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
2018-02-27孙国华邢晓晶王晓克
孙国华 邢晓晶 王晓克
摘 要:秸秆覆盖留茬式玉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作业前,需设计耕、种、收全程作业方案,如设计不当,会出现各种妨碍生产、导致减产、降低作业效率的问题。例如排水不畅,积水致涝;收割机割行与作物行不对称,漏行收割;作物残茬、秸秆阻碍播种;连续微耕、免耕造成土壤板结变硬等问题。这些问题需预先设计作业方案,通过相应技术手段来解决。本文就机械化玉米保护性耕作作业中常见问题做了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了解决措施,希望能为玉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作业提供帮助。
关键词:玉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作业;常见问题;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1233045
1 旱田保护性耕作作业容易出现的主要问题
玉米保护性耕作不起垄不翻地,需要微耕播种施肥,其他无动土作业,无垄沟垄台,即平作,俗称漫板子种地。如地块选择预防措施不当,雨季易形成积涝,低洼地块更为严重。
收获作业中作物植株行与多行收割机割行不相匹配,导致应收未收或重复作业,降低收获效率。
播种作业中上年遗留尚未腐熟的作物秸秆和留存作物残茬妨碍播种施肥。秸秆和残茬留存田间,微耕、免耕是保护性耕作的基本技术要求。秸秆覆盖地表可以减少水分蒸发,起到蓄水保墒作用,在秸秆腐熟之后成为有机质肥料,培肥地力。残茬象小水坝一样阻滞水分和植保药液流失,有效锁住水分和药液。但秸秆和残茬阻碍播种,尤其是传统耕作初始改成保护性耕作时这一问题更为突出。
免耕作业可以保持土壤原生态,使微生物和蚯蚓得以繁殖,增强土壤活性和理化性能。但连续免耕,加之播种机、植保机、收割机、打包机、农用运输车辆行走碾压,造成土壤板结变硬。
2 作业方案设计及问题解决措施
2.1 考虑地域条件
保护性耕作能够有效增强土壤蓄水保墒性能,最适宜干旱地区和坡岗地、沙土地。低洼地块如种植旱田作物宜选择起垄作业,雨季垄沟可分流积水。由于秸秆覆盖留茬式玉米保护性耕作无动土作业,无垄沟垄台,播种后耕地平坦无起伏,因此平地保护性耕作应考虑在耕地周边设置引排水沟渠,避免雨季形成积涝。
2.2 合理确定行距
播种作业前设置播种机排种行距与收割机割台割行相匹配,尤其是多行收割机应确保进行收割作业时收割机的收割行与播种机的播种行相对应,植株在收割机割台触及范围内,使两机对应行作物应收尽收,避免对应行错位,最大限度发挥收割机收获效率。
2.3 采取宽窄行播种法
为使残茬及秸秆不妨碍播种,通常采取宽窄行播种法,宽行80cm、窄行40cm或宽行75cm、窄行45cm。宽行存放上年遗留秸秆,窄行为苗带。播种机前置归行机,将秸秆分拨到宽行内,苗带内无秸秆。次年宽窄行倒茬轮作,苗带成为宽行空带,如此循环往复,解决了秸秆和残茬妨碍播种问题。在东北地区,经收割机粉碎的秸秆在空带内经1个夏季基本达到腐熟程度;残茬带成为次年空带,可视腐熟程度采取相应技术措施处理残茬,如1个夏季不能完全腐熟,可在收获后用灭茬机灭茬,浅旋达到待播状态。
2.4 连续微耕、免耕造成土壤板结变硬,可采取深松整地技术加以解决
通常情况下每隔2~3a深松整地1次,如因播种、植保、收割、秸秆打包运输等频繁作业加剧土壤板结,可选择每年深松1次,具体视土壤板结程度而定。时间可选在秋季收获后深松,也可选在播种后苗期(玉米苗12片叶时最佳)深松。无论秋季还是苗期深松,都只在空带进行,秋季深松深度要达到25~30cm以上,以打破犁底硬层,增强土壤蓄水保墒能力。苗期深松要掌握横向尺度,避免伤及苗帶作物根系。苗期深松可使土壤充分吸纳雨季水分,有效减少径流,松动土壤更有利于生长期苗带作物根系充分下扎。
3 结语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在我国推广应用已经有近30a的历史,各地在生产实践中形成了多种技术模式并逐步成熟。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在蓄水保墒、培肥地力、防止土壤沙化、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粮食持续增产、尤其是秸秆无害化处理方面的优越性被逐步认可,未来运用空间巨大,逐渐完善技术措施和作业模式将对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普及起到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