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营造林的质量影响因素及对策
2018-02-27赵晓云
赵晓云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环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加关注和重视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营造林可以防止环境恶化和进行环境的改善治理,能够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和沙化,可以促进林业资源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关键词:营造林;质量;影响因素;对策
中图分类号:S72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1233182
营造林具有自身生长的地域特性和其自身的特有功能,一般的营造林是在非耕种地域进行种植。营造林的种植规模和种类随着气候和地理位置的变化而发生改变,也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发生变化。加强营造林的管理可以增加经济效益。
1 影响营造林质量的因素
1.1 營造林的设计因素
在营造林前期要有合理的设计和规划,这直接影响后期的营造林质量。在营造林前期要对林地进行合理的勘查和水文等情况的调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和自然条件,做合理的规划,让后期的营造林建设具有良好的效果[1]。要做好前期规划工作,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树木品种,对当地进行整体规划和整体格局设计以及建设施工的组织安排等。假如前期的设计方案不是很好,或者具有不合理的环节,营造林时会发生问题,这会对营造林的效果有影响。
1.2 营造林的管理方式因素
在营造林的管理方式上,因多种原因存在一些不足。在营造林业技术上,重视苗木的种植,但往往对管理有些松懈,种完了树木,可是对管理和维护不够重视,这样会影响营造林的质量。如果树木密度太大,树木的生长会受到影响;密度太小,土地、光、热和水等自然资源的利用率又没做到最好;对树木的病虫害不能合理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没有进行病虫害的预防工作,这需要林业管理人员加强对林业专业技术管理的学习和培训,加强其工作技能;农民的放牧管理不到位,经常发生牲畜啃食迫害林业的现象,这需要有关部门加强宣传,并对当地居民进行教育管理。
1.3 营造林的栽培因素
营造林建设的树木栽培是非常重要的,在栽培过程较中,涉及很多环节,例如苗木的合理栽培技术,所造林木的栽培和管理,造林前对土地的翻整,当地种植的苗木树种的选择等,这些因素都对营造林的质量有影响。所以进行苗木的栽培时,要根据前期的计划和规划,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苗木的栽培。不能脱离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树木的栽培和种植,否则会使所栽种的苗木生长得不好,质量不能保证,严重的会发生树木死亡的现象。
2 进行营造林质量提升的方法策略
2.1 重视和加强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现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进行营造林的工作任务很重,可是现有的专业营造林技术人员却是很少,现如今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2]。所以,必须加强对林业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加大对其资金的投入,对一线施工人员的薪资待遇也要进行适当的调整,激发基础工作人员对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招聘对口专业的专业院校学生,参与基础林业的造林工作;有针对性地进行现有林业技术人员的专业培训和技能训练,提高基层现有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有关管理人员在营造林前期进行专业合理的营造林规划和计划,确保营造林建设的质量。
2.2 进行科学管理营造林工作
在进行营造林工作的管理过程中,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必须严谨认真,特别是进行营造林数据信息的统计和上报工作,要确保其资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学习和利用科学技术对数据进行有效统计和上报。在日常工作管理中要科学合理,在造林专业管理时必须明确分工,科学分配工作任务和工作责任,对每个工作细节和环节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解决,并能够积累经验,减少和避免今后的发生。尤其是进行营造林的栽培过程中,必须认真负责,进行科学管理,保证栽种的质量,从而可以确保营造林的质量。
2.3 营造林的抚育和管护工作要加强
对于营造林工作,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造林管护抚育制度和要求。造林区域的种植工作完成后,必须明确专人管理和看护。在苗木的各个生长期间,根据其生长情况,组织和安排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实地巡查,针对苗木的生长状态、成活率及保存情况,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研究,对苗木的存活和生长问题要及时解决。对现场的看护人员进行专业的技术指导和培训,组织其对林地的杂草进行清理,禁止牲畜和无关人员进入和破坏,对苗木的补栽和病虫害进行防治等,加强营造林的抚育和看护工作,确保造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促进林业的发展。
3 结语
当前营造林工作的关键是提高其质量。营造林单位和有关技术人员必须详细分析和研究影响其质量的因素,有针对性地实施有效的措施和方法,防止和解决在营造林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促进营造林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矫永发.营造林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7(2):25.
[2]安郁凤.浅谈林业工程中营造林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农民致富之友,2017(3):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