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患者一过性U波倒置正常化4例分析
2018-02-28李兴杰刘守震
李兴杰 刘守震
例1:患者女,69岁,常规查体发现心电图(图1)异常,平素无明显不适,超声心动图未见明显异常,血压150/95 mmHg。临床诊断:高血压病。心电图特征:基本节律系窦性,频率71次/min,PR间期0.15 s,呈间歇性左束支阻滞及ST-T改变。较为特殊的是,QRS波形态正常(R9~R13)时,V2~V4导联T波、U波倒置;左束支阻滞(R1~R8)时,V2~V4导联T波、U波皆转为直立。
图1 例1患者12导联同步记录心电图(电压1 mV=20 mm,纸速25 mm/s)
例2:患者女,60岁,因阵发性胸闷、心悸3年来我院就诊。血压160/100 mmHg。临床诊断:高血压病、冠心病。心电图(图2)示:基本节律为窦性,频率88次/min,可见插入性室性早搏(R4、R8、R13),V5、V6导联基本心搏的T波直立、U波倒置。较为特殊的是,紧随插入性室性早搏出现的窦性心搏(R5、R9、R14)的T波在胸导联中的振幅明显小于基本窦性心搏的T波的振幅,而U波在V4~V6导联由倒置转为直立。
例3:患者女,67岁,因头晕8年、心悸10 d来我院就诊。血压200/100 mmHg。临床诊断:高血压病。V4、V5导联非同步记录心电图(图3)示:基本节律系窦性,频率75~79次/min,基本心搏的T波直立、U波倒置,V4导联的R3、R6及V5导联的R3系室性早搏,跟随室性早搏的第一、二个窦性心搏的T波变低平,U波由倒置转为直立。
图2 例2患者同步记录心电图(电压1 mV=20 mm,纸速25 mm/s)
图3 例3患者V4、V5导联非同步记录心电图(电压1 mV=20 mm,纸速25 mm/s)
例4:患者男,70岁,因心悸、胸闷一周来我院就诊。血压150/90 mmHg。临床诊断:高血压病、冠心病。心电图(图4)示:基本节律为窦性,频率100次/min,可见呈二联律的室性早搏(Va~Vc)。较为特殊的是,V5、V6导联窦性心搏与Va之U波倒置,而Vb、Vc之U波则变为直立(Va与Vb、Vc之QRS-T形态亦不同)。
讨论U波是位于心电图T波之后的一个低振幅波,其极向通常与同导联T波一致,以往并未被临床充分认识。近年来,研究发现U波在诊断冠状动脉病变、心律失常型猝死、高血压病、瓣膜性反流、电解质紊乱、抗心律失常药物影响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从而日益为临床所重视。目前,对于U波的发生机理尚无定论,机械-电反馈机制被认为是U波最可能的发生机制,浦肯野纤维及部分心肌延迟复极也可能协同参与发生[1]。Kishida等[2]分析了488例U波倒置者,认为绝大多数(92.8%)是高血压病或心脏病患者,倒置U波转直立与高血压病患者血压下降、QRS波群振幅减小以及实施手术等有效治疗手段有关。Schamroth[3]与Choo等[4]各报道了一例早搏后U波倒置正常化者,前者出现于插入性房性早搏后的第三个心搏,后者出现于室性早搏的长代偿间期之后。
图4 例4患者同步记录心电图(电压1 mV=20 mm,纸速25 mm/s)
本文4例均为高血压病患者,基本心搏皆有倒置U波,而发生心律失常时,出现一过性U波倒置正常化现象的原因可能与心室舒张功能障碍有关。当冠心病、高血压病患者出现心室舒张功能障碍后,因心室各部分舒张功能的不同步引起等容舒张期时限延长,从而使二尖瓣开放延迟、机械-电反馈机制延迟作用,最终导致U波倒置。当出现心室除极异常(如例1为间歇性左束支阻滞,例2~例4为室性早搏)时,心肌细胞在复极时有时会产生“记忆”现象,致使其后的心室复极波极性与之前异常除极的QRS波极性一致,U波的极性也可能会随之改变,致使“电张调整性U波”发生变化,但其改变通常是一过性的,持续时间通常与之前心室除极异常的持续时间密切相关。因本文样本数较少,尚需今后大样本的临床研究来揭示一过性U波倒置正常化的内在机制及其临床意义。
[1] 郭继鸿. U波的现状[J].临床心电学杂志, 1999,8(2):118-124.
[2] Kishida H, Cole JS, Surawicz B. Negative U wave:a highly specific but poorly understood sign of heart disease[J]. Am J Cardiol, 1982, 49(8):2030-2036.
[3] Schamroth L. The 12 lead electrocardiogram[M]. London:Blackwell Scientific Publication, 1989:636-637.
[4] Choo MH, Chia BL. Postectopic U wave normalization[J]. J Electrocardiol, 1986, 19(3):303-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