国旗上的旋律
论旋律创作的基本要素
大地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