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桂花酒

2018-03-01李朱心

当代人 2017年8期
关键词:惠山朱颜桂花酒

李朱心

读《世说新语》,最喜“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巍峨如玉山之将崩”。读《楚辞》,尤喜“美人既醉,朱颜酡些”。“玉山将崩”,翩翩君子如玉;“朱颜酡些”,微醺美人如花之半开。此二句,满足了我对古之君子、香草美人的所有想象。

酒,天之美禄。若毫无节制痛饮至醉固不可取,然小酒怡情却是生活之美。前日,买得无锡手作桂花酒,纯糯米发酵,酒精只有十几度,开封后有浅浅桂花香,淡淡琥珀色,晶莹透明,甚是诱人。轻轻吮一小口,除了丝丝袅袅桂花甜醇和糯米清香之外,隐隐约约似乎还有一层薄如轻罗的苦味儿,却也压不住桂花香,味道偏甜而酒味儿稍显淡薄,是酒中之醴。

此桂花酒据说是惠山泉水所酿,未曾品尝过惠山泉,故无从知真假。想来也不必过分纠结是否真为惠山泉所酿,苏、锡、常州向来为江南富庶之乡,糯米优,佳酿自然味美,品饮之际让人即刻起诗兴,正应了苏东坡之“酒是钓诗钩”。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金桂、银桂、丹桂,哪怕是花朵被摘下晒干后,依然长久散发出浓香气息,酿成酒,至味儿。桂花酒历史悠久,屈原先生《楚辞》里有“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献上桂酒与椒浆”的诗句,“桂酒”是将桂花浸泡酒中而成,有浓烈的桂花香,表达了先人对众神的敬意。

唐朝最盛行桂花酒,不是用酒浸泡桂花而是用桂花釀酒,酒味儿芳香浓烈。当时非常流行品饮桂花酒,有的文人甚至还是酿造桂花酒的高手,宋朝叶梦得《避暑录话》有云:“刘禹锡传言方有桂浆法,善造者暑月极美,凡酒用药,未有不夺其味、沉桂之烈,楚人所谓桂酒椒浆者,要知其为美酒。”刘禹锡堪称桂花酒酿造专家。宋代东坡居士谪居时学会了酿酒,而且水平之高恐怕不亚于刘禹锡,也会酿桂花酒,他的《新酿桂酒》诗曰:“烂煮葵羹斟桂醑,风流可惜在蛮树。”诗句中的桂醑其实就是桂酒。他“左手持蟹螯,举觞嘱云汉。天生此神物,为我洗忧患”。

桂花酒甚至是清代宫廷御酒,中秋节要品饮“桂花东酒”,潘荣陛著《帝京岁时纪胜》里有桂花酒的酿造方法:“于八月桂花飘香时节,精选待放之花朵,酿成酒,入坛密封三年,始成佳酿,酒香甜醇厚,有开胃,怡神之功。”

八月桂花遍地香,文人们对桂花更是赞誉有加,张九龄盛赞桂花清雅高洁,生机勃勃,荣而不媚:“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古文人崇尚“蓬室瓮牖,弹琴诵书”的琴酒诗书生活,讲究琴棋书画诗酒花,与酒有关的风雅之事也就颇多,如陶渊明之白衣送酒,曹孟德之青梅煮酒。最风流潇洒的当属太白先生:“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美酒饮教人微醉,对清风明月,闲饮一壶甜醇的桂花酒,“醺然一醉虚堂睡,顿觉情怀似少年”。

(李木心,原名李秀芹。出版有长篇小说《烟客》,并在诸多报纸、杂志发表美术评论文章。)

编辑:刘亚荣

猜你喜欢

惠山朱颜桂花酒
My Hometown:闾俊铖
巫山一段云·石榴花
戊戌新年有题
秋来饮杯桂花酒
船内船外
桂花酒
惠山泥人 左手市井,右手梨园
惠山泥人 左手市井右手梨园
My pen pal
不能吃的fish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