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松魂

2018-02-28柯云

林业与生态 2018年12期
关键词:古树老屋爷爷

柯云

一转眼,四十多年过去了,我仍魂绕梦牵农村的那幢老屋,更使我难忘的还是老屋场周围的那些古树。

老屋场,名叫周家古丛。这个名字不知叫了多少年,周围几十里乃到上百里的人都知道有这么个好地方。它之所以闻名,恐怕与古树有关。老屋场后面是一座层峦叠障的大山,形如下山猛虎,忽一回头,留下一个山湾,湾内便是老屋场所在之地。108棵古松、12棵红栗、5棵拐子树、7棵国槐,内面还夹杂一些长青乔木和灌木,交错组成一道天然的绿色屏障,凌空而立。古松威武挺拔,犹如严阵以待的将军,故人们戏称为梁山百单八将。山风顿起,松涛翻滚,既壮观,又动听。

这些大树不知多大年龄,树围一般是3人合抱,其中有两棵分叉的松树须5人牵手才能围上。离房屋数丈远处是密密匝匝的楠竹、桂竹、水竹、白竹,苍翠欲滴,相映成趣。整个院子周围则是人工栽植牛王刺编织而成的奇异围墙,美观实用。禾场上有一棵巨大的柿饼树,树冠如伞,将面积为0.2公顷的禾场遮了一半。树下有一清澈见底的水井,清水盈盈,双鱼嬉戏,春华秋实。禾场的周边则是枇杷、桃、李、杏、梨等季节果树,四季果香。屋场右侧有一股小酒杯粗的清泉,绕屋而流,叮咚有声,终年不竭,供全家食用。先人为了洗衣养鱼之便,在屋左右两侧建了上下两口塘,一口洗衣、一口养鱼。塘岸柳树成荫,池中碧波荡漾。因此,老屋的始祖借用了宋代王安石的名句:“一水护院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一直铭刻在槽门两边的柱子上,成为一道文化名牌风景线。

美好的自然环境,来之不易,保护它更难。儿时,爷爷常讲,为了保护四旁草木,村规家约都有规定,谁也不得违犯。比如林中禁止放牧,牛羊不得入内,里面的一草一木也不得乱砍,即使树下的腐叶不也能拾取。二叔有个外地亲戚,不懂其规,一天进林在树上砍了一捆干枝,被爷爷发现,当场给他一个难堪,并勒令二叔将干枝捆好,放进柴棚,上面插上一个木牌,写道:“此系风景林中朽枝,下不为例”。

树高招禽,林密诱兽。一些长腿白鹤、花尾锦鸡、甜嘴喜鹊、直舌乌鸦,还有斑鸠、画眉、黄鹂等,都争相在树上繁衍生息,把这里当作赖以生存的乐园。一些如飞鼠、黄鼠狼、野猫、狐狸之类的小动物也悄悄挤到这里凑热闹,分享其乐。每日清晨,百鸟爭鸣,奏出美妙悦耳的音乐。尤其是春暖花开,鹤鹊凌空,翩翩起舞,绕屋遨翔,令人心旷神怡。炎夏绿茵蔽日,松涛滚滚,鹊燕对语,芳香扑算,令人心静自凉。金秋硕果累累,鸟鸣蝉唱,全家人坐在果树下,品尝鲜果,其乐无穷。寒冬到来,树墙挡风,鸟藏巢中,无温自暖。

优美的环境无疑有益于人的健康。据父亲讲,从他的父亲到他这一辈,这个屋场住过30多口人,大多爱好练武,从未患过大病,平均寿命在80岁以上。我亲眼见爷爷奶奶和我的父母亲及两个伯父都是如此,他们似乎不相信人会生病。爷爷80岁的那一年,还为我表演过一套难度较高的拳术并飞步抓到一只麻雀。

有人眼红这个屋场,想破坏古树。民国三十四年,也就是日军投降那一年,乡长带上两个持枪士兵上门要买树,说什么县政府为庆祝抗战胜利修戏台之用。这个阴谋被我爷爷识破,以严词拒绝。乡长用枪威胁他说:“你是保树头还是保人头?”爷爷双手猛地扯开衣襟厉声回答“宁要树头不要人头,我这条老命你看着办吧”!他们只好悻悻而去。

爷爷作古了,父亲管树。土改时,这些大树归何人所有?有人提出要分掉。父亲说:“这是古人留下的神林,应归集体公有,由我家看管。”因而解放初期依然如旧。可是1958年大炼钢铁,搞大兵团作战,父亲被迫离家到外村干活,我也到外地参加工作了。千年古树毁于一旦,全葬身于铁炉,在母亲的央求下,仅留下禾场上的柿树。闻讯,我一怒之下,写了一首《树魂》的绝句“铁炉林立林不立。”父亲为此痛哭一场,村人都为之喟然长叹。大树一倒,山泉也随之断流了,两口池塘变成了草窝。

最伤感的是我。古木虽已不存在,但它在我的心中却生了根,抹之不掉,挥之不去。我埋怨自己,爷爷给我起名为“保林”,意在让古树长青不衰,而我却辜负祖人一片苦心。尽管我在城内安了家,心却常挂念老屋场。父母也看出了我的内心,他们不愿进城,要坚守老屋场。我很是理解他们,因此,每年我都会抽出时间回家与父亲一道造林栽竹,从不间断。父母在上世纪90年代以80多岁高龄相继去世了。前人虽不知道“生态环保”之词,但他们喜爱山清水秀的环境,懂得有树才有好水的道理。我遵照父亲的遗言,将老屋交给侄子居住,帮助他建修新宅。但我依然不放松造林修竹。真情唤得春风回,随着树木的增多,前几年燕鹊争先筑巢,蜜蜂欣然落户,泉水潺潺而出,荒芜的水井和山塘又生出了清水。看来,往日的风景,将要回来了。

猜你喜欢

古树老屋爷爷
我省6 株古树、4 个古树群入选全国“双百”古树名单
老屋回忆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古树炼成记
老屋
冬爷爷
古树绿荫
百年古树东岛逢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