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情分析的针灸学信息化教学策略※
2018-03-01贲定严舒文娜马明珠刘迈兰密常小荣
刘 霞 刘 琼 贲定严 钟 欢 舒文娜 马明珠 刘迈兰 刘 密常小荣
(湖南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7)
针灸学是一门综合性强、跨科多、实践要求高的学科[1]。由于经络循行复杂,腧穴内容繁多,刺灸手法各异,治病机理深奥,在教学过程中同学们普遍反映存在着针灸知识难记、难背、难理解、难掌握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怎样使学生消除畏难情绪,对针灸学产生浓厚兴趣,如何有效掌握经络腧穴知识、针刺灸法技巧和科学运用针灸治疗疾病的规律,是针灸教学过程中的重大问题也是教学改革的最终目标[2]。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学情分析是教学研究的重要生长点[3],那么在针灸学教学中如何基于一定的学情分析,进行有效的教学策略改革,从而使得针灸学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促使学生更好地学好针灸学这一门课程呢?笔者进行了如下论述。
1 什么是学情分析
对于什么是“学情”的阐述最早是在20世纪80年代,但是近几年学情分析才真正跟教学实践密切联系起来。最初,“学情分析”中的关键词“学情”被解析为“学生情况”或“学生学习情况”。随着对“学情分析”的研究不断深入,慢慢对学情分析的诠释更为深刻和具体,即:学情分析是指教师为了有效教学而开展的对影响学生学习各因素的诊断、评估与分析,其目的是为教师的有效教学行为提供准确的信息和依据,顺学导教[4]。随着有关现代研究的不断开展,学情分析的内容也得到了完善与提高,教师的新课程改革理念不断更新,已经逐渐从学科本位论、知识本位论转向更加重视学生的主体性,早已不再是物化的学生观。
2 针灸学学情分析的内容
具体到针灸学,学情分析的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步骤来进行:第一步,搜集学情信息。了解学生对针灸学的有关知识、技能掌握的范围和质量。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了解学生的思维特点、自学能力和学习习惯等。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预测他们在学习针灸学教材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在学习针灸学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等课程,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但是缺乏相应的临床知识学习,针灸学是一门综合性强、跨科多、实践要求高的学科,充当着联系理论与实践的重要角色,对学生的基本特征和学习基础进行了解和分析,是教师寻找学生学习起点的主要措施。第二步,整合分析学情信息。对搜集到的学情信息进行有效的统计和梳理,根据学生的整体特点以及个体差异进行全面研究。依据学生不同的能力水平、实际需求和认识能力,分析出学生整体和个性特点,使得制定具体的教学计划时有据可循。第三步,根据分析作出适宜的教学计划与任务,同时要根据学生不断变化的各种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使之适应持续变化的学情分析状况。并且应该阶段性地对学情和教学方案进行整合,做好总结。只有做好以上步骤,针灸学的学情分析才不会仅仅停留在形式层面上,这样的学情分析才能真正有益于学科教学的长足进步[5]。
3 基于学情分析的针灸学教学策略
3.1 案例导入-任务驱动-角色扮演教学方法的结合 案例教学模式是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为指导的一种常用教学方法,通常指在教师的统筹规划下,依据相应的教学目的,以案例作为教学素材,学生对案例进行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并得出一定结论的过程。针灸学案例教学模式旨在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提高学生对疾病的诊断、确定相应针灸治疗方案的能力,并充分理解临床疾病的复杂性、变化性、多样性等特点。任务驱动是另一种建立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为基础的教学方式,为达到使学生自主掌握某一知识的目的,教师巧妙地设计教学任务,将要掌握的内容灵活地蕴含在教学任务中,学生通过完成相应的任务即可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并且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对任务进行分析,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案例教学模式和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的目标都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学习逐步掌握对具体问题的分析能力,并对其中涉及的知识点理解透彻[6]。针灸学作为中医基础理论课程与针灸临床实践中的桥梁课程,其实践性很强,仅仅依靠教师的口头讲述很难使学生理解针灸学中的临床思维、辨证选穴以及刺灸法的实际操作能力。而生动的案例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法通过精选典型的案例,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的主动参与,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并使学生身临其境,学习到了临床知识,提高了学生的临床操作能力[7]。
