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应用现状与对策
2018-02-27王晓宇孔令荣
王晓宇 孔令荣
摘 要:在农业生产中,通过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能够为农作物生长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产品质量和安全性的提高。本文通过对现阶段农业生产中常用的几种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进行阐述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几项推动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深入落实的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应用;对策
中图分类号:S43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1233021
在新形势下,社会大众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关注力度不断增长,促进了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推广和应用,有效的提高了我国农业生产的安全性。因此探究农作物病虫害防控技术的应用现状和发展对策对我国农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现状
1.1 农业控制技术
在一些农作物种植面积较大的地区,由于重茬现象的存在很容易造成病虫害的泛滥,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采用农业控制技术,科学选种、适时播种,做好种子消毒、田园清理等工作,最大程度减少初侵染源[1]。在高温换茬季节,对日光温室应该及时进行高温闷棚。而在大田生产模式下,必须加强田间管理,及时发现和清理病残体,合理灌溉,为农作物的生長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以此实现对病虫害的有效防控。
1.2 物理防治技术
物理诱杀技术主要包括灯诱、色诱以及性诱等。灯诱杀是通过特定光谱灯具对害虫进行灭杀;色诱是通过带有颜色的粘虫板杀灭害虫;性诱则是利用昆虫性信息素对害虫进行诱惑并集中灭杀。其中灯诱杀可以应用于露地蔬菜区,每2hm2可以设置1个太阳能杀虫灯,可以有效防控地老虎、棉铃虫、金龟子、蝼蛄等鳞翅目、鞘翅目害虫。黄颜色的粘虫板可以防控蚜虫、白粉虱等害虫,蓝颜色的粘虫板则主要用于防治蓟马和蝇类害虫。性诱技术使用的昆虫性信息素主要包括棉铃虫、小菜蛾等害虫,诱杀效果十分显著。
1.3 生物防治技术
在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中等蔬菜田中,生物防治技术的应用十分普遍,一般是采用抗生素、生物制剂或是植物源农药等对害虫进行防控。如利用宁南霉素、苦参碱、多抗霉素、捕食螨等可以有效防治小菜蛾、菜青虫、棉铃虫、蚜虫等害虫,还能够避免蔬菜出现软腐病、角斑病等多种病害。生物防治技术的应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代替农药,提高农业生产的安全性。
1.4 科学用药技术
在一些病虫害严重的地区,采用单一的绿色防控技术措施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此时就应该将农业防治、物理诱杀以及生物防治等多种技术进行综合应用,结合病虫害的具体状况适当用药,如此才能实现对病虫害的有效控制。但应注意的是,在选择农药产品时,应该优先选择毒性低、残留少的农药种类,在防控病虫害时保障农业生产的安全性。
2 推动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深入应用的对策分析
2.1 加强绿色防控技术和产品的推广力度
虽然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应用,但是距离大范围普及还有一段距离,对此,我国要对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和产品进行完善,还要加强对绿色防控技术和产品的推广力度。在具体工作中,应该结合不同地区的农作物布局和常见的病虫害种类,有针对性地推出相应的绿色防控产品,如杀虫灯、粘虫板、防虫网、硫磺熏蒸器等,这样就可以逐步扩大受众面,最终实现全面普及。
2.2 加强先进植保器械的引进推广
病虫害绿色防治技术的有效实施需要先进植保器械的支撑,但是现阶段受限于经济因素。我国大部分生产者采用的仍旧是传统落后的器械,如手动喷雾器械等。这种情况引发农药使用过量、施药效果不佳等问题,可见我国农业生产中使用的植保器械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对此,我国必须加强对国外先进植保器械的引进推广,如大型自走式喷雾机、植保飞防机等先进高效机械,不仅可以提高农药施用的科学性,还能够提高生产效率。
2.3 和农企合作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随着我国农业的现代化发展,越来越多的病虫害防治专业服务组织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始大量涌现,这也为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普及带来了一定的机遇。对此,各地区农业植保部门应该加强和这些企业或是组织之间的合作,采用试点推广的方式,将大型植保器械和病虫害绿色防控产品应用到实际农业生产中,使人们充分意识到这些技术的优越性,进而以点带面推动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全面覆盖。
3 结语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为了满足公众对农产品安全和质量需求,越来越多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得到了应用,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覆盖面方面仍旧存在一定不足,因此必须加强绿色防控技术和产品的推广应用,为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许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应用现状与对策[J].吉林农业,2018(0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