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灌浆期控水和施用控释肥对杂交玉米制种产量和种子质量的影响分析

2018-02-27王世稼

农业与技术 2018年24期

王世稼

摘  要:玉米是宁夏地区的主要农作物。长期以来,杂交玉米种植中采用粗放技术过于强调玉米的产量,对杂交玉米种子的质量没有高度重视。杂交玉米种植中,在灌浆期对水分适度控制,可以使种子的活力增强。对杂交玉米使用控释肥,还可以提高肥料的使用效率,玉米的产量也会增加。本论文针对灌浆期控水和施用控释肥对杂交玉米制种产量和种子质量的影响展开研究。

关键词:杂交玉米;灌浆期控水;种子质量;控释肥;制种产量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獻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1233019

引言

现代的农业种植中更为注重节约能源、增加产量。玉米作为宁夏地区的主要农作物,选用杂交玉米是为了提高玉米的产量。在杂交玉米的种植中,打破传统的粗放型玉米种植方式,在玉米的灌浆期到玉米的成熟期合理控制数量,施用控释肥,可以提高玉米的质量和产量,而且种植玉米的成本也会明显降低。

1     灌水、施肥对杂交玉米种子质量所产生的影响情况

以绿博19为例。灌水管理以及所采用的施肥方式都会对杂交玉米种子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玉米作物处于生长灌浆期,籽粒中所含有的水分会大大降低。2016年杂交玉米授粉后的45~55d之间的作物含水量逐渐降低,这个阶段玉米作物的生长缓慢,2017年杂交玉米授粉后的58~68d之间,玉米籽粒的含水量降低。绿博19的发芽率会受到采收时期的影响,但是,灌水和施肥的影响并不是很大。

采收期推迟,玉米种子就会有更高的成熟度,种子的活力提升。当玉米授粉后的63~65d之间,标准发芽率都达到最高值,之后就呈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养分和水分都会对玉米种子的质量和产量产生一定的影响。这就需要提高水分与肥料的配合效果,使得水肥利用率提升。

研究表明,在玉米的灌浆期控水,并对玉米作物施用控释肥,可以提高肥料在土壤中的溶解度,有利于作物对肥料和水分的吸收。

2     杂交玉米制种产量和种子质量的影响因素

杂交玉米制种会被种子的成熟度所影响,当杂交玉米种子成熟的时候,其活力是最大的。但是,根据有关研究表明,种子活力是在授粉之后的55~65d达到最高值。此时,种子还没有在生理上达到成熟。种子的成熟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生长环境的温度、光照条件、环境湿度以及施肥情况等。下面针对水分和施肥对杂交玉米制种产量和种子质量的影响进行分析。

2.1     水分的影响分析

水分对农作物的生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玉米作物处于不同的玉米生长期,对于水分会有不同的需求,如果存在缺水的现象,也会产生不同的反应。当玉米作物生长处于拔节期到抽穗期的时候,玉米作物缺水,就会导致作物的植株矮小,影响玉米的产量。如果是在抽穗期灌浆期,适当地控制水分,就会对籽粒的物质积累产生影响,籽粒小,粒重轻,也会对玉米的产量造成不良影响。当玉米作物生长到灌浆期到成熟期的时候,可以适度地控制水分,对玉米的叶面伸展可以起到促进作用,当然,如果缺水严重,对玉米作物的生长是非常不利的。在这个阶段对玉米作物适度地控制水分,玉米的质量会有所提高,而且不会对玉米的产量造成不良影响。当玉米处于灌浆期的时候,适当地控制水分,不仅玉米的活力不会受到影响,而且提高了水分的利用率。玉米的成分降低了,农业经济效益也会提高。

2.2     施肥的影响分析

对玉米作物施控释肥,田间管理中施肥的次数就会减少,肥效大增,能够满足玉米作物的生长需求,农业生产中所投入的成本就会降低。肥料的高效利用,玉米的产量也会相应增加。对玉米作物施用控释肥,对于玉米的发芽率并不会有所影响。肥料和水分高效配合,使得肥料的营养得到充分吸收,对玉米产量的提高可以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3     结语

杂家玉米的产量和质量都会受到灌水方式以及施肥方式的影响。在玉米的灌浆期适当地控制水分,会增加玉米种子的活力,配合使用控释肥,进入到采收期后,玉米种子的产量就会有所增加。

参考文献

[1]葛均筑,展茗,赵明,等.一次性施肥对长江中游春玉米产量及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3(5):1073-1082.

[2]崔月峰,孙国才,卢铁钢.施氮量及氮肥运筹对超级粳稻生长发育和氮素利用特性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16(4):125-128.

[3]武荣盛,吴瑞芬,侯琼,等.内蒙古河套灌区春玉米苗期光温指标[J].应用生态学报,2015(1):241-248.

[4]景旭东,刘源,林海琳,等.共轭酱渣废油包膜肥对玉米生长的影响及膜层结构分析[J].江苏农业学报,2016(3):563-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