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教育改革背景下对当代中国设计教育课程模式的思考
2018-03-01郅阳
郅阳
摘 要:深化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我国艺术设计教育课程的设置应该与时俱进,以便适应设计文化的新环境。本文以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背景为依托,围绕设计教育的结构体系为切入点,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了适应当代社会需求的设计人才应该如何培养,进而得出当代设计教育的课程观念以及设计课程的策略,为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人才提供有效持续的人才保障。
一、 当代艺术设计教育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文化经济市场的不断扩大,全国开办艺术设计专业的高等院校也与日俱增,与艺术相关专业的学生数量急剧增加,每年招生甚至达到十几万人。尽管我国高等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在20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引进,与其他专业学科相比是一门较年轻的学科,但是一直是处于探索发展的阶段,可面对如此庞大的学生群体,以及新社会文化环境,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亟待解决。
1.设计教育课程效仿美术教育模式
2011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中将艺术学升格为学科门类。2012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编制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中规定,设计学学科下设艺术设计学、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公共艺术、工艺美术、数字媒体艺术八个专业。?譹?訛我们可以看到,按照学科划分,艺术设计属于一个独立的科系,理应有相对独立的教学体系、人才培养策略等,但从目前大多数高等院校的设计教育课程设置来看,还是把设计教育跟美术教育学科的教学体制混淆,依附状态特别严重,呈现一种独立学科“不独立”的局面。
目前,我国设计教育课程体系普遍为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三块集中的教学体系,专业课则实现了相对的独立,相对基础课好一些。设计专业课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开设适应市场需求的课程,如现在热门的动漫专业的课程有商业插画设计、运动规律、影视综合技术、网页设计、三维动画艺术与创作、计算机辅助设计等等,都是围绕该专业的核心技术结合市场制定的。加上现在高校都实行学分制,把一些散乱的课程规整化,加强了设计学科的系统性。
但有些基础课程确是完全照搬美术教育的课程模式,如素描、色彩、速写等传统的基础技法课程,这些课时安排占据学生专业课很大的比例,并且按照传统的美术技法进行训练,与设计专业脱节严重,压制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很难与为日后培养的设计思维模式打下基础,这样的结果造成学生的绘图能力很强,设计能力偏弱的局面。其实,设计课程中应该有素描、色彩等基础技法课程,但是在设计教育的基础绘画训练课程中,教师应该指导学生从美术中发现设计的意义所在,从不同的角度、不同层面上作为学生绘画的基点,如对静物摆放秩序的感知,从写实对象的参照过渡到超自然的物象写生,从表面的客观体到内在主体的挖掘表现等,都可以从中训练学生多角度思考的思维模式,这样的课堂训练才符合艺术设计教育的思维方式。
2.人文社会科学课程设置偏少
艺术设计专业在发展过程中一度成为我国高等院校的热门专业,招生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现在实行的招生考试,普遍模式仍旧保留着素描、速写、色彩等传统绘画的测试,涉及衡量学生创意思维的考试科目极少,整体是重视绘画基础,忽视学生自我创新意识的测评。而文化课的分数线又普遍偏低,学生文化課基础本身就很薄弱,等他们进入心中梦寐以求的象牙塔时候,接受的教育仍然是对绘图技法训练的课程,人文和社会科学的课程相对较少,或者有些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文课程设置完全仿照文学或美术教育的理论模式,实行从理论到理论的封闭式教学。如史论课程、视觉心理学、市场心理学、消费心理学、营销心理学、设计管理、设计策划等课程开设很少,而这些学科跟设计也是紧密相关的,这些课程的缺失造成学生对艺术设计理解片面,设计创新观念薄弱,不能准确找准市场,进而限制了学生对艺术思维的空间认识和发展创造的空间开拓。这种课程设置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后果就是,对未来的设计者来说,人文素养的缺失对他们日后的发展极其不利。等到这些学生毕业进入工作岗位,也不能尽快创造价值,学生缺乏创新意识,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以1918年国立北京美术学校图案系工艺图案专业课程设置内容为例?譺?訛,课堂内容涉及的学科领域十分宽泛,伦理学,建筑学,工艺美术史,物理学、外国语、博物学等,充分体现了学科的综合性与交叉性。我们从这个课表中可以看出,当时的图案教育办学定位主要是培养实践能力与理论知识兼备的设计师,开展各门类的工艺品种设计,从基础图案到工艺技法,随着年级的递增而增加,整个本科教育的课程构架是专业基础、技法、人文科学课程相辅相成的。另外,当时的学校同样安排选修课和实习课,充分证明当时课程教育的开放性和完整性。那么即将时隔一个世纪之后的今天,对照今天的设计教育课程内容值得我们每位教育者反思。
二、设计教学课程设置的构想