角色扮演教学是通过学生扮演教师指定的角色,以激发学生想象创造的能力,启迪学生认清自己和他人的行为、价值、信念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多种教学尤其是医学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课堂效果。它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效率,同时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深刻理解,使学生在课堂上的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和主动创造的过程。在医学角色扮演教学中,学生不再是被教师灌注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被赋予了“医生”“患者”或者“患者家属”的角色,在角色扮演中,扮演“医生”,可以切实体会医患关系,学会怎样跟患者及患者家属进行沟通,怎样多角度看待患者的外显行为、挖掘患者的症状、进行诊断和拟定初步的治疗方案。扮演“患者”及“患者家属”可以体验从患者的角度怎样跟医生进行更加有效地交流,观察患者的心理状态,理解患者及家属的心情,从而更好地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素养,符合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要求,这也是医学生培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8]。
针灸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综合课程,角色扮演教学方法可以将两名学生分为一个小组,其中一名扮演患者,另一名扮演医生,根据卡片要求,由“医生”向“患者”采集病史,并由“医生”进行病情分析、给出相应的治疗方案。角色扮演教学方法也是在一定的学情分析基础上,充分发挥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观能动性,使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提高。另外,由于针灸学是一门实践学课程,学生要掌握一定的针灸操作技术,还应该要求学生在辨证分型和立法处方后,进行选穴操作,这也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有效方法[9-10]。
针灸学课程具有知识的连贯性,与临床操作、临床诊治前后呼应,密切相关性等特点,适合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构建以病案教学为核心,并结合角色扮演、情景教学的教学方法,在任务设计实施的过程中体现系统性、可操作性和拓展性。如针对头痛,我们设计以下任务,如图1。
图1 头痛的任务设计
3.2 数字教材的应用 数字教材是一类遵循学生阅读规律、利于组织学习活动、符合课程目标要求、按照图书风格编排的电子读物[11]。与传统教材相比较,数字教材的优势在于增加了大量多元素材,内容丰富多彩,具有个性化、情境化、模块化与动态化等特征。
笔者课题组正在进行《针灸学》数字化教材的制作,它在功能设计上打破了局限性的教学模式,由电子课本、多媒体资源共同构成。电子课本以网络平台为载体,实现随时随地一键阅读,并且可以及时存档学习进程、添加学习笔记。多媒体资源库包括了视频、图像、动画、PPT等内容方面设计:每一章节都配有PPT讲解,对常见疾病的诊断要点、选穴配方进行详细生动地解析,还增加了一部分拓展内容,供学生学习思考和提升;针对针刺手法,特别是慎刺手法配有相应的视频演示,使学生更加直观地掌握针刺手法;每个疾病后,都以趣味小游戏的形式配有相应的习题,让学生在趣味性学习中轻松掌握知识。数字教材是数字化时代的新兴产物,它的发展之路应该在传统教材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突破创新,逐渐成熟。《针灸学》数字教材紧跟时代步伐,设计了具有多功能、多元化、多层次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库,让老师和学生可在多种电子终端上进行学习和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因材施教、发展个性的目的,让学习变得轻松快捷,让教学变得生动有趣,让原本枯燥乏味的课程变得妙趣横生[12]。
针灸学的教学应基于一定的学情分析,灵活运用任务驱动、案例分析、分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同时应合理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建设数字化教辅资料,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1]李静,陆瑾,阮志忠.PBL法结合LBL法在《针灸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针灸,2015,35(8):831-834.
[2]王宛彭,刘洪恩,刘红.《针灸治疗学》教学方法研究探讨[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18(3):63-63.
[3]邵燕楠,黄燕宁.学情分析:教学研究的重要生长点[J].中国教育学刊,2013(2):60-63.
[4]陈瑶.学情分析研究综述[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6(6):21-23.
[5]王莉.基于学情分析的高中数学教学设计[D].开封:河南大学,2015.
[6]龚媛媛,潘晓彦.“案例导入、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医护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旬刊,2016(2):9-11.
[7]茅骏霞,李艺.案例教学法在中医针灸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J].上海针灸杂志,2015,34(11):1131-1134.
[8]李勇,王锦帆,许年珍,等.角色扮演教学法在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中的作用[J].中华全科医学,2011,9(11):1809-1810.
[9]卞镝.针灸教学改革创新探析[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6(3):243-244.
[10]刘密,潘思安,张国山,等.《针灸学》四特性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改革的研究和实践[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9):84-86.
[11]孙众,骆力明.数字教材关键要素的定位与实现[J].开放教育研究,2013,19(4):60-67.
[12]刘琼,钟欢,贲定严,等.《针灸医籍选读》数字化教材特征分析及其功能设计[J].教育教学论坛,2017(28):7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