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树木栽培技术要点探析
2018-02-27马兰
马兰
摘 要:林业栽培技术对社会环境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该文通过探究林业栽培技术的实际应用价值,对林业栽培技术的要点进行具体分析,从而能够使林业栽培技术达到改善环境的目的,加强地方经济效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关键词:林业;林地;数目栽培;栽培技术;要点分析
中图分类号:S72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1233186
林业树木栽培作为生态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改善环境具有关键性作用。为有效改善林木结构,提高森林覆盖率,必须要通过调整林业树木的栽培方式和数量。近年来我国人工造林面积排名世界第一,对林业发展及地方经济发展都具有促进作用,因此要积极加大对林业树木栽培技术的研究,完善我国生态建设。
1 林业树木栽培技术的价值体现
近年来由于人类对森林树木的过度开采,在较大程度上对林业树木生长造成影响。因此树木栽培逐渐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在林业树木栽培时,应结合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合理运用适当的栽培技术,从而有效保证在林木维护的计划实行中,能够根据地方需要作出适当调整。通过实践证明,林木栽培技術的社会价值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林业栽培技术的进步有效促进我国这一技术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例如在生物科学领域和环境领域中林木栽培都能够发挥较大的影响力;林木栽培对各地区环境发展所创造的价值,林业栽培技术能够有效促进林业树木的增加,因此在较大程度上,对各地区环境的改善有重要的影响,对林木资源减少的情况也有明显改善;林业树木栽培技术的发展,为各个地区创造一定的经济价值,经济发展使各个相关领域都对林木资源的需求量有所增加,因此林木栽培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实践,能够为各地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经济价值。不仅如此,林木技术的应用在地区经济增长时,也能够发挥较大的环境价值,改善环境恶化的情况。
2 林业栽培技术要点分析
2.1 改良林地
在林业栽培技术实际开展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要了解改良林地的具体需要与实际情况,林地实际情况与林业树木的成活率及回报有较为直接的联系。基于以上联系,可以看出改良林地是树木栽培的实施关键。因此在改良时,要以系统化的改良为目标,使改良后的整体效果得到有效优化。从技术操作的角度来看,在改良中应积极以优化林木生长的环境为目的,确定改良结构,从而有效保证林地在林木生长中能够加强抵御外界病害的能力,还要扩大林地的生产地,提高林木生存能力。以培养健康林木为目标,建立生态良好的林地。为保证树苗和周围环境的协调发展,对选苗应提高重视程度,也可以通过调整林地条件的方式,促进林木生长。有效调整林地土壤酸碱度,在栽培中采用科学合理的化学方法或生物方法,也可以采取种植其他植被进行调和的方式,林地改良是林业树木栽培的重要环节,相关技术人员要提高重视,选择适合林木的生长环境,在较大程度上提高林地的经济效益。
2.2 选苗及病害处理
选苗育种也是树木栽培技术的关键步骤,良好的选苗育种能够使树木在生长的过程中更良好的发育,从而提高树木生长的成活率。实践发现在选苗育种中,要结合各个地区的区域特点,由于选苗没有固定标准,因此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种植,了解林木栽培地区的气候土壤情况,以植被的整体情况为主,考虑植物种植的时效性,在栽培中要避免单一化的林木种植。在选苗中,要选择成活率高,生长旺盛的植物,注意树木的品质搭配以及林木距离,选择适当的品种和数量进行种植,在选苗的过程中,要合理控制树木种植成本。
病虫害对树木的生长有较大的副作用,因此树木栽培技术也包括对病虫害的处理,这也是林木栽培中常见的问题,在处理病虫害时,要对树木的生长情况进行集中分析,在前期培育时,如果树木的自身生长情况较弱,受到病虫害的影响会较多,因此技术人员要结合树木生长特点与基本特征进行病虫害处理,在大面积林木中采用化学药物防治的方式,通过化学技术防治害虫,树木发生病虫害的特征较为明显,因此较容易发现,相关技术人员要定期检查,对各类型病虫害都有所研究,从而能够为治理做好准备。
3 总结
林业树木栽培对林业发展以及经济发展都有良好的价值体现,因此要积极研究林业栽培技术,使该技术的发展能够为社会发展创造更大的价值。通过改良林地、选苗育种、除病虫害等方式,提高树木栽培技术,使该技术能够得到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耿水娜,郭敏.林业树木栽培技术要点探析[J].现代园艺,2017(24):48.
[2]刘贞.林业树木栽培技术要点分析[J].河南农业,2017(5):32.
[3]曾维廉.林业树木栽培技术与实施要点分析[J].农技服务,2017(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