1.追随社会需求趋势的设计教育课堂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学会生存》报告中指出的,教师“将越来越成为一个顾问、一个交互意见的参与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他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励”。?譻?訛教师作为课堂的直接引导者,提升自我素质和专业技能对于课堂质量的高低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招生计划的逐年扩张,使得学生的受教质量很难得到较好的保证,加之专业教师的缺乏,尤其是设计领域中的新兴学科,如动漫设计,交互设计,新媒体艺术设计等。这些专业的诞生都是紧随科技发展和人们日常生活的潮流,而这些专业的教师却很少,通常一大部分院校是通过自己培养的优秀学生留校任教,学术上的近亲繁殖影响了设计教学水平。还有通过招聘高学历人才,自我学习、培训的方式来教授学生这些新兴专业的知识,缺少社会实践经验。设计本身却是一门实践性特别强的学科,教师作为课堂的直接引导者,如果大多数艺术专业学校的师资队伍都长期处于这种情况,按照旧有模式的“从理论到理论”的设计课堂,那么对于培养出实践能力很强的设计者来说就大打折扣了。
最近, 2014年大学生就业蓝皮书中,“艺术设计”首次成为2014年度本科“红牌专业”,这就意味着设计专业的学生“毕业等于失业”成为了现实。艺术设计的学生成为了高失业、低收入且工作满意度差的专业,可以说,艺术设计专业在就业市场中遭遇了瓶颈期,如何培养适应社会需求,有前瞻性、高能力的设计者成为各大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核心问题。
2.设计能力与人文素养全面培养的教育观
艺术设计是一门复杂的跨多个学科门类的综合专业,既包括宏观的理论知识,又涵盖了具体的实际操作技法方面的知识,它们之间彼此交叉、渗透,是一种动态的学科。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结合最为紧密,时刻把人们的生活需求放在设计任务的首位,同时也承担着一定的社会道德伦理的问题。因此,设计本身的属性就要求在课程内容上要做到融合不同领域的知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引领学生具有全面的设计能力。
作为设计课程的设置,与整个专业领域密切结合,充分对学生进行有实际操作的、有项目的训练,教育者要对课程资源有一个整体的规划和开发。特别是在全球经济文化一体化现象突出的背景下,学生掌握丰富的人文和社会学科的知识后,会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有一个更好的诠释,关注人们的精神追求和审美情趣,为设计打下基础。引导设计类的学生如何正确地对待本民族文化,从中华民族各种门类的艺术领域中汲取营养,丰富自我的人文知识资源是非常关键的。
以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艺术与设计学院,平面设计专业美术学士课程体系(BFA in Graphic Design )为参照,我们可以看到該学院平面设计专业的通识课程和基础课程(General Education and Foundation Courses for the Graphic Design Program)?譼?訛内容。从这个列表我们不难看出写作、艺术史、社会文化等三大项成为整个学期的重点,涉及平面专业的技法课程却没有,足以表明该学院对学生在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方面的重视程度。
总之,在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过渡时期,在教师指导作用下,注重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让学生理解人文科学知识的重要性,有效的整合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一种全新的沟通机制,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设计能力,让他们去自主发现和探索,让设计的课堂更具有灵活性和综合性。
3.以引导学生发散思维为主的个性化课堂
设计是一门社会实践极强的学科,很多设计课题都是从多学科角度出发,统筹安排设计方法、设计流程等环节,而这些环节的关键点是设计思维的灵活运用,设计思维的关键便是想象力和创造力。我们理想的设计课堂应该尽可能地打破传统的平面构成、立体构成等单一训练要素的方法,以个性化的、综合性的课程模式去训练学生对构成、形式的理解,如对一支曲子,一首诗词欣赏后,对其进行平面化的设计和创作,不限制材料和工具,让学生海阔天空的想象;或是利用新媒体声光电等媒介,视觉、听觉、触觉全方位的空间解构去创作新作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感性和理性结合的综合能力去激发他们的艺术灵感。
三、结语
瞬息万变的时代加速了设计教育的改革,其相对应的设计课程体系同样随着时代的步伐不断更新和改进,课程内容及课程的教育目的也要动态发展。为了培养出高素质的未来人才,我们教育工作者要做的就是不仅着手现在,更应该开拓视野,突破传统美术教育模式的制约,构建多元的课堂结构,充分调动学生的个性,掌握现代的设计潮流趋势,以学生、学科、社会所需为目标,把改革方案面对未来。
注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G].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361-367.
国立北京美术学校学则(选录).见:中国近现代艺术教育法规汇编(1940-1949)[G].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125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G].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2
候立平.文化转型与中国当今设计学学科本科教育课程设计的变革[D].中央美术学院,2013: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