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导师 难见老师
2018-02-28程戈
程戈
9月10日晚,《好大一棵树——2017教师节特别节目》在CCTV-3播出了,十位“2017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首次集结亮相,向观众分享讲台背后的故事。就在这一天的前后,一大波导师在荧屏接连亮相:9月8日,浙江卫视第二季《中国新歌声》播出;9月9日,四川卫视《诗歌之王》传诵季开播;9月10日,深圳卫视《歌手来了》播出;9月12日,山东卫视《功夫王中王》开播……音乐导师、朗诵导师、功夫导师轮番登场,一年一次的教师节节目就这样陷入了年年花样翻新的导师节目的“包围圈”,而这种包围正是当下荧屏的现状。
应该是从《中国好声音》开始,“导师”这个词一下子给国内选秀类娱乐节目注入了“兴奋剂”,司空见惯的评委被“导师”两个字一包装,顿时高大上起来,明星争着当导师,选手抢着跟导师,观众追着看导师。而导师们则在电视上各种忙活,忙着为战队抢人,忙着为“舞神”拼酒,忙着为捞笑星“掐架”,忙着边听演讲边抹眼泪……甚至有的导师还在忙着出风头:和选手对掐,酒后发疯脏话连篇……这些所谓的导师们插科打诨、博取眼球,拿着上千万元的酬劳走一场秀,节目录完,学生爱咋咋的。这样的“导师”有何引导示范之能?在电视中树立这样的导师,又会对孩子造成怎样的影响?
不可否认,在一些文化类节目中,导师确实起到了传播传统文化的作用,但是这样真正去“传道”的导师少之又少。更为奇葩的是,现在导师的门槛越来越低,在网上随便一搜这个词的新闻,出来的居然是《黄子韬“空降”<快男>成励志导师》《<那年花开>任重变人生导师》《<青春最好时>热播张莉化身爱情导师》……象征知识和智慧,对学生进行思想、学习、科研、心理等方面的教育和指导的导师,居然一抓一大把!81岁高龄的清华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易,执教近60年,培养了80余名研究生,仍称自己的一生谈不上任何的成绩,“够不上大师的帽子”,而那么多连“师”都难称得上的明星们却直接给自己扣上了“导师”的帽子,何其可笑哉!
与满屏的导师相比,被称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老师却在屏幕上较少出现,无论是影视剧还是电视节目,老师的身影都几近难寻。1984年,谢园拍摄了电影《孩子王》,饰演乡村教师“老杆”,从此,这个称号在他头上冠了一辈子;10年后,讲述民办教师故事的电影《凤凰琴》感动了一代人,收获了金鸡百花六项大奖:又过了近十年,一位视学生如己出的“孩子王”被倪萍在《美丽的大脚》中塑造得丰满鲜活。让无数观众流下热泪。这些都是留存在我们记忆中的优秀教师题材电影,但是它们已经离我们太远,远到模糊不清。而以教师为主角的电视节目,似乎只有一个《百家讲坛》。曾经辉煌的《百家讲坛》,堪称教师在荧屏中最风光的岁月,学术热、求知热以及对教师的推崇席卷了整个社会。但是现在,风光已不再。很多人会说市场的需求变了,观众的口味变了,这样的节目不好做了。难道因为这样我们就要让导师取代老师吗?同样是“师”,“导师”教给学生的是“两分钟就把他们干掉”;同样是“师”,“导师”留给学生的只有“某某明星战队”的光环。这样的导师,给孩子们传递的是什么?是一夜成名的梦想,是一票定“生死”的权力,还是背靠大树好乘凉的艷羡?
荧屏导师多,源于导师多为明星,有粉丝,有影响,有收视率,能带来经济效益。荧屏老师缺,源于老师多为素人,没卖点,没影响,没收视率,难带来经济效益。但是做节目、拍影视剧不能唯收视论、唯效益论,还要肩负起一种责任。今年的《开学第一课》,董卿跪着采访96岁高龄的北京大学教授、著名翻译家许渊冲,被网友称赞“跪出了最美的中华骄傲”。对于影视剧、电视节目的制作方来说,也需要跪一跪,这一跪不是对明星的“跪舔”,而是对责任的跪拜。梁启超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的智、富、强靠的是什么?靠的是教授他们知识、引领他们走上人生大道的老师,而不是那些所谓的导师。
央视和教育部联合主办的“寻找最美教师”已经连续举办了六年,今年仍然有《2017寻找最美教师》颁奖典礼在央视播出。这些最美教师,每一个人都是一座宝藏,我们缺少的正是挖掘这些宝藏的人。他们的故事不应该只在9月10日这一天展现一角,而应该深挖,让更多的人了解人民教师的甘苦,让更多的人了解教师这一职业的伟大。优秀的作品比生硬的说教更能打动人心,一部《便衣警察》,让多少人选择警校;一部《士兵突击》,又吸引了多少年轻人走进军营。我们的荧屏需要树立丰满鲜活的教师形象,而不是干瘪无味的导师面孔。“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肩负着民族希望的好老师才应该是荧屏上常年闪光的主角。
读者点评
《小区运动会》充满趣味与健康
北京卫视推出的《小区运动会》不仅带给观众欢乐的健康体验,还在传达健康理念和健康知识,每一期节目都是运动、健康和趣味的融合。健康大数据的分析、健康专家的讲述、趣味的运动、不同队伍之间的健康对抗,都让该节目充满了健康魅力。不同于以往的健康节目,《小区运动会》实际上打破了年龄的界限,让健康节目不仅只有老年人参与,而是运用最新的健康理念让“小区居民”动起来,像花式篮球这样的流行运动也在节目中得到了很好的普及。让健康节目不再枯燥,让“健康多元化”的理念融入到健康节目之中,这就是《小区运动会》的魅力所在。当然,每期不同的主题也让我们对这个节目充满了期待,如果有更多的明星嘉宾参与其中,尤其是体育明星的加入,会让节目更具吸引力。
刘飞霄
有行礼就该有还礼
9月1日,是一年一度的全国中小学开学日。前一两天,看到了一些有关开学的报道。在电视台的新闻节目中,我看到某小学开展低年级学生拜高年级学生为师的活动。两排学生相对而站,矮个的一排向对面的高个学生频频鞠躬,对面的高个学生站在那里,坦然面对对面小同学的行礼。在镜头播出的几秒钟内,这些高个学生没有一个低头还礼,至少没有及时还礼。
鞠躬行礼,是人们表达尊重、感谢、致意的一种方式。低年级同学要向高年级的师兄师姐学习,行个礼无可厚非。但问题在于,礼尚往来是人们交往、交流和相处的基本之道。自古以来、古今中外,人们面对正常的、平等的行礼、敬礼,都是有来必往,有行礼就有还礼的。无论是鞠躬礼、拱手礼还是举手礼。君不见,就是将军与士兵之间,有士兵敬礼就有将军还礼。即使检阅者未穿军装,也会或举手示意,或点头还礼。近日有军车在西部行进的视频显示,沿路藏族小孩敬礼示意,我们的军人也在车上向小孩们还礼。如同敬礼、行礼一样,还礼也是表达尊重、理解、感谢的一种形式,是一种教养、一种风度的体现。来而不住非礼也。
所以,如果在开学之际,安排一些敬礼、行礼的仪式,就应该同样讲明还礼的道理。而只有行礼没有还礼的仪式是有缺陷的,是会误导部分孩子的。
潘璠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