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留意过文中的第一个句号了吗?
2018-02-27崔益林
崔益林
《藤野先生》是鲁迅先生写的一篇回忆性叙事散文,文章回忆了藤野先生对自己的亲切关怀和严格教诲,赞扬他的正直热诚、严谨治学和博大胸怀,抒发了怀念之情,并追述自己当年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历程,表现了不忘恩师教导,认真做人的决心。
文章内容丰实,笔意纵横,形散神凝,错落有致,一条鲜明的爱国主义思想线索贯串了全文,使每个看来似乎是平淡无奇的生活片段闪耀着夺目的光彩,从而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纵观全文,文章虽然很长,但是文章中的每一句话都很有分量。如果每一句话都仔仔细细、认认真真地分析,那势必不能按时完成教学任务,这就要求执教者在完成这篇文章教学任务时,一定要全盘考虑,力求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切入。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
下面是笔者在执教这篇课文时的一个教学片段,笔者在备这一节课时,觉得文章的第一句话“东京也无非是这样”在全文中的分量实在不可小视,再仔细一想,文章第一句话后的第一个标点符号句号更是不可忽视,因此笔者就打算从文章中的第一个标点符号句号切入。
一节课下来,教学效果不言而喻,就是这样的一个切入,不仅解决了文章的重点,同时也解决了文章的难点。下面就是这部分教学内容的课堂教学实录,现呈现出来,希望能够对教授本节课的老师有所启示。
师:请大家看文章的第一句话:“东京也无非是这样。”老师想跟大家共同探讨一个问题,那就是你觉得句中的句号还可以用什么标点符号来表示?
生1:老师,这个问题问得好,我也想过这个问题,我觉得可以把句号改成叹号。
师:大家说说看,他说得有道理吗?
生(齐声):有道理。
师:既然大家都觉得有道理,那请大家再来说说,他这样改的理由。
生2:我们知道叹号主要是用来表达强烈的情感,他之所以这样改,就是流露出鲁迅先生对东京的失望和厌恶之情。
师:为什么这么说?
生2:因为刚才你说过,鲁迅先生在来东京之前,在南京生活过一段时间,在南京的所见所闻让他对国人救国救民的思想失去了信心,所以才来到东京。但是,东京“清国留学生”不学无术、堕落庸俗的所作所为让他一样感到失望,一样感到厌恶,所以我觉得这个句号完全可以改成叹号。
师:大家说说,有没有道理?
生(齐声):有。
师:大家再想想看,我们还可以把这个句号改成什么标点符号?
生3:老师,根据我对课文的理解,我觉得还可以将这个句号改成冒号。
师:是吗?说说你的理由。
生3:我们知道,冒号的主要作用是用来引起下文,所以我觉得这句话用在文章的开头,还有引起下文的作用。
师:那你能再说说你的理由吗?
生3:可以。因为文章紧接着这句话之后,就写了作者在东京的所见所闻,也就是句中“这样”指代的内容,具体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公园赏花,一是会馆学舞。所以我觉得这个句子中的句子完全可以改为冒号。
师:分析得很好。
生4:老师,我觉得如果真的这么分析的话,我倒觉得把句中的句号改成问号,更有利于我们把握这篇文章的主题。
(不少同学提出异议)
师:那你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生4:当然能。我之所以这么改,其实就是把这句话当作一个题目来发问,那就是鲁迅先生为什么来到东京之后,会发出“东京也无非是这样”的疑问。如果这样来分析的话,我想大家应该不会有异议。
师:既然这位同学这么分析,我想大家也应该清楚了我们该如何去解答这个题目,谁来试试看?
生5:我们知道,鲁迅先生之所以来东京,就是抱着救国救民的热情和希望来的,因为当时的日本在经过明治维新之后,正处于资本主义发展的上升阶段,国力日益强盛,按理说来到日本之后,应该能够让他有所触动,有所收获,然而东京的所见所闻,让他大失所望,所以鲁迅先生发出了“东京也无非是这样”的感慨,一方面概括了鲁迅先生在东京的所见所闻,从而表达了作者对东京的失望和厌恶之情,另一方面为下文鲁迅先生离开东京去仙台做铺垫。从一个侧面强烈地表达了鲁迅先生浓郁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师:大家觉得他分析得怎么样?
生:很好!
师:经这么一分析,我倒觉得这位学生帮助我们解决了文章中的许多问题,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让我们对这位学生的发言给予热烈的掌声。同学们,刚才我们对文章第一句话中的句号进行了分析,我發现大家分析得都很不错,分析到这里,你觉得还要不要对第一句话再来进行分析吗?
生:应该不要了。
师:为什么?说说你的理由。
生6:老师,文章开头用“东京也无非是这样”这样一个双重否定句,不仅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而且语气更加强烈,更能表达作者浓郁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以及对东京的失望和厌恶之情,同时为下文鲁迅先生离开东京去仙台做铺垫。而这些分析,刚才我们在分析这句话句末的句号时已经有了深刻的印象,所以至于是否需要再去细细分析这一句,我觉得已经不重要了。
师:大家说说看,这位同学的分析,你们满意吗?
生:(齐声)满意。
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对文本领悟的深度,决定了引领学生阅读的高度。所以在备课这个环节,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正确制定目标,把握达成教学目标的策略,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保证教学过程中收放有度,活而不乱。唯有这样,才能打造出精彩扎实高效的课堂教学。笔者之所以把这个实录呈现出来,就是希望老师们能够在备课的过程中,好好打磨我们的备课环节,力图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能够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一旦如此,我们的语文教学,我们的课堂教学一定能够绽放出更加绚丽、耀眼的光芒。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市紫石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