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残”风波

2018-02-28星儿童青少年精神分析中心王莉

学前教育 2018年2期
关键词:规则小朋友精神

□ 星儿童青少年精神分析中心 王莉

案例描述

记得那是新学期刚开学后的一个周二,午休时刻,孩子们渐渐地进入了甜甜的梦乡。突然操场上一阵哭闹声打破了寂静,只见小3班张老师正抱着哭闹的平安向总务处走来,孩子不停地对老师肆意抓、打,张老师一时抱不住,就将孩子放到地上,不料孩子索性满地打滚,还不时用头撞地。原来是别的孩子都脱好衣服,安静入睡,可他就是不脱衣服,还在睡房床底下钻来钻去到处爬,老师批评了他,他就大发脾气,大声吼叫,并不停地将头撞儿童床的护栏,老师连忙抱住,他却拼命往地上瘫,还不停地用头撞击地面。

孩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呢?什么样的家庭会导致孩子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带着这些疑问老师了解到,在班级里平安一直言语表达不是很清楚,入园后从不和同伴玩耍,独来独往,不听老师指令;在家里也是我行我素,独断专行,欺负哥哥,一直惯用哭闹、耍赖的招数胁迫爸妈满足自己的各种要求。因爸妈溺爱,对平安一次次妥协,哥哥的一次次忍让,他逐渐发展到学会运用“以死相逼”来胁迫爸妈达到自己的目的,并出现了这样的“自残”行为。

孩子有这样激烈的自虐行为?老师们应该如何应对呢?

案例提供:安徽省芜湖市锦苑实验幼儿园

沈巷分园

专家解析

在每一个幼儿园里,我们都可能会发现有或多或少类似平安小朋友这样的孩子,其中确实有情况严重到出现自残行为的孩子,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和家长是忧心忡忡的。

首先,我们在儿童精神分析的视角下对孩子的情绪问题进行一个一般性的梳理。

人类情感在孩子那里和成人一样,小小的孩子也有喜怒哀乐,所有的孩子都会遇到情绪问题,也会有各种情绪的表达。有些孩子情绪情感表现得非常过激,这类孩子有两种表现,一种平时总是活力十足,喜怒哀乐充分,高兴的时候乐翻天,不高兴的时候像个愤怒的小鸟,看起来难以遵守规则。这样的孩子我们倒不需要太多担心,他们是因为生命能量充足并且没有受到太大的压抑才会有如此丰富的情感表现,我们需要的仅仅是给予足够的爱和耐心,帮助他慢慢理解规则,理解生活里的人和事,鼓励他学会进入规则,尊重规则,让他感觉尊重规则的他更受大家的喜欢和赞赏,慢慢地我们就能帮助他发展出在“自我需求”和“环境要求”之间寻找到平衡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将让他终身受益。要注意的是,对于这种孩子,简单的说教或者严格用规则或惩罚来压制他的话,很可能会适得其反,孩子会变得更加暴躁不安,甚至可能从反抗发展到表现出暴力和攻击性,我们要认识清楚,耐心教导和情感支持才是帮助他们更好的途径。

另一种情感表现极端的就是让我们很难处理的类似平安小朋友这样的孩子了。他言语表达不是很清楚,入园后从不和同伴玩耍,独来独往,不听老师指令,这些表现说明孩子并没有很好地建立起和他人的关系。

儿童精神分析家在临床接待里和很多这样的孩子相遇,也深刻地理解了这些孩子不稳定性背后的原因。我们可以更多地把平安小朋友理解为:他是个以不稳定性为特征的孩子。

我们应该如何更好地理解和帮助这样的孩子呢?

