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视角下的农民心理教育探析
2018-02-28张剑波袁学哲
张剑波 袁学哲
【摘 要】 2013年以来中国的“精准扶贫”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但是现阶段的精准扶贫所不可忽视的是心理贫困的现象。文章从教育、生活方式、制度因素、经济因素等几个层面分析了贫困人口产生心理贫困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心理贫困对策:定时兴办讲座来普及心理扶贫和扶贫策略的基本知识;关注贫困儿童、特殊儿童的健康成长;关注贫困人群中处于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的工作情况。应加深心理教育以解决消极和抵制心理。
【关键词】 精准扶贫;心理贫困;教育扶贫
一、农村贫困人口心理贫困
贫困的存在有着历史与现实的双重原因,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贫困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如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经过多年扶贫工作的大力推动,我国绝大多数地区己解决绝对贫困问题,然而相对贫困问题依然是扶贫工作的主要方向。
导致贫困的因素多样,但往往只有着一种或者两种导致贫困的因素致使贫困,很少的人会被全部的贫困因素所笼罩。在实际调查中发现,当地的贫困人口集中体现出了一个共同的贫困因素——心理贫困。有很大部分的贫困户在政府帮助下成功脱贫但却又在第二年返贫,而且其中因为一些突发的、不可避免的原因返贫的人占少数,大多数是因为“懒、靠、等”这些原因而返贫;还有一部分贫困户缺少脱贫的内生动力,觉得自己命该如此,而且基本全部的贫困户对于贫困、扶贫不了解,只知道若可以拿国家的钱便多拿,这也是当地村干部工作不负责的体现。贫困久了,就造成了心理贫困惯性,总觉得自己比别人穷。同时,在流动性少和相对封闭的社会环境中,贫困不是一件个体感觉寒碜的事情,而是一种集体心理常态。
二、贫困人口心理因素制约与联系分析
1、教育因素与心理贫困
教育因素是与心理贫困联系最为密切的因素。也有部分学者将教育造成的文化贫困并入精神贫困的范畴中,其认为“文化贫困也可以说是精神贫困”,是一种人在生活方式、思维、理想、道德、价值观习惯等精神状态、价值取向、生活方式不能满足现实生活需求,落后于社会主要物质生产方式的一种状态。[1]而人们在精神状态上的贫穷则更易促成小农意识的产生,导致“命该如此”的人生观,农民仅仅为生存而对自己利益的维护,但不包含对权利的捍卫与争取,这也是目前学术界对心理贫困的研究结论之一。[2]同时,教育的缺失也会造成人口素质差,而人口素质挤压贫困论又认为人口素质差便是贫困的本质。个人素质论者认为,个人素质决定个人智商的高低,因而决定个人就业、收入及社会地位,所以个人素质缺陷是造成心理贫困的重要根源。
2、生活方式因素与心理贫困
传统封闭落后的生活方式将导致以“小农意识”为主体的心理贫困。在传统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中,人们交易愿望非常低下,衣食住行一切都仅仅靠自己获取,无需通过市场。生产不是为了交换,种田为了饱肚,养牛为了锄田,商品意识缺乏,导致为交换的生产的积极性泯灭,从而进一步减少农村贫困户的外界交流度,加重封闭程度。[3]这样,贫困户与外部市场和产业联系的缺乏,客观上使农民限制在世世代代生存的狭窄的经济空间内。偶有的交易主要是对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的一个补充,还不具有引导小农面向市场从事商品性生产的调节功能。所以,在具有强烈自然经济倾向的落后地区,任何产业的发展,无论是“内蕴式”发展也好,还是靠引进的“嵌入式”发展也好,都因落后地区居民的生活方式的限制而难以取得成功。这种小农意识形态造成的心理贫困便会反过来作用于物质贫困,两种贫困相互循环发展,使这种“交换无意识型生活方式”持续下去,而导致贫困问题难以从单方面根除。同时这种封闭式的生活方式也将导致意识形態、思想观念无法达到社会发展的最低要求,从而造成农村社会发展的相对滞后。
3、制度因素与心理贫困
扶贫制度不完善,必将导致物质与精神不能共同脱贫。在现阶段的扶贫制度中,相较于在物质资助,技术援助方面,心理、精神援助在贫困户扶持中处于较为薄弱的阶段。[4]这也与现在贫困户基本以中老年有关,思想固化,很难接受在外界条件下的教化。
扶贫制度也存在一个很大的监管问题,从实际调查中发现,部分地方还缺乏脱贫攻坚责任感和使命感,越到基层意识越淡薄,部分村组干部没有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导致对政策不了解、对本村贫困户基本情况不了解、对村规划发展不了解。但确立严厉的监管政策也不是根除这种现象的良药。这种驻村干部对于扶贫工作的责任性使命感缺失、积极性缺乏的原因是贫困人群居高不下的数量,以及多次帮扶却依旧返贫的现象,最重要的还是贫困人口“懒、靠、等”的依赖心理。不思进取,缺少主观改变现状的能动性。[5]而这样的贫困人群的依赖心理和驻村干部的懒散、积极性责任性缺失便构成现阶段去精准扶贫的普遍现状。
4、经济问题与心理贫困
保守而无知的农民往往不懂得如何自我调适,长此以往也就形成了所谓的心理贫困。贫困的经济学分析之所以无法全面认识贫困的本质及其根源,主要是由于它强调经济与技术作用的同时,忽略或低估了人的精神心理作用。[6]生物对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反映的表现形式叫做心理现象,而其同样可以反作用于人的行为。当一个人在贫困环境中生长,久而久之便会表现出不同于常人的贫困心理,这是分析经济学学者所忽略的一个问题。贫困现象存在的经济学原因是社会资源的分配不公,而贫困户对于外界不利于自身的不平等现象的认知和体会则会产生抱怨、悲观、愤怒等负面情绪,从而产生抵触心理,即不配合政府工作,甚至辱骂政府工作人员。
三、对策:加深心理教育以解决消极和抵制心理
心理贫困在接受教育程度低、思想落后的贫困人群中的产生不可避免,对于现阶段扶贫我们需更加注重的是贫困户在心理方面的脱贫。贫困户心理建设任务艰巨,扶贫需先进行心理扶贫,一个身体健全和精神健全的人不会受贫困所限。强化帮扶教育力度,全面提高贫困对象的可行能力,解决贫困户的心理贫困问题。教育投入有助于增加投入对象的人力资本存量,促使可行能力和未来发展能力的提高,这是实现脱贫最佳策略。[7]全方位关注贫困地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的发展。当然也应该注重贫困户的心理塑造,在大力兴办教育的同时,对当地人群开展免费甚至是参与即赠送物资的讲座,来普及基本的心理扶贫的知识或者是扶贫的策略是很有必要的。对贫困人群心理建设和教育程度帮扶的侧重点,一是定时兴办讲座来普及心理扶贫和扶贫策略的基本知识,讲座的内容可以从当地人们的行为,基本情况入手,可以告诉他们什么样的行为会导致他们贫困,而他们若想解决这样的贫困应该怎么做。针对于讲座的参与度,可以用发放的物资作为参与的奖励来增加参与度。二是关注贫困儿童、特殊儿童的健康成长,为其提供教育培训服务,让他们有生存的能力。三是关注贫困人群中处于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的工作情况,确保其有基本的工作来减轻家庭负担。
【参考文献】
[1] 祝琳.浅析欠发达地区的精神心理贫困[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4.4.
[2] 谢治菊.认知科学与贫困治理[j].探索,2017.6.
[3] 王海滨.欠发达地区精神心理贫困现象的经济学分析[j].现代经济探讨, 2007.5.
[4] 曽静.金堂县清河村三农现状及精准扶贫研[d].成都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17.6.
[5] 秦其文.论人的心理对经济的影响[j].社会心理科学,2016.12.
[6] 王海.欠发达地区精神心理贫困现象的经济学分析[j].现代经济探讨,2007.5.
[7] 李栋.精准扶贫视角下山西省农村扶贫问题研究[d].山西大学硕士论文,2017.6.
【作者简介】
张剑波,四川轻化工大学学生.
袁学哲,博士,四川轻化工大学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