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中数学创新性思维的培养

2018-02-27程五彬

求知导刊 2018年29期
关键词:创新性思维教学效率高中数学

程五彬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鼓励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已成为许多教师的教学要求。但就目前的高中数学教学状态来说,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进展得并不顺利。鉴于此,文章作者结合自身的高中数学教学经验,提出了三种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的策略,以供众多教师参考。

关键词:高中数学;创新性思维;教学效率

一、结合具体问题,引导学生探究

由于高中数学具有抽象性和复杂性,学生经常会觉得学起来非常困难。因此,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去化解高中数学的抽象性,从而引导学生去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在结合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教师主要可以采用三种方式:一是结合相关知识点提出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仔细留意课堂上出现的知识点,同时注意观察学生不懂的内容和难理解的知识,在讲述完毕后,为了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加深他们的记忆,教师可以结合这些知识的难点和热点,提出相应的问题让学生解答,从而引导他们去克服困难、解决问题。二是结合教材内容提出问题。教材是教学的中心,教师应当围绕教学内容向学生传授知识,但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提出不一样的问题让学生解答,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独立思考的能力。三是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提出问题其实比解决问题更能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思考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所学找到突破口,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并在思考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创新和创造水平。

二、采用阶段引导,鼓励学生推理

数学考试的题型有很多,除了答案固定的选择题和填空题,大部分应用题虽然答案已定,但教师判分的标准是根据学生的解题步骤来的,这便说明了一步步推理的能力对高中学生的重要性。为了鼓励学生去推理,教师可以分阶段引导,利用各种步骤的组合,引导学生思考出更多的解决方法,从而培养他们解题的能力和创新创造的水平。采用阶段引导,最适合的便是《排列与组合》的内容,排列组合是将每一步的方法相乘或相加最后得出正确的结果,在讲授这样的知识时,教师可以积极引导,使学生进行充分的推理,从而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活跃自身的思维,培养创新精神。此外,教师也可以结合实际生活,鼓励学生进行推理。

三、创造积极气氛,培养学生创新

现如今,创新也成为我国积极鼓励的一项活动,无论是大学校园里各式各样的创新创业项目,还是各类求职节目、创新企业,都体现了创新的重要性。同时,创新项目的五花八门也说明了培养创新需要丰富的土壤。正是因为国家的鼓励和支持,这些共享单车、自媒体等创新企业、创新职业才得以蓬勃发展。因此,为了鼓励学生创新,教师也应当为他们提供丰富的土壤,创造积极的学习气氛,使他们在耳濡目染中提高对创新的重视,提升自身的创新和创造能力。创造积极的上课氛围,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增加课堂的有趣度。学生之所以觉得数学难,不只是数学具有抽象性,还有教师的教学方式太枯燥。如果教师只将传授知识作为上课的唯一目的,那么势必引起学生的反感和厌恶。因此,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鼓励他们培养创新思维,教师可以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增加一些有趣的因素,以此創造一个活跃、积极的课堂,吸引学生广泛参与。二是举办主题活动,教师可以根据一定的主题举办优质的活动。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应当具有创意,从而使学生在创新的氛围中汲取一定的精华,提升自身的水平。

四、结语

在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压力都很大,所以抽象、复杂的数学可能会使学生感到吃力和枯燥。但数学不只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还是一门培养学生形成多角度创新思维方式的科学。所以,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培养他们的数学创新思维,我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提出了三种策略:结合具体问题,引导学生探究;采用阶段引导,鼓励学生推理;创造积极气氛,培养学生创新。通过多方面的规划和引导,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他们的创新和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

[1]周冬梅.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创新思维的培养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17(32).

[2]李科成.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J].新课程(下旬刊),2017(3).

猜你喜欢

创新性思维教学效率高中数学
创新性思维与设计方法的分析
跨专业人才创新性思维能力提升思考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论花样游泳运动员选材和初级教学模式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培养乐学情趣提高化学教学效率探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