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调动学生对英语课学习的兴趣
2018-02-27贺琳
贺琳
摘 要:兴趣是向导,是发自内心的感情体现。文章就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这一论题,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新课导入、教学语言、课堂气氛、保持学习兴趣等多方面进行了阐述,浅谈了一些认识和看法。
关键词:学习兴趣;师生关系;课堂氛围
一、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前提
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绪,师生心理相容能大大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对教师的亲切感,创造一个师生心理相容的良好环境。英语教师更要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建立起相互信任、团结互助的良好关系。学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乐其道。
二、新颖的导入法能启发学生的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如能以新颖的方式来导入新课,从一开始就牢牢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兴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导入新课的方法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①故事导入法。教师可把课文缩短成一则小故事,讲给学生听,语言要尽量用学生熟悉的词汇或句型进行表述,保证让全班大部分学生第一遍就能听懂大意,然后就文章内容提问,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②创设情景导入法。启发式的导入,传情、趣味性的导语,能激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其效果不但能使学生从形式上而且从内容上感受知识,也能震撼他们的心灵。③表演导入法。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让学生分别扮演一定的角色来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
导入新课不在于有多少方法,用什么方法,而在于是否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懂得“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
三、艺术性的教学语言是兴趣的润滑剂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英语教师要学会使用艺术性的教学语言,与学生进行思想与感情的交流,深深吸引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并在心灵上达到共鸣。
(1)英语教师应有很强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教学语言要准确规范。正确自然的语音语调是优美的,它能激发学生模仿教师语音语调的兴趣。有了兴趣,就可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还能激起学生课外学习英语的兴趣。教师的口语要富有感情色彩,清晰流畅,语调要抑扬顿挫,有幽默感,只有这样的语言才能得到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英语教师在课堂上需要的不仅有教学语言,还要具备体态语言。体态语言能够起到增强有声教学语言表达效果的作用,能够表达出有声语言所无法表达的意义。
(2)良好的课堂气氛是兴趣的强心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可精心组织设计各种知识性、趣味性强的听、说、读、写游戏,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充满激情与快乐。教师还可把语法规则编成顺口溜,激起学生记忆的兴趣。例如,动词Be用法顺口溜:“我用am你用are,is跟着他她它,要问复数用什么,统统都用are、are、are。”记下这个顺口溜,动词Be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琅琅上口的顺口溜,生动有趣,寓教于乐,使学生的兴趣大增。
四、保持学习兴趣是关键
许多学生不明白学英语的重要性,把英语看作升学考试的必考科目之一,在学习中一旦遇到困难,便失去了兴趣。所以,要让学生保持学习英语的兴趣,不仅要讲清学习英语的重要性,还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尽可能多地使用英语。
同时还应不断变换教学形式,使学生保持学习兴趣。要根据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采用多种形式,如做游戏、讲故事、看PPT、看视频、唱英文歌,进行有趣的比赛和扮演角色等来进行教学。还可开展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使学生保持学习兴趣。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个富有教学经验的教师善于用优美的教学艺术,并伴有哲理的教学语言,去拨动学生的“情弦”,可以让他们在心中泛起涟漪,掀起思维波涛,点睛显旨,赏心悦目,做到“润物细无声”。
参考文献:
[1]王益.教育应用心理学[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87.
[2]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