首先,我们要了解的是孩子的成长历史,特别是早期的各种情况,这对于理解孩子的独特性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事情,也可以说是唯一的途径。英国著名的儿童精神分析家温尼科特说:“根本就不存在单独一个婴儿这回事。”这说明孩子自出生起就是和他生活的环境一起存在的,换句话说,孩子存在于什么样的环境,直接关系到他的精神整合情况,也是他人格形成的基础。

所以我们需要去了解甚至早到父母亲开始准备孕育这个孩子的时候他们的精神和情感情况,然后是孕期中母亲的身体和情感状态,孩子出生的过程是否顺利,是否遇到身体的某些问题,出生后是谁哺乳、照顾孩子,孩子和她是否建立了良好的情感关系,是否对她有所依恋。还有一个重要的信息需要了解,那就是这个孩子在婴儿期的抚育者是否是稳定的,这里不仅指作为抚育者的人是否有突然的变动,还有抚育者自身情感状态是否相对稳定。这些情况都是精神分析理论中客体关系理论的基本要素。

如果这些没有大的问题,那么孩子一般都会和养育他的人发展出良好的关系,很有爱的关系,而因为孩子需要向这个他爱的人表达爱,请求爱,他自然也会顺利地学习语言,使用语言,同时他的安全感也会建立得不错,而这些对一个孩子来说,就意味着精神整合的质量能支持他成为情感情绪正常的孩子,逐渐建立起了正常的精神机制。

回到平安小朋友所表现出的情况,我们需要进一步了解,孩子是否在生命初期和哺育他的人爱的关系构建得不到位,这首先会使得他有语言表达的困难,然后和同伴也很难发展出分享和友爱的关系,不能得到和同伴一起玩耍的快乐,对孩子来说是很严重的障碍。可能是因为早年稳定的爱,即 “holding”(抱持)出了问题,导致严重的不安全感、沮丧感和孤单感,这会让孩子随时感觉到紧张、焦虑、沮丧甚至绝望。在这些情感主导下孩子自然稍不如意就爆发出情绪失控,攻击性,甚至到自残的地步,精神极为不稳定。也可能是另一个原因:孩子和母亲在母子融合关系里,太过粘着,没有实现精神上的分离,从而让孩子发展受阻,因为对案例的了解及篇幅有限,这个层面在此暂不展开讨论。

作为幼儿园的老师,我们大致理解到这些,就能有比较明确的工作方向了。我们需要向家长了解孩子的早期情况,同时帮助家长也理解到孩子不正常的源头大致所在。这样的话,老师和家长会意识到孩子极端的行为表现背后是孩子精神和情感上的薄弱,是孩子的紧张感和焦虑感,就不会轻易被孩子这种表现给吓坏或者气坏,而是重新用同情和爱的眼光来看待他,从点点滴滴的小鼓励开始着手,慢慢帮助孩子建立起对他人的信任,重新建立柔情关系、爱的关系,然后就能进入本文开始介绍的帮助孩子理解规则,发展出适应性的阶段。如果能进入这样的阶段,就相当于把这个朝着精神异常发展的孩子给拯救回来了。当然,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性的工作,需要极大的耐心,坚持的耐心和爱是这个重建过程的基石。对于因为母子太过粘着的孩子,也是同样用感情支持让他能逐步感觉到自己的价值,慢慢走向独立。

那么,我们幼儿园老师具体该怎么做呢?

用我们的目光、声音、话语、表情、身体语言,创造一个温暖的环境,让这个焦虑的孩子慢慢能够感觉到安全,有爱,被赞赏,被支持,被理解,就像我们在对待高度紧张、哭闹的婴儿一样,需要让他慢慢放松下来,才能体验到到自己是安全的、被爱的、有价值的,他才会自然而然地对着我们展开笑颜。

“亲爱的平安,老师发现你今天是一个漂亮的小男孩呢。”

“亲爱的平安,你看你的小书包多么可爱啊!”

“亲爱的平安,你是不是不想脱衣服在床上睡午觉?你能不能试一试,用说话来告诉老师,这样老师就能知道你的想法了呀。”

“亲爱的平安,今天你表现得很棒,一会儿放学的时候老师一定要告诉你的妈妈。”

“亲爱的小朋友们,今天平安小朋友在做活动的时候加入小朋友的队伍了,他的进步很大,我们一起鼓掌鼓励他,我们一起说:平安,你真棒!”

很多次的尝试,可能也会经历很多次的挫折和打击,但是最终,亲爱的聪明的老师们,你们一定会知道怎么去帮助平安!■

猜你喜欢

规则小朋友精神
撑竿跳规则的制定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数独的规则和演变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
让规则不规则
TPP反腐败规则对我国的启示
找茬儿
海边玩一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