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AT89C52的多功能数字钟设计

2018-02-28徐越徐志龙陈萱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8年23期

徐越 徐志龙 陈萱

摘要

主要研究了一款多功能数字钟的设计及应用,首先,利用Proteus软件进行线路的仿真,然后进行实物的焊接与操作,此多功能数字钟的实物是基于AT89C52单片机为核心控制片来设计,由硬件部分的显示电路,按键电路,复位电路,晶振电路和蜂鸣电路组成,其中,按键电路分为三个键,分别为加1,减1和校时,时钟模块利用了DS1302,具有掉电走时功能,然后再利用软件部分的编程就可以在LCD显示屏上显示24小时制的“时”,“分”,“秒”,并且可以实现整点报时,当电路发生走时误差时,可以有校时功能。

【关键词】数字钟 AT89C52 DS130

数字电子钟是一种用数字来展示时分秒的计时工具,其与传统的机械表相比,有更高的准确性,随着科技的进步,单片机的应用越来越普及了,而利用AT89C52单片机来制作的电子钟有着便于携带,功耗小,体积小,精度比较高等一些优点,所以,此款电子钟通过Proteus仿真来验证其可行性,然后利用AT89C82作为核心控制片,结合复位,按键等外围的电路来组成,使用于电子设计初学者

1 系统硬件的设计

1.1 系统硬件总设计

本设计的数字钟用AT89C52作为核心控制片,由硬件部分的单片机最小系统、蜂鸣器、时钟芯片、按键、LCD液晶显示、电源接口和下载接口和软件的编制程序组成。硬件部分主要分为按键电路,蜂鸣电路,晶振电路,复位电路和显示电路组成,其系统的框架图如下图1所

1.2 显示电路

显示电路由LCD液晶屏显示,液晶显示模块有着功耗低、显示内容丰富、便利等优点。基于以上优点,本作品选择可共显示32个字符的LCD1602液晶显示模块,并且采用了十5V的电源进行供电,其显示电路图中,D0-D7引脚分别接到单片机最小系统的P0.0-P0.7的引脚上,其可使每一位都可以显示數字“8”,其中,显示电路总的VDD接+5V电源。

1.3 晶振电路

根据单片机的内部芯片的振荡器,单片机的外部引脚XTAL1和XTAL2与晶体振荡器和两端电容相连。稳定的自激振荡器由这些部分组成,并将产生的脉冲信号送入内部时钟电路。选择1nF的C1和1nF的C2对时钟频率进行微调,本设计的电子钟选择了1MHZ的晶振。

1.4 复位模块

当振荡器工作时,具有两个机器周期或更高电平的RST引脚将对单片机进行复位。单片机在开关机时都需要复位,以便中央处理器CPU及其他功能部件都RC构成处于一个确定的初始状态,并从这个状态开始工作。AT89C52的RST引脚是复位信号的输入端。复位信号高电平有效,持续时间需要24个时钟周期以上。复位部分电路如图1所示。

图1的原理为:当给如+5V的高电压时,电容C开始充电,当R1电阻为高电位电压时,单片机得以复位;几毫秒后,电容C3蓄电完成,电阻R1上电流与电压值都为0,单片机进行了工作模式,在期间,如果要求复位,按下按钮,电容C3放电,等放电结束后,在电阻R1上出现压降,单片机进行了复位模式,当手松下按钮,电容C3充电完毕,又进入了工作状态,其中,本设计的数字钟C3为1μF,R1为10kΩ。

1.5 按键模块

此文章设计的数字钟的按键电路采用了一对一直接连接的模式,即一个按键直接对应一个CPU的输入口,这样的电路简单直接,我们共采用三个按钮,分别控制校时,加和减,三个连接着单片机最小系统的P1.4、P3.3和P3.7引脚。

1.6 蜂鸣电路

用9012PNP型三极管来驱动蜂鸣器,其I/O口都能通过低电平驱动,此蜂鸣器接口为单片机的P1.2引脚,当P1.2是低电平的时候,三极管是导通的,蜂鸣器发出声音。

2 软件设计

数字钟最后要依靠单片机的C语言编程来完成整点报时和计时,程序大致分为计时板块,校时板块和整点报时板块;下面以整点报时程序为例,介绍一下程序,如下所示:

if(ten==0&&miao==0){

(x=0;x<50;x++)

{

BUZZER=1;

delay_1ms(1);

BUZZER=0;

delay_1ms(1);

BUZZER=1;

}

}

3 作品操作说明

首先用DC电源线连接5V的电源,按下自锁开关电路通电,LCD液晶屏显示当前时间,按下设置键,可以对时间进行调整,按下设置键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可以分别对秒分时进行调时操作,在LCD屏上对应的位置上会有闪动的光标。此时,按下加(减)键可以分别对对应位置的数据进行修改。当按下第四次设置键,数据更新,屏幕上显示调时后的时间。

当时间到XX:00:00,即整点时刻,蜂鸣器会发出滴滴的报警声表示整点报时。

4 结束语

对于本次设计也可以有一些改进的地方,比如本时钟芯片采用的是DS1302,虽然可以掉电走时,但是日常生活中,一年四季的环境温度等很多因素都会影响计时的精确度。软件功能上还有要改进的地方,可以添加秒表计时,闹钟等更多功能来完善。

参考文献

[1]委国焕,曹晓华,王海群.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25).

[2]郭天祥.51单片机C语言教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125-141

[3]张毅刚.新编MCS-51单片机应用设计[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8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