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个折纸实验引发的自主学习思考

2018-02-27李新生

江西教育B 2018年12期
关键词:教学特点自主学习教学效果

李新生

摘   要: 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地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正确把握自主学习的教学特点,可以使学生深刻掌握教学内容,有助于课堂自主学习的顺利实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 ] 自主学习;教学特点;教学效果

前两年,在北师大版全国实验区河南焦作举办的年会上,笔者作了题为“自主学习的教学体会”的发言,在现场做了两次折纸实验(幼儿园折五角星的实验)。

实验一:笔者在台前展示折五角星的过程,速度较慢而且演示了三遍后,请学会了的教师举手,结果响应者寥寥,只有两位教师最后顺利折出了五角星。

实验二:笔者又随机邀请六位志愿者上台,允许他们相互交流,并随时向我提问。结果不到两分钟,他们全都折出了五角星,而且他们还在台上分享了折紙经验:一是如果最后沿直线剪掉上端时剪得太低,就得不到五角星;二是剪剩下的角的度数越小,那么得到的五角星就越尖,反之就越钝;三是如果在折的过程中对角度的把握不准,那么得到的五角星就不是正五角星。

通过以上两个实验,我们不难看出,实验二充分发挥了学习者的积极性,激发了学习者的兴趣,因此教学效果明显比实验一更好。这次实验可以和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类比。可以设想,如果我们的课堂教学采用实验一的传统教学方法,即教师讲授知识为主,学生练习为辅,那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就得不到及时解决,问题就会越积越多,学习的困难就越来越大,这也就是典型的“要我学”。如果采用实验二的教学模式,学生充分地参与到课堂中,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去发现问题,独立探索解决问题,或通过生生、师生之间的沟通协作解决问题,这就是典型的“我要学”,即自主学习。

在辩证法的内因与外因的关系中,事物的发展是由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根本,外因是条件。内因决定着事物的根本属性,外因推动发展。很显然,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内因,教师是外因,可是当下我们许多教师却忽视了“内因决定着事物的根本属性”,而一味地放大外因的推动作用,导致学生的学习负担加重,学习兴趣急剧下降,学生的创新能力不足。因此,实行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是课堂改革的关键。

一、自主学习中教的特点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中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可见自主学习符合学生成长和教学规律。

(一)教学效果的长效性

由于现有的教学大都属于“要我学”的模式,所以在推行自主学习的初期,看不到明显的成效,甚至出现学习成绩毫无起色、教学进度严重滞后等现象。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教学进度会越来越快,学生会明显感觉到学得开心、快乐,学生能够脱离“题海战术”的苦恼,学习负担明显减轻,学习成绩会明显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也会明显提高。

(二)教学模式的合作性

一堂课靠一位教师解决所有学生的所有问题,显然是不切实际的。因此,我们必须推行小组合作学习,把学生按成绩和能力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利用课堂和课外的时间,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充分的讨论和探究。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再利用课堂时间进行重点讲解。

(三)教学规模的小班性

在推行自主学习时,如果学习小组数量过多,或小组人数过多,都将严重影响到教学效果。小组人数过多,会使小组成员间的沟通交流不能充分发挥;小组数量过多,会严重影响小组充分展示的机会,也不利于对小组的评价。

(四)教学进度的螺旋性

自主学习推行的初期,教学进度要慢,教学内容要少,教学难度要低,因为学生由“要我学”转变到“我要学”需要一个过程。初次使用自主学习进行教学的教师,必须随时密切关注学生的知识水平,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在推行的初级阶段,一定要注意进度、内容和难度螺旋式的上升,不可急于求成。

(五)教学评价的激励性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就必须对学生的学习行为或效果进行评价。评价时应引进激励机制,对合作小组的学习情况进行评分,再根据得分情况进行表彰、奖惩。这种奖惩,可以是课后多做或少做一道作业题,或是奖励一次免罚机会等,只要能做到公正公平,能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方式,就都可以使用。

(六)教师评价的系统性

对教师采用系统性的评价是推行自主学习的原动力。单一地对学生成绩进行评价,既不科学也不合理,而且容易打击教师推行自主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首先,教师的教学效果不能仅凭成绩来评价,否则将与新课程的目标背道而驰;其次,如果不引入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极易使自主学习的推行夭折。因此,对教师的评价除了把学生成绩当成一个主要方面外,还应该把学生的学习过程(参与性、主动性等)、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和教学效果的提高等作为多元评价的依据。

(七)教学方式的多样性

不同的学科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不同的内容也可能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课程和内容,采用动手实践、小组PK、表演剧、情景剧、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展示等多种方式;可以是“粉笔+黑板”,也可以是实物演示或多媒体演示等不同形式;课外也可以引导学生借助终端(手机、电脑),运用信息技术对微课等网络资源进行学习。

(八)教学常规的适应性

由于采用了新的教学模式,因此,教师对教学常规的要求也要有相应的改变。无论是教案,还是学生的作业,或是听课笔记、教学反思等,都要有相应的改变,各种教学常规的要求都应作相应的调整,以适应新的教学模式。

二、自主学习中学的特点

(一)主动性

主动性是自主学习的基本品质,它表现为“我要学”,是基于学生对学习的一种内在需要,主要表现为学习兴趣。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活动对他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就会越学越爱学,学习就能事半功倍。

(二)独立性

独立性是自主学习的灵魂。如果说主动性表现为“我要学”,那么独立性则表现为“我能学”。独立性是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品质,教师应正确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独立性,从而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独立学习,学生不断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不断品尝成功的喜悦,也就能不断增强学习者的信心。

(三)开放性

自主学习不受时间、地點、教材等条件的限制,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时间、地点,即使在课堂教学中,也应该允许有学生的掌声、笑声和争辩声。

(四)合作性

自主学习虽然具有独立性的特点,但它并不是个人封闭式的学习,与自学有本质的区别。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和特点选择学习伙伴,或加入学习小组中。学习过程也是交流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习者相互帮助,吸取他人之长,弥补自身之短。

(五)创造性

自主学习不是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简单复制,而是学生根据自身学习需要,完成知识的再创造。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进行创造性学习,创造性解决问题,久而久之,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能不断提高。

三、自主学习的实施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理念、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及教育技术不断变革。近年来,教学模式不断推陈出新,如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洋思中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等。笔者认为,这些教学模式本质上就是自主学习,在实施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因此,在实施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时刻把握这种理念,想方设法地调动学生全体参与、积极参与、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师在实施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学情,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对于教学进度、教学难度、信息技术的使用、教具的制作等,教师都应该根据学情做出适当的调整,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环境,所采取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都可能不同。只有把自主学习的教学理念扎根于教师与学生的所有教学行为中,教学效果才能得到有效提升。

猜你喜欢

教学特点自主学习教学效果
探究高校英语类课程教学特点及慕课的设计理念
提高高校声乐教学形式与方法探析
基于数控机床联网后教学特点的研究实践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
论韩国大企业的汉语教学特点
抓好课的结束部分 深化体育教学